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07-17汪彩君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研究组情绪

汪彩君

甲状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病速度较缓慢,恶性程度低下,患者发现该病诸多都已发展为中晚期[1]。目前,医学界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则是通过手术将转移病灶及原病灶进行切除加以术后配合,临床效果佳。但诸多患者因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2]。近几年医学界已逐渐将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如脑梗死、分娩等临床护理中,但对甲状腺癌患者的应用报道甚少[3]。本院进行了激励式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所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2.2±2.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13例,初中8例,小学及以下4例;癌症类型:髓样癌2例,滤泡状癌6例,乳头状腺癌22例;研究组患者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2.6±2.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12例,初中9例,小学及以下3例;癌症类型:髓样癌2例,滤泡状癌5例,乳头状腺癌23例。两组患者在采取手术术式、癌症类型、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证者;均通过临床病理检查并确诊为甲状腺癌,且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多脏器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史者;沟通能力障碍者;术后合并严重手术并发症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服务。措施主要有: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体温等情况;常规饮食及运动指导。

1.3.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添加激励式护理干预服务,具体如下:①体位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比如在患者后背放置软垫,调整患者床头角度,指导患者进行双腿躯体运动,观察注意患者所需。手术进行前帮助患者实行双腿拉伸训练,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抚按摩,早晚一次,保证患者以正确训练姿势进行体位运动。②心理护理干预:多留意患者心理及情绪变化。及时鼓励患者以防止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现象,多跟患者进行交流及沟通,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关心并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室外活动、放松情绪及心理支持,包括多散步、听音乐等措施。适时讲述关于治疗甲状腺癌的成功案例、治疗方法、病情等,舒缓患者心理压力。还可为患者安排手术种类、性别、年龄等相同且手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为其细心讲解。③健康教育干预:向患者介绍有关甲状腺癌类疾病知识,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特点,必要时可进行一对一教育。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仔细为患者讲述。④家庭支持干预:医护人员需进一步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督促患者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照,还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并及时给予患者安慰。让患者从内心感受到朋友及家人的关爱,树立对该病治疗的信心。⑤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切忌生冷、刺激、辛辣等食物,多进食蛋奶、水果、蔬菜类等高纤维、高营养的食物。

1.3.3 评价方法 对所有受试对象于出院后1个月进行焦虑、抑郁评分:使用SDS、SAS对护理前后患者情绪进行评分比较,该自评量表共分为4级评分,包括20个条目。重度抑郁:72分以上,中度抑郁63~72分;轻度抑郁:53~62分,分界值:53分。患者负面情绪越低即评分越低。生存质量评分:使用生病质量测定表(QLO-C30)对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测定表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五个维度及30个条目,患者生存质量越好即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存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3.1 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激励在心理学理解中,是指通过激发个体向既定方向或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进程,激励护理则是一种通过激发患者增强对抗疾病信心的手段。多项研究报告指出,甲状腺癌疾病在患者55岁左右其发病率较高,55岁之后患者病死率增加,高峰期约为85岁[4]。近几年,医学界针对甲状腺癌患者主要实行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本身具有应激性,再加上手术本身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极易使患者出现心理压力,继而导致抑郁、焦虑等各个负面情绪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已充分证明对甲状腺癌患者实行手术治疗过程中辅以激励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3.2 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激励式护理干预服务可以促进患者与护士间的沟通交流,进而使患者充满活力与自信,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及紧张情绪,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尽快脱离患者身份,回归社会[5]。本研究结果显示表明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程度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改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研究组情绪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