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京琴书发展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2020-07-17崔维克

曲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北京艺术

崔维克

提起北京琴书,大家可能会说:“关学曾就是北京琴书,北京琴书就是关学曾。”确实,作为五音大鼓、单琴大鼓的唯一传人,关学曾先生用他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把一个弱小且从乡野走出的说唱曲种,摄其精华、备其形制,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形态,并于1951年定名为北京琴书,期间充满了令人敬畏、感人至深的故事。

北京琴书于2007年6月由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办事处立项申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保护和传承需要,于2009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关学曾北京琴书文化艺术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由关少曾先生担任会长,笔者担任专职秘书长,具体负责这项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实施以及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使保护与传承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目标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重要一步。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步入法治化轨道,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氛围,此时对北京琴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必要的回顾和梳理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琴书研究会遵循“继承、创新、繁荣”的宗旨,在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循序渐进,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环节的工作。从广义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一门传统艺术生态本质的保护,这其中包括艺术精神层面和艺术本身内核方面完整的再造过程。具体到北京琴书来说,关学曾先生生前在北京琴书从形成以至成熟后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如此,还留有众多记载这一过程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珍贵历史资料,以及内涵丰富的艺术精神,这些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资产,也为保护传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整理这些史料的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多维、系统、规范的传承矩阵,对北京琴书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琴书的保护传承工作也得到了业界和社會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回望走过的足迹,围绕保护和传承北京琴书这一核心,秉承“传统、传习、传播”的传承理念,分清阶段、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坚忍不拔,使每一步既行稳致远,又环环相扣,初步形成传承的系统性。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为保护和传承工作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表述。

一、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是全部工作的统领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在一定层次上激发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样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特殊的关切,可以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滋养和慰藉,因此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外部环境正处于最好的时期。同时,优越的外部环境也对传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的已然不是各自鼎盛时期的人群,今天人们的欣赏能力、消费心理、好恶习惯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当下我们已处于数字化时代,移动客户端高度发达。因此,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现实,在观念和思想认识上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有适应这一现实的紧迫感,以不变应万变、坐井观天的心态都是不利的,无益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琴书属于鼓曲类说唱表演项目,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种,既有所有非遗项目的共性,也有很突出的个性。共性表现为依托于人的声音、形象和演技并以身口相传为特点,因此,在这种“活态”的艺术传统中呈现出相对比较脆弱的表象,这与其他大多数鼓曲类项目十分趋同。但是,北京琴书自命名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力”。一个项目的生存与延续,除了外部条件的影响以外,还在于其内部的诸多因素,如果其内部因素能够不断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或许是形式、或许是内容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会造成另一个局面,也就是说内容的创新与变化是“内生力”的突出表现。关学曾先生和吴长宝先生改造了单琴大鼓并开始说唱新词儿才确立了北京琴书的地位,并一直延续了这种旺盛的“内生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关键点在于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内生力”。而这种“内生力”的决定因素取决于传承者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鼓曲项目出现了断层或“内生力”枯竭的状况,也有一些项目本身具备“内生力”的先天条件,但是由于传承者缺乏相应的自觉意识,没有主动运用和发挥好自身的“内生力”,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世界。老一代艺术家用他们的智慧、才华和勇气,赢得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拥趸顺理成章,而后学仍以前辈的艺术成果来面对今天的受众,功力难与前辈比肩不说,内容又不讨今人欢心,这种错位很难避免鼓曲项目每况愈下、观众渐渐疏离的尴尬局面。就北京琴书而言,从她命名的那一天起,就焕发出了强大的“内生力”,但是现在,除关学曾先生的少量经典作品之外,再少有适应时代的新作品呈现。具有如此强大“内生力”的一门艺术渐渐萎缩,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受制于人的因素。作为北京琴书的传承人,如果仅仅将关学曾先生的唱段像展示古董一样呈现给观众,便沉浸在满足与自得之中,北京琴书的“内生力”也就荡然无存了,最终像陈列的“古董”一样没有了生机。上述现象表明,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不是在静态的时空里延续的,认清项目本身的潜质,把握住不断变化的时代机遇,抓住项目自身的关键,形成在动态中传承的局面,笔者认为这是当下鼓曲非遗项目传承的重点。

显然,对于鼓曲类非遗项目来说,更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是这种“内生力”。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资源的配置和参与,不是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胜的事情,也不是教出几个会唱北京琴书的人就算是大功告成,最主要的是在传承过程中对这门艺术的一切内在原理、特征、技法等要素进行梳理归纳,通过一定的介质(书籍、视频等)予以全方位的记载,形成可以传承的蓝本以及作为推广普及的辅助手段。除此以外,就北京琴书的传承而言,最主要的是要传承关学曾先生的艺术思想和创新精神,领悟了这一点,才是这门艺术常葆青春的关键所在。

二、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决定传承效果的重中之重

这里所说的传统,指的是一个非遗项目所独有的包括项目缘起、历史沿革、重要人物、项目演变、周边背景、核心原理、技艺技法等,也即这项非遗的诸多要件构成了传统的全貌。笔者自始至终主持完成了对北京琴书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怀着敬畏虔诚之心对关学曾先生毕生艺术实践及北京琴书艺术进行了全盘系统化整合,这是传承工作的头等要务。身为非遗项目的传承者,意味着必须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正确地诠释你所面对的传统,哪怕是最细微的环节,也不能有半点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唯此才能保持非遗项目的本真特质,做到传有其法、承有其序。

关学曾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清楚地写到“想再出一本书”,而这本书我认为并非一般意义上记述他本人艺术生涯的读物,而是对北京琴书这门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对艺术形式內在规律进行定义及阐扬的一部著作。作为先生的关门弟子,这是我一直在为之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念和强大精神动力。而今,不仅实现了关学曾先生生前最大的愿望,而且,在北京琴书保护和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自2009年起,笔者先后完成了关学曾先生自传《历史旮记》的编辑整理和出版工作,对本书中提到的相关人物事件、传承脉络及曲种沿革等进行了深入的乡野调查和探寻走访,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由北京市文联部署、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北京曲艺家协会组织实施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北京琴书》卷的撰写工作,不仅实现了关学曾先生生前“想再出一本书”的愿望,而且这对非遗项目北京琴书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标志着北京琴书这一曲种拥有了一部兼具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传承蓝本,也是自2007年北京琴书被颁布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在保护和传承北京琴书的漫漫长路上迈出了扎实的重要一步。

三、传习的过程是健全和完善传承方法的最佳良机

在鼓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普遍存在着后继乏人的状况,这其中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变革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观念弱化、理论滞后、缺乏系统规范等现象。面对曲艺生存的现状,在不遗余力地做推广普及工作以外,应更加重视北京琴书艺术规律和原理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以便使更多的爱好者轻松入门,为进一步深造和进阶打下基础。

对北京琴书一般性的介绍或说明性的文字,散见于书籍报刊之中,可谓多不胜数,但都是类似于“依字行腔”“说似唱、唱似说”“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这种描述性语言,将这些语言冠于别的某些曲种上似乎也无不妥。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琴书来说,除了应该从它的历史、原理、方法、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挖掘和总结归纳外,更应该以清晰明了的方法进行传承,使它成为通俗易学、让人亲近的“动态”遗产。

有专家曾经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靠‘物质。”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物质”是指通过文字、影音和其他适宜的手段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关于这项遗产的一切信息。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丰富的手段,完全可以实现保护和传承的目标。关学曾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运用录音、录像手段记录了自己几乎所有重要演出、排练、装腔、授课、接受采访等珍贵的影音资料,同时,还有大量手稿和图片,这些都为后人追溯传统、规范传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从2012年起,北京琴书研究会开始有计划、比较系统地开展北京琴书的传习活动,陆续与北京市一些小学携手合作,在校内开办北京琴书社团,先后在5个学校和教育机构开设了北京琴书课程。在教唱北京琴书过程中逐步挖掘、研讨、整理有关北京琴书一些理论和艺术规律方面的资料,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不断完善,使北京琴书的教学和传承逐渐有了相对系统而且行之有效的规范。近年来,我被多所学校和校外社团特聘为讲师开办北京琴书课程,多次主讲社会公益讲座并到大专院校举办以北京琴书为主题的演讲。经过多年努力和实践,北京琴书已被一些学校列为校本课程,并于2016年被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列为区本课程,纳入《北京市朝阳区“十三五”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北京琴书研究会在推广普及方面,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北京琴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对多年教学普及活动中积累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归纳整合,《学唱北京琴书》一书已于2019年4月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一部传承北京琴书的入门读物,很好地诠释了北京琴书教学当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重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阐释了如何充分运用北京话四声发音的音乐性,依据音序的组合形成抑扬优美的旋律,另外,根据学习的实际,录制编辑了相关的伴奏音乐和可以用于实际演唱的伴奏录音,为学习者带来学有所成的快乐。这不仅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是探索语言与说唱音乐之间关系的一个创举,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关学曾先生流传下来200多个唱段,但适合于时下演唱的段子也就是10余个,而这当中绝大多数又不太适合孩子们演唱。为满足教学需要,有识之士创作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新作品,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北京精神进校门》《少年司马光》《铁杵磨成针》《一堂环保科》《放羊的孩子》《美丽的一天》《京津冀就是我的家》等一批唱段陆续完成,北京琴书社团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唱段,在各种演出、比赛、展演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门艺术的传承,应该是立体系统、多维度地渐进。北京琴书的艺术形态是传承的主体,它的传承过程在依托于传统唱段的同时,更应该跟随时代,为今天的现实生活服务,以新的作品形成一种动态的传承模式。北京琴书的生命力正是在于不断的创新,这一点在关学曾先生的艺术生涯中体现得非常鲜明。实践证明,充分认识鼓曲艺术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推广普及和传承鼓曲艺术,在教学中完成规范,在普及推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正是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一条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四、传播途径是非遗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个非遗项目的生存与延续,除了受内部条件的制约以外,还在于如何对外传播,这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传什么?传给谁?怎么传?这些都是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如何取得全社会更大范围认知的现实问题。

当下传统鼓曲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老观众渐渐远去,新观众群体尚未形成。人们对鼓曲艺术的认知程度可以说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鼓曲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陌生。作为大鼓曲种之一的北京琴书,是平民化的艺术,如果離开了土生土长的民众、疏远了向往参与其中的人群,不光是北京琴书,任何一门说唱艺术形式都将落得孤芳自赏、凋零自闭的结局。北京琴书生长于北京这个古老的都城,与北京人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当北京琴书给北京人以新的享受、带来新的快乐的时候,必将是北京琴书中兴之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非遗传承来说,传播受众是基础,只有更多的人获得认知,只有吸引大批的爱好者,逐步形成爱好者群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优秀的创作、表演、伴奏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做到这一步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地选择传播途径。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述,作为记载也好,传承也罢,基本上有两个传播途径:一种是用介绍描述的方法,说明它在历史上存在过,就像翻开很多介绍非遗书目时所看到的情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种是深入到非遗自身内部,特别是深入到原理、规律、方法的层面,使人读后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仅可以了解非遗的全貌,而且可以沿袭这些方法进行复制,使之具有非主观意志上的传承功能,便于人们轻松入门,循序渐进地接纳一门艺术。鉴于此,在多年的传承实践中,“出新书、育新人、唱新段、走新路”成为贯穿传承始终的基本思路。

时至今日,环境瞬息万变,如今已经进入了高度数字化时代节,传播途径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统的传播方式在传承对象、范围、效率等方面受到挑战,仍依靠传统的传播途径已经明显不适应非遗的传承。在北京琴书传承方面,要更新观念,注重运用新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搭载新的传播手段,使非遗传承踏上时代的高速路。

当下已经进入5G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具有承载多样化信息传递的无比优势,这对非遗传承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历史契机,问题只是我们如何搭载、以何种方式搭载新的传播手段的问题。多年来,在传承北京琴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融入数字化时代的洪流,最大限度地借势而上,取得了明显的传播效果。

网络直播是目前最流行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传播途径,我们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开播了推广普及北京琴书的视频号,还主动利用公众号的传播推广功能,在公益开讲过程中开通网络直播。《学唱北京琴书》一书本着通俗、浅显、易学、易练的宗旨,除比较系统、规范地介绍了学唱北京琴书的方法以外,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码书”形式,对解决传统的 “一对一”或“一对多”传承方式中出现的入门难点、困惑有积极的作用,这种方式虽说是一种尝试,但不失为非遗传承路径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上述几点,可以说是在北京琴书传承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为北京琴书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会产生很多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终将迎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局面。

(作者:关学曾北京琴书研究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北京艺术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Tough Nut to Crack
北京,北京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