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0-07-17温志航

曲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音昭君布谷鸟

温志航

一、演唱动听,独具风格

前不久,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段四川清音,画面中简陋而整洁的客厅内有一位老妪82岁,头戴一顶红绒帽,衣着十分朴素。她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带微笑,放声高唱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布谷鸟儿咕咕叫(啊),飞出山林往南飘,这边绕来那边绕,鼓起眼睛它在到(哇)处(哇)瞧(哇)……”她的嗓音轻巧、圆润、明亮、甜美、抒情,充满艺术魅力。演唱者慈眉善目,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有个同事问我:“那么好听,是不是李月秋在演唱?”

我笑了笑:“这位老者是肖顺瑜老师,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四川清音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啊——”对方若有所思,好像仍然在回味,沉浸在美的艺术享受之中。

“‘哈哈腔好听啊!是不是令人陶醉?”我反问道。

“嗯,”他点了点头。

去年底,我在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肖顺瑜的寓所里采访时,她说:“我唱《布谷鸟儿咕咕叫》,感觉春天来了,声音要欢快、要甜、要美、要嗲!我演唱的“哈哈腔”宽大洪亮,有结实饱满的韵味和特色,表现的是布谷鸟儿欢快活泼的情趣。”

肖顺瑜的嗓音嘹亮丰润,曲调的棱角鲜明,高低音音量、气息的掌握都恰到好处,尤其是她那结实饱满、若断若续的“哈哈腔”颇能显示出光彩。这些在她演唱的《思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演唱现代曲目时,她对“哈哈腔”进行创新,在清音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她将发音向头腔和胸腔两个部位扩展,使唱腔流畅动听,曲折多姿。她演唱《江姐上华蓥》时,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结合美声、民族唱法技巧,生动表现江姐的喜怒哀乐、悲壮和坚强,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这个段子是该院经典保留曲目,50多年来,她教唱一代又一代接班人,曾恋、王小平、江黛琪、卢文庆、丁佩林、张庭玉、卢国珍都有精彩演唱。而她在《送铁牛》中的“哈哈腔”朴实大方而富有活力,充满喜悦和热情。

肖顺瑜一生共演唱了80多个精彩段子,现代代表曲目有《积肥谣》《九连环》《家住安源》《刑场上的婚礼》《乱云飞》等,她创作(含与人合作)和改编的曲目有《说四川》《新娘昨天才过门》《羞月亮》等,都具有明显她的演唱风格。传统曲目有《昭君出塞》《思凡》《黛玉葬花》《杜十娘》《断桥》等。

肖顺瑜在继承传统和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广博地吸纳美声唱法等各种声乐技巧并娴熟地应用于演唱之中,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她嗓音条件优越,明亮清脆,穿透力强,真嗓假嗓兼用;音域宽广,行腔自如,其唱腔既刚劲又华美,既庄重又俏皮,含蓄中有奔放,遒劲中见深情,具有真实酣畅的艺术美。“哈哈腔”和“弹舌音”是四川清音最有特点的润腔手法,也是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她的“哈哈腔”独具特色,委婉缠绵的“懒哈哈”,活泼欢快的“脆哈哈”,凄苦哀怨的“暗哈哈”,爽朗而晶莹剔透的“亮哈哈”均运用自如,别具一格。她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声乐技巧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1958年6月,四川省第一届曲艺会演在成都举行,肖顺瑜从电台走上舞台,崭露头角,《昭君出塞》荣获一等奖。她因此被选入四川省代表团参加同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同样的节目获二等奖、优秀节目奖。会演期间,她应中国唱片出版社邀约灌制了《布谷鸟儿咕咕叫》《昭君出塞》唱片,琴师熊青云,兼唱王龙。同年,她还同侯宝林、韩起祥、邹忠新等艺术家一道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曲艺优秀节目全国巡回演出,她演唱的《布谷鸟儿咕咕叫》《昭君出塞》,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自1958年起,肖顺瑜经常应邀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演出并荣获大奖。她还多次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是四川省第一批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四川清音艺术家。国外专家曾经专门赴川为其录制节目,《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对她的演出进行报道,省内外电台多次播放她的节目录音。

我采访时,肖顺瑜拿出一张张记录着她光辉业绩的唱片,其中《昭君出塞》是中国唱片社1958年出品的黑色木纹唱片,该节目是她22岁代表四川代表团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的节目。她还拿出文化部颁发的金光闪闪的奖章、命名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四川省政协委员的证件,这些物品让我眼睛一亮,心中肃然起敬!

二、伯乐荐人,恩师授业

四川遂宁,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城区的梭子街有条杀牛巷,住着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她正是肖顺瑜。每逢放学,她就蹦蹦跳跳,哼哼哈哈。她唱:“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嗨啦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声音十分甜美,吸引了她家隔壁的文化馆馆长陈朝英。陈館长发现这是学习艺术的苗子,于是用风琴教她练声,唱《北风吹》《翻身道情》。如今她功成名就,仍然难忘恩师。肖顺瑜深情地说道:“陈馆长是我的伯乐,因为有她,才有我的现在!”

阳光普照,1950年肖顺瑜光荣入伍,两年后中专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川北遂宁军分区供卫队。1953年她转业任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电台曲艺组长李华飞的推举下,师从琴师罗俊学艺,从此成为党培养下的第一代四川清音演员。罗俊出身于清音世家,技艺高超,功底深厚,演唱时声情并茂,刻画人物细腻。作为老师,他手把手地教肖顺瑜学会《后黄昏》《昭君出塞》《断桥》《尼姑下山》《思凡》等经典名曲,罗老师特别强调“不要那么硬板,语言要婉转悠扬”,一字一句,一丝不苟,这为肖顺瑜后来进入四川省歌舞团曲艺队打下坚实基础。在罗老师的精心传授下,肖顺瑜在大小调的灵活运用、声腔的上下扩展、气息的运用自如、刚柔相济等方面显示出艺术才华。

三、博采众长,自成一体

肖顺瑜虚心好学,博采众长,不仅继承清音传统唱法细腻甜美之长,吸收京剧、川剧等艺术的精髓,还学习西洋声乐艺术的优点,丰富声音的表现力,对演唱方式和技巧作有益的探索。

“桃花钮头红,杨柳条儿青,不唱前朝评古事,唱只唱金陵宝塔一层又一层……”一段上海说唱《金陵塔》在她口中却转变成脍炙人口的四川清音,这绕口令本是吴侬软语,用四川语系运用“哈哈腔”和拖长音宽度,听起来忠实于原作,又别有风味。这个唱段笔者听过多少次,每次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思凡》是川剧名家竞华的经典名段,用【红鸾袄】曲牌演唱,表现不甘空门寂寞的青年尼姑的叛逆性格和对人间幸福生活的憧憬。肖順瑜大胆借鉴川剧的演唱方法,又巧妙地运用“哈哈腔”抒发人物的心情,最后在爽朗的笑声中使全曲达到高潮,使人物个性鲜明。

肖顺瑜演唱苏州评弹《蝶恋花》,能保留曲调中原汁原味的音色。这是因为她年幼时有上海生活的经历,再加上得到上海评弹界赵开生的辅导,因而嗲味十足,亲切自然。她演唱清音《赶花会》,将其后部唱腔旋律改用美声唱法的元素花腔,上下行运转,剧场效果比原来好,深受观众欢迎。

“西风飒飒雁门关,怀抱琵琶马上弹……”肖顺瑜演唱几十年的经典代表曲目《昭君出塞》,叙述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北上和亲的故事,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她一开口就用饱含浓烈感情的演唱,烘托出凄凉、凄楚的气氛,歌颂昭君为了大汉的和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情怀。她在演唱时成功地刻画了昭君故国异境、骨肉分离的形象,如诉如泣地表达凄婉、悲壮、催人泪下的感情。我在1965年购买过肖顺瑜的这张唱片,后来有幸观看过她演唱的大调。她的大气磅礴,华丽行腔,刻画出的王昭君登程北去的悲壮、空恨与凄婉催人泪下,至今让我难忘!

四、德艺双馨,培养人才

肖顺瑜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几十年来为曲艺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弟子遍及巴山蜀水。她先后培养了张庭玉、卢国珍、龚七妹、李永玲、梁音、陈琳、朱砂、王小平、曾恋、陈艺丹、吴薇、卢文庆、王晶、江黛琪等人,这些学生在国内多次得奖。龚七妹成为四川清音名角之后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李永玲后来饰演“中江表妹”,成为家喻户晓的巴蜀笑星。刘靓靓随习近平总书记赴莫斯科访问演出,为国争光。歌手李丹阳亮相央视综艺的明星反串节目,演唱《小放风筝》。20世纪80年代,这帮学生都是肖顺瑜在合肥公园里一字一句教出来的。在她的学生中,有一批人成为演艺界的骨干和领军人物,如张庭玉曾任四川省曲协副主席、成都市歌舞剧院院长,卢国珍曾任四川省曲协副主席。她的学生姜正芳、唐淑芬、朱砂、唐岚、丁佩伶、杨莉玲、唐棠、邹晓丹都是演艺界的优秀演职人员。同时,肖顺瑜不忘家乡父老,在四川曲协的支持下,于遂宁文化馆成立四川清音培训基地,现有少儿学生100多人参加培训,这些在校学生们参加全省演出并多次得奖。肖顺瑜高兴地说:“曲艺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的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我相信娃娃们中肯定有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肖顺瑜,这位退而不休的艺术家,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后辈,她的一生是在曲艺舞台多姿多彩的一生。

猜你喜欢

清音昭君布谷鸟
南风清音——南方风景青年油画五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布谷鸟读信
梅魂
寒溪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雨后山中漫步
脑筋急转弯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