APP下载

新时代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思路与举措

2020-07-17孙新元

环境与发展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环境监测新时代

摘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环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新时代环境监测事业开展,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照当前我国新发展理念内涵,梳理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监测工作思路转变、方法改进、创新举措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新时代;环境监测;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6-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6.134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the new era

Sun Xinyuan

(Ta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Taian Shandong 271000,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basic link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vides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ding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b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solve them, so as to find a breakthrough for the change of thinking, method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monitoring work.

Key word:New er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New development concept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首次概括为“四个一”,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环境监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是环境管理的耳目和手段[1]。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环境监测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突破瓶颈、化解难题成为环保职能部门及环境监测系统需要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贯彻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角度入手,对照“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内涵,梳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转变环境监测工作思路、改进监测工作方法、创新监测工作举措寻找突破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會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和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环境监测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内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指导新时代环境监测事业深入问诊、对症下药,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当前环境监测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环境监测体制不健全、监测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备,是制约发展动力快速提升的首要因素。监测领域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统一的标准体系[4]仍较缺乏,部分规章制度与实际管理脱节;部分标准规范年代久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影响和阻碍着监测事业的快速发展[5]。当前,统筹推进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垂直管理,是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尝试,垂改完成后,体制机制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机制的规范、数据共享机制的实现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2 环境监测网络尚不完善

环境监测系统整体与部分城乡、区域网络建设过程中,硬件设施、监测投入水平差异较大,发展仍不平衡。从城乡角度看,城市强、农村弱,农村环境监测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区域角度看,东部强、西部弱,且“东密西疏”。高水平监测技术条件配备不足,环境监测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6]。另外,监测队伍配置不均衡。高素质监测人员储备不够、不同行政级别的监测队伍人员素质差别大,基层监测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素养不高、数据分析能力不够、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不多、质量意识不强[7],影响着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靠性。

1.3 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任务管理、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仍不到位。如监测任务来源不统一、重复监测任务多、资源浪费多,被动监测、独立监测多,主动监测、联合监测、公众监督监测少。农村环境等要素监测仍是薄弱环节,部分监测工作尚未常态化[8]。隨着新的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监测规划不合理、监测方案设计不科学、监测技术水平不高,使环境监测的资源利用率、工作效率不高,部分监测难度大、成效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1.4 监测领域合作交流不够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全面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的一系列政策,但仍存在部分过程质量体系不够完善、仪器设备落后、资金压力大、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督和质量监督[9]、投资过度依赖政府[10]、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系统内外合作交流不够,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范、管理方式还不多,形成全面开放的环境监测大格局仍有压力。

1.5 环境监测服务水平不高

环境监测的社会公益性作用发挥仍不充分。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环境预警能力还需提升。对新兴媒体的利用率不高,宣传手段不丰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了解环境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的渠道不多,环境监测服务水平不高。

2 解决环境监测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

2.1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环境监测体制创新

当前,省级以下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是环保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尝试,垂改完成后省级以下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和运作仍值得深入思考。落实“创新”要求,环境监测工作需着重加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立法创新。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健全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落地监督制度、灵活激励制度、建立人才制度;要完善统一监测标准规范、强化监测领域的法律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体系、管理方式、保障机制的创新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夯实技术储备、强化能力建设;要整合区域监测资源,针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等内容,探索龙头带动、共同参与的监测方式,倒逼监测机构能力提升、形成新的监测发展模式。

2.2 坚持协调发展,推进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化解当前环境监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加强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是首要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测硬实力。同时重视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促进检测仪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处理水平[11]。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扩大GIS[12]、无线传感技术、5G网络技术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和综合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要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监测系统人才交流机制,做到“内外联动”“能上能下”,在完善激励政策、广纳贤才的基础上,强化现有监测人员的培养。要建设人才学习平台、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扩展人才选拔培育方式,加强系统内人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做到学习、培训、练兵、实战、联合培养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强化人才培养,切实减少区域、层级间人员素质差异,提高监测队伍整体水平,保障监测软实力。

2.3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监测事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要注重科学规划,监测规划制定、监测网络体系构建、监测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确保科学有效;要严防资源浪费、严格质量管理,严控数据质量、杜绝二次污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健全环境监测管理网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4 坚持开放发展,加大监测事业内外部交流互鉴

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环境监测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规则与政策,全面拓展环境监测资金来源。全面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发挥其对环境监测市场的培育和规范作用,加强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执法监管,进行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和人员的能力评价和信用管理,建立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环境监测市场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拓宽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渠道和深度,完善环境监测基地建设、助力环保人才培养、加强产业技术等多方面交流。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污染治理,促进环境监测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技术与产业合作、平台信息共享、国际经验交流、国际标准研究、人才队伍交流等多方面深度合作,推动我国环境监测走向世界。

2.5 坚持共享发展,提高监测公共服务水平

要立足于发挥环境监测的社会效益,让环境监测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的角度,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多方位多渠道助推社会培育生态文化,借助社会舆论、媒体融合成效,加大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信息公开,重视交流合作,提高沟通效果。要充分利用信息成果,将数据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准确分析、高效处理、实时共享、精准预测,不断优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章程、开拓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式与途径[13],提高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环境监测事业的充分共享发展[14]。

3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承载着人民对生存环境真实状况的期盼,也承担着揭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大数据时代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全社会应形成合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切实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力,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扬,徐敏,孙德生.探讨新形势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思路[J].江西化工,2016(12):211-212.

[2]吴迪,胡家英.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157-160.

[3]谢林垚.五大发展理念研究述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29-135.

[4]黄辉.环境监测部门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环境监测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8):27-28.

[5]张志斌.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42-43.

[6]海军.基于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31):126-127.

[7]王小春.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2)::65-67.

[8]李洁.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1(32):92-93.

[9]李娟.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新思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9-11.

[10]张娟.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71-73.

[11]王冠,王征,等.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189-190.

[12]邢昱,张兰真,等.基于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9(32):28-30.

[13]张博.论新时期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路[J].民营科技,2016(10):208.

[14]张兰真,陈珂,等.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19(32):47-49.

收稿日期:2020-04-25

作者简介:孙新元(1985-),女,汉族,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环境监测新时代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