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感动人 下笔如有神

2020-07-14潘静燕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具体途径写作教学

【摘要】千篇一律、无情可抒是当今高中生写作时的一大弊病,所以呼唤个性、洋溢真情是高中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做到的事情,而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往往忽略这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就要改变教学理念,全面分析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梳理出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开展情感多样化、内容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情感作文;写作教学;具体要求;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111-02

【本文著录格式】潘静燕.以情感动人 下笔如有神——高中生情感写作的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19):111-112.

一、情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一篇文章应该展现的是内心世界,是喜怒哀乐的情感寄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纯然只属于自己的角落,一个展示内心世界的秘密花园,一些给自己独有的生活感受开花结果的地方。写作就是将那段永不褪色的鲜活记忆,连接起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换句话说作文是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但我发现学生写作苍白无力,矫揉造作,为无情之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一篇作文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取决于写作情感是否洋溢浓郁,写作者是否具有新意和特色。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交流与表达模块,明确提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并且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就明確强调了写作要具备张扬个性的意识,抒发丰富真实的情感。这个情到底从何而来,又如何以情动人,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灵魂的源头就是真挚的情感,经久不衰的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以情入文才能成为千古名篇。屈原遭愤而写《离骚》,柳宗元遭贬而作《永州八记》,欧阳修遭怨而创《醉翁亭记》,这些作品是因为洋溢情感而散发独特魅力,正所谓披文而入情,涵泳唇齿香,移情而动容。要想此中有真意,唯作者先有情。

情感在写作活动中常常起着发酵的作用,在情感的催化之下学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那么中学生到底是因何表达不出真情实感?从生理机制看,高中生发育已成熟,抒发的情绪比较丰富全面,比如会追求崇拜的偶像,欣赏敬佩的人,感谢关心自己的人,会为考试失利而伤心,为社会中的不平而愤慨等。可是为什么还是写不出打动别人的作文呢?

通过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缺少的不是情感,而是缺少激发内心情感的手段。比如有些教师善用套路固定了学生的表达习惯,使学生在写作时受单一模式的影响,忽视了写作乃是主体表达自我意识的行为活动,更忽略了要在写作中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

二、情感写作的具体要求

总之,情感导于前,妙文成于后,“情之至文者,自然流为至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首先必须明确写作的情感具体要求。

(一)情感要真实

所谓情感真实就是不能无病呻吟、套用模板。写作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艺术的本质在于真实。因此写的文章中要能够反映真实的生活实际,表达的情感才能可靠有依据,文章才能感人。罗马尼亚大作家斯特内斯库说:“我们不能虚构感情,我们只能发现和表达感情。”所以说真实的情感源自内心,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战胜脆弱。高中生作为青少年,即使生理和心理机制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情绪容易波动较大,心里承受能力较差。于是就有不少学生在审题时,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强扭到作文中,造成为赋新词强说情。临场作文中最容易撞车的就是这几类话题,比如亲人生病或死亡、自己身残志坚、父母离异等。而现实往往是相反的。这样的杜撰式写作是建立在虚假之上的,自然表达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情感要丰富

丰富的情感不是搜肠刮肚而来的,而是像小溪涓涓而出。高中生生活范围有限,阅历较少,生活经验自然不多,他们对人生、社会、文化等的积淀不足,严重限制了对生活的感知。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弥补这种不足。比如大量浏览文学作品或其他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体验触类旁通得到启发,让学生的情感变得丰富敏锐,成为多愁善感的创作者,汇成激情澎湃的大海,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比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的《想北平》就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经典,其中的思乡之情细腻温柔,却有芳香浓郁。整篇文章中,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描写故乡北平,只是用质朴平淡的话,却展示了一个自然和谐、安适快乐的心灵港湾,而我们却深刻地感受到了老舍说不出的深沉爱意。这就是老舍用丰富的生活经验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作品。高中生写作一定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讴歌,为生活中的假恶丑而针砭。

(三)情感要独特

独特的情感就是不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所以写作时就要跳出定式思维,去思人之未思,言人之未言,寻人之未寻。摆脱惯性思维的樊笼,将自己生命深处的创造欲望和能量彻底释放出来,让个性化的思想种子播撒在自由的田野,让情感之鸟翱翔在广阔的蓝天。目前高中生作文存在思维单一的僵硬模式,学生在遇到相同话题时盲目跟风。比如在“战胜脆弱”中就出现了许多父母去世后自己如何摆脱阴影的作文。看了不得不反思,难道真有这么多学生单亲或父母双亡吗?显而易见,这些临场作文极有可能是乔装粉饰的。由于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对生活的思索,导致既无创意又无个性的千篇一律。面对这些,高中生要明确拒绝标语口号式的假话或空话,而是把自己真实独特的感情倾注在作文中。

三、情感写作的具体途径

如果作文的情感既真实又独特,文章自然就会显示出强烈个性、充满灵气,也就是常说的文如其人!那么如何做到情感的丰富、独特和真实呢?

(一)扩大阅读,积贮真情

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那些精练的词汇,精巧的构思,生动的表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除了教材范文,还应指导学生博览勤读更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高中生生活范围局限于两点一线的校园中,这种紧张单一的生活节奏,学生无法品味生活的内涵,扩展生活的外延。他们的写作往往是隔靴搔痒,闭门造车,要想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严格控制课堂讲解时间和作业量,引导学生扩大眼界,向各个方面发展。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考生为何能够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该生文笔之老练,想象之丰富,立意之深远,无不让阅卷者深深折服。鲁迅言:“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我相信该生必定深谙三国故事,思维缜密,善于思考,阅读广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除了名著阅读,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期刊等。每周设立一两节阅读课,推荐学生阅读文学精品,像《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散文选刊》等。注意训练学生摘记的方法,相对应的假期作业,就可以适当布置阅读经典作品的读书札记,进行阅读心得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胸有万卷书是写作通向光明世界的桥梁,要充分借助这块踏脚石,领略语言文字的无限风光。

(二)感悟生活 ,探索真情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还有一个明确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言之有物,物在哪里?答曰:在生活中,要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必须找到生活的素材,对生活有所悟。叶圣陶言:“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歇。”因此要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沾有生活露水的文章,才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充满生活情趣才能领略作者笔下艺术天地的魅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需要去发现去感悟。学生平时就要养成与自己对话的习惯,善于与昨天的自己对话,善于与自己的灵魂交流,善于与另外的自己沟通。既可以寻求到心灵的安宁,又可以积蓄起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有了对话的桥梁,提笔运字就有可能文思泉涌,在无拘無束的情感天空自由翱翔,一种特别的真实的感情会在笔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要衔接课堂内外,让学生多挖掘身边的资源,一枝一叶一世界,关乎人间万般情,从生活的细节出发点燃触发情感的火苗。笔者曾开设过一堂“寻找校园中的微感动”的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节课放飞学生让他们走出课堂,自由地在校园中寻找让他感动的细节,学生很兴奋纷纷找寻到了很多平时易于忽略的微感动,比如萧瑟秋风中那一株傲然挺立的蔷薇、老师眼角充满笑意的皱纹、昏黄路灯下曲折向远方的石子路。第二节课自由写作。第三节课完成作文后先小组交流,选出一篇优秀习作,再全班交流,自评互改相结合,最后再次修改作文,深入体验写作的全过程。学生修改后再次提升交流。这次教学中,我发现即使是点滴的进步,仍会使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并能触发他们下次写作的热情。

(三)自主写作,放飞真情

高中作文教学任务就是要充分重视教师的“导”,加强关注学生的“写”,优化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要想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把作文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写作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鼓励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写自己想写,说自己想说。让“真我”的种子扎根于作文的土壤中,长出“真我”的繁茂大树。阻碍个性飞扬的最大敌人是各种框架和急功近利心态,教师要给予宽容和肯定,学生才能重新获得写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的激情。著我之色彩是写作个性的标志,前行的方向必须自己摸索,写什么,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教师不应有过多具体的要求,过于具体、过于死板会限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灵活选择,鼓励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求新求异。有个性的表达,不可能总是搀扶大妈过马路,母亲冒雨给我送热饭,发烧难受时同学递来的一杯薄荷茶。今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素材撞车严重,林徽因、林清玄二林当道,张岱飞扬跋扈,华为变成高频词汇。千人一面的作文分数会高吗?即使相同内容也要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自我感受体验。完全复制人家的生活就是一种虚假,虚假何来高分?不仅内容要带上自我色彩,遣词造句也要新鲜,具有个人版权。那些唯有我有、暗含情愫、新颖独特的语言才能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展示自我写作的最佳角度就是写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情写文,方能情至石开,下笔如有神,才能使整篇文章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具体途径写作教学
人文精神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具体途径探析 邰才贵 (39)
浅谈如何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功能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