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静脉拔针方法在老年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效果

2020-07-17董桂平张朝辉虎丹丹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针眼皮下针头

潮 凤 董桂平 胡 睿 张朝辉 陆 玉 李 瑜 王 娜 虎丹丹 刘 柳

在众多的临床护理操作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1],也是药物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回缩力度差,又因凝血机制的因素,静脉抽血后拔针按压止血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往往认为进针难、拔针容易,若拔针按压不妥,往往出现出血皮下淤血青紫的现象,不仅损伤血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增添了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情绪[2]。我科采用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拔针按压的方法减少了拔针后患者皮下出血与血肿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采用留置静脉输液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82±2.7)岁。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83±2.1岁)。均选取静脉输液在上肢的患者。排除对象:不配合或无法配合着;患有影响局部观察的皮肤病患者;出凝血时间异常的血液系统疾病者;近期有静脉炎发生者;1周内发生药物外渗、出血、淤血部位输液的患者;拒绝使用静脉留置针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血管、留置针型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拔针按压的方法:输液结束后关闭输液开关,去除固定留置针的敷贴,用棉签轻压针眼处迅速拔出留置针后按压3~5 min直至止血。②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拔针按压方法:输液结束后关闭输液开关,嘱患者屈肘90°并上举,由下向上撕去敷贴至露出留置针针眼,在针眼处覆盖输液贴,然后以左手食指向下绷紧皮肤,拇指指腹与穿刺静脉方向平行使用垂直力量按压留置针针眼的输液贴及以上,右手反折头皮针近端并持留置针针柄缓慢向外拔出留置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穿刺点时加快速度拔出体外,按压直至止血,按压的力量应该以指尖按压变苍白与未变苍白之间的力度正好。拔针后嘱患者抬高输液侧肢体1.5~2.5 min,尽可能高于心脏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出血:无:输液贴无肉眼可见出血;轻度:输液贴见少许血液;中度:少于1/3输液贴渗透;重度:大于1/3输液贴渗透。②皮下淤血:轻度:直径小于1 cm;中度:直径1~2 cm;重度:直径2 cm及以上。③静脉回血:肉眼可见的针头内回血。④按压时间:以拔出针头到局部无出血这段时间计算。⑤患者疼痛程度:使用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FRS)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2分为有点儿痛,4分为轻微疼痛,6分疼痛明显,8分为疼痛严重。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拔针方法致皮下出血、皮下淤血、静脉回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皮下淤血、静脉回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拔针方法致皮下出血、皮下淤血、静脉回血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留置针拔出后按压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留置针拔针后按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留置针拔出后按压时间比较(例)

3 讨 论

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与按压时间及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关外,拔针前后输液肢体的位置也是引起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一个因素。采用拔针前嘱患者屈肘90°并上举[3],拔针后嘱患者抬高输液侧肢体1.5~2.5 min[4]的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侧肢体的静脉回流,减少了局部肢体的血流量,从而减少了穿刺点出血及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右手反折近留置针处头皮针并持留置针针柄缓慢拔出留置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穿刺点时加快速度拔出体外[5]。吕云霞等[6]报道新式反折拔针法患者针头回血率均低于传统拔针法。主要原因是在反折拔针时液体仍滴入血管内,血管内的压力小于输液管内的压力,不会产生回血现象[7],因此减少了针头回血的发生。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出血、皮下淤血及静脉回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由于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减少、皮肤褶皱,血管迂曲,血管壁脆性大,在拔针过程中容易造成针头与血管壁的摩擦引起疼痛。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以左手食指向下绷紧皮肤,拇指指腹与穿刺静脉平行垂直按压留置针针眼的方法,左手食指向下绷紧皮肤,使得穿刺静脉拉直,减少拔针过程中针头与弯曲血管的摩擦,结合先慢后快的拔针方法,能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不适与疼痛。静脉穿刺时通常有两个进针点:一个是针头进皮肤处,一个是针头进入静脉处,拇指指腹与穿刺静脉平行放于留置针针眼及以上血管,增大了按压范围,对于棉签按压及食指中指按压法来说,用力均匀,力量分布无缝隙,能同时按压到2个进针点,减少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机会。使用输液贴代替棉棒,输液贴平整且大小与大拇指指端面积相当,同时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输液贴与棉签的使用成本差异不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采用拔出的方法是拇指指腹与穿刺静脉方向平行使用垂直力量按压留置针针眼的输液贴及以上,右手反折头皮针近端并持留置针针柄缓慢向外拔出留置针,这种按压方法既能压住进针针眼又能按压住进血管出针眼,并且按压面积较大,按压用力均匀有效,明显缩短了按压时间。本研究观察组按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1)。

综上所述,改良静脉留置针拔针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老年患者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减少了针头回血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疼痛,缩短按压时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老年病区推广。

猜你喜欢

针眼皮下针头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针眼
——破溃
树荫下的绣娘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打完针千万不要马上按摩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