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实践与推进路径思考

2020-07-16谢瑞娟徐培红董鸿瑜

长江技术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新时代

谢瑞娟?徐培红?董鸿瑜

摘 要:摘要:梳理了长江航运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方面开展的系列探索,剖析新时代对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优化资金补助政策、建立联合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推进方向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运输;对策建议

中图法分类号:F55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0.0216

1 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实践

1.1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长江绿色航道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航道建设,实施生态护岸、生态护滩、人工鱼巢等修复措施,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航道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大力推广疏浚弃土吹填造陆,实施生态化综合利用,减少疏浚土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并节省航道维护费用。相关工作经验在荆州、鄂州、九江等多地开展推广试点,将疏浚弃土用于当地滨江绿化景观带、市政公益项目和荆江大堤维护等建设,形成了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新机制。

积极开展生态航道科技攻关与数字航道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整治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已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航道规划阶段,科学做好项目环评,变被动生态补偿为主动生态保护及修复;同时,利用长江电子航道图等数字技术引导船舶科学配载、合理选择航线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水深,减少燃料消耗与排放,提升了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

1.2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长江港口绿色发展

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按照《港口岸电布局方案》要求加快推进。以宜昌港客运码头为例,2019年5—10月,船舶靠港累计使用岸电717次,用电量约370万kW·h,其中客船使用率超过50%,平均每船使用时间超过40h。从岸电使用情况来看,客运码头、工作船码头岸电使用率明显高于货运码头。同时,三峡坝区岸电实驗区建设研究课题已形成一整套岸电技术和标准,在此基础上,长江沿线将按照“先易后难、先客后货、分类分级”的原则启动岸电全覆盖。

加快推动水上服务区、洗舱站规划建设。长江流域首个一体化综合服务区——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于4月16日投入使用,南京长江汇兴隆洲、镇江六圩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已投入常态化运行,南通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已开工建设,为下一步长江干线全面开展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提供了样板。水上洗舱站布局规划基础研究工作有序推进,交通运输部规划司编制印发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布局方案》,目前已有10个洗舱站启动了建设程序。

非法码头、非法采砂等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长江干线1 361座非法码头已全部整改完成。非法采砂专项治理行动中,地方政府牵头拆除各地非法涉砂船舶400余艘;长航公安部门2018年破获涉砂案件1 163起,扣押涉案江砂13万余t,涉案金额近亿元;我国首例危害长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涉黑案件主犯获刑20年,有力推进了非法采砂入刑实践。

1.3 坚持改革创新,促进长江船舶绿色发展

有序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已编制完成并报交通运输部。近200艘大长宽比三峡船型已建成并投入营运,该船型较以往船型的闸室利用率提高30%以上,一次过闸船舶吨位提高60%以上,已成为三峡过坝主力船型。此外,高能耗、大排放、低效率的落后老旧船舶加速换代升级,长江水系累计拆解、改造老旧运输船舶5万余艘,长江干线船舶单位能耗下降了20%;2018年,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1 780载重吨,居世界先进水平。

大力发展LNG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目前,长江上已有200余艘LNG动力船投入运营,电池动力公务船舶示范应用工作也取得进展,三峡坝区已率先投入使用了一艘全电力推动的公务船。长航局作为长江航运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LNG加注、LNG运输、LNG燃料动力船舶带气通过三峡船闸等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了LNG动力船舶安全操作指南及培训教材,制定了LNG动力船通过三峡船闸工作方案。

加强船舶污染总量风险防控力度。2016年1月1日起,所有单壳危化品船及600总吨以上的单壳油船禁止进入长江干线。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布局方案》,对危化品船提出强制洗舱要求。沿江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及联合监管制度,同时加快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船上储存交岸处置”为主的“零排放”模式。2018年10月1日起,上海市在内河水域阶段性开展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服务;安徽省16个市港口船舶污染物接受转运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

加大应急处置能力与防污监管体系建设力度。目前,长江干线已实现运输船舶流动污染源控制和危化品运输动态监管。《长江区域溢油应急计划》编制实施,湖北、重庆、安徽等省市相继开展了地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推进,已建成14个溢油应急设备库(点),初步形成了南京以下部分重点水域500t、其他重点水域200t、一般水域50t的溢油处置能力。同时,《长江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监督管理办法》《危险货物码头及船舶作业防污染评审制度》等一批规章制度制订实施,促使长江海事船港危管防污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关于严控长江干线船舶污染物排放的通告》发布,对长江干线水域船舶污染排放监管的有关事项做出了具体规定。

1.4 优化组织,推进长江绿色运输发展

依托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发展铁水、公水等多式联运。目前,长江港口公水联运占到集装箱运输总量80%以上,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以武汉港阳逻港区为例,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一期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到发量突破3万TEU,2019年1—7月,经武汉中转的铁水联运运量达2.7万标箱,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武汉铁水联运运量占比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3.3%,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

优先发展江海联运、江海直达运输。2018年4月,国内首艘江海直达干散货船——“江海直达1号”完成首航。随后,湖北开展1140标箱集装箱船建造项目,初步形成了武汉至上海的江出海千箱级大型江海直达船队。1140船型航道占用省、码头占用少,在大大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耗能污染,单箱平均日油耗降低20%以上。

2 新形势对长江航运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2.1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和长江航运发展做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长江航运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具有投资省、运能大、成本低的经济优势和占地少、能耗小、排放低的生态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长江航运发挥好绿色基因优势,进一步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生态和绿色理念融入长江航运各要素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2.2 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的要求

2015年,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提出到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仅公路水路运输能耗就占到全国石油及制品消耗总量的30%以上。根据有关机构预测,交通运输行业CO2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的难度较大,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迫切。促进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兑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的中国承诺,彰显大国担当,要求长江航运坚持创新驱动,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型技术装备,持续提升船舶节能环保水平,强化港口机械节能与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广安全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

2.3 適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水十条”“大气十条”以及《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节能环保政策和标准,收严了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及垃圾等的排放控制要求,对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标准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长江航运大力发展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规范船用燃油大气污染物排放,完善码头油气回收治理体系,加快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建设。

2.4 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始终强调,将绿色发展作为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重大战略部署,为交通运输赋予新时代的新使命。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要求长江航运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实施交通强国长江战略,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要求长江航运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以发展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为抓手,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3 深入推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工作路径

总体而言,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行业节能环保水平有所加强,但仍面临标准规范不健全、缺乏多部门统筹协同发展机制、绿色发展项目缺少可持续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行业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相关政策规划落地困难。深入推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还需要不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方法,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突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路径。

3.1 加强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做好相关规划衔接

建议进一步完善长江航运绿色发展顶层设计,重点做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推进《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修订工作,结合长江航运实际,科学谋划交通强国长江篇建设规划以及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等专项规划。同时,建议沿江省市统筹长江航运绿色发展上下游各环节相关规划,港口规划对接最新的国土空间、产业布局规划,做好与水利、城市、过江通道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3.2 完善有关法律,健全绿色发展标准规范体系

建议加快推动完善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出台《长江保护法》,推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相关法律、规章、政策等方面的制度修订工作。建议推动《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尽快出台;完善LNG加注站、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等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标准,研究铁水联运换装设施设备、运载工具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加快制定并推广多式联运标准合同范本。

3.3 优化资金补助政策,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

建议继续加大对长江航运绿色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整合中央层面各项资金政策,统一纳入中央预算内资金范畴,综合考虑各类项目的投资规模、预期收益及项目运营特点,分类施策。建议继续维持现有船舶受电设施改造、码头岸电设施及港口节能环保设施、集疏运通道和场站建设的中央资金扶持政策;将化学品洗舱站、LNG加注站和接收站码头、港口与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转运设施建设、绿色船舶新建及改造等项目纳入中央补助范畴,并将部分投资收益较低但社会效益突出的项目运营纳入扶持范围。同时,建议继续优化完善政策资金引导方式,通过“以奖代补”、成立产业基金、探索PPP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最大程度发挥政府资金及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

3.4 强化过程监管,建立绿色发展联合监管机制

建立长江航运绿色发展项目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包括上下游各环节的联动监管、激励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等;完善港口及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统计指标及口径,完善污染物接受处理和环境监测机制,研究设立长江绿色航运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规排放船舶的惩处力度。建议统筹协调各部门,进一步明确各地海事主管部门、环境主管部门、港口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责,推动建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部门间联合监管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联单制度,确保污染物得到合规处理,并逐步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实现联单线上监管与信息共享。

3.5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建议在长江航运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优先保障绿色发展相关项目的资金、土地、岸线等,如港口总体規划应优先考虑LNG加注、洗舱站、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水上综合服务区码头等绿色发展项目的岸线需求。优化长江航运绿色发展营商环境,针对LNG加注码头规划建设和船舶改造等涉及多部门的项目,建议尽快理顺工作体制机制,采取集中受理和一站式服务,合理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研究船舶受电设施改造补贴的申报审核程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建议交通、环保、住建、城建、能源等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形成绿色发展项目投资建设与可持续运营的新机制。

4 结语

绿色发展是长江航运的使命与追求,需要长江流域各相关方凝聚共识、共同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江航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长江航运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2018长江航运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2]唐冠军.明确新目标新任务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长江航运新篇章[J].中国水运,2019(12):10-11.

Green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promotion path of Yangtze River shipping

Xie Ruijuan  Xu Peihong  Dong Hongyu

(Changjiang Shipp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Wuhan 43001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shipping,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carried out by Yangtze River shipping in the aspects of green channel,green port,green ship and green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analyze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In addition,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next step in terms of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improving the system of laws and standards,optimizing the fund subsidy policy,establishing the joi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Keywords:New Era;Green Channel;Green Port;Green Ship;Green Transportation;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收稿日期:2019-11-31

作者简介:谢瑞娟,女,长期从事长江航运港运发展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