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讨

2020-07-14李彬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课堂导入初中语文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当强调综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导入环节是初中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导入方法运用得好,导入效果突出,能够提升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一定的帮助。文章主要围绕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97-02

【本文著录格式】李彬.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讨[J].课外语文,2020,19(19):97-98.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键就是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强化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初中语文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上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深入到课文文本中,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实践来研究丰富多样的导入方法与策略,真正构建高效化和互动性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的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灵活,但同时也存在着精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导入環节,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情境模拟或者问题引导的形式来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课程内容中,产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完善课堂组织流程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善于利用有效的导入方法,还有利于完善初中语文课堂的组织流程。我们知道,一堂完整的语文课主要就包括课前导入、问题探究、文本分析、情感表达以及课堂总结等环节,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要把这些环节全部呈现出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是比较有难度的,尤其是课前导入环节,作为语文课堂的第一个步骤,其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课堂导入没有做好,那么就会使后续内容的讲解过于生硬,学生的理解程度会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重视导入方法的创新,对于完善整个语文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运用策略研究

(一)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方法,情境导入主要就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视觉或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从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代入感,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美景产生一定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一些春天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并且让学生展开自由的联想,来说一说你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样的情境代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从而跟随教师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所描绘的春天中,体会文学大家笔下的春天之美。再比如在学习《庄子》故事两则其中之一《北冥有鱼》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庄子情趣和理趣相结合、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示不同画家笔下对于鲲鹏形象的诠释,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动漫电影《大鱼海棠》中鲲的形象,要让学生明确这些形象的演化来源于庄子的《北冥有鱼》,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使得文言文学习起来不会那么枯燥。

(二)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同样是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问题导入主要就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或者疑问的方法,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问题导入法的应用,老师一定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既恰到好处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又能够反映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所在。例如在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梁启超先生所认为最苦是什么?最乐又是什么”这样一个课前导入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文章的略读,从而快速捕捉文章中所要表达的重点部分,从而引出有关人生责任这样一个话题,学生从负责任最苦和尽责任最乐这一对辩证关系中明确相应的价值理念,从而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情感道德方面的升华。

(三)生活导入法

生活导入法也是一类可以运用于初中课堂中的导入教学方法。生活导入法主要就是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或者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实现课堂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候现象来进行课堂导入,就比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布谷唱歌、燕子低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相应的兴趣,自觉去了解大自然还有哪些奇妙的“语言”,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再比如在学习《猫》这一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接触过哪些有趣的宠物,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有过亲自养宠物的经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然后跟随教师看一看作者郑振铎是如何描写猫这类动物的。通过运用这类生活化的导入方法,能够加深文本内容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四)思维导入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思维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思维导入法主要就是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来给予学生充足的拓展和想象空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这一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天上的街市这个场景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必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可以开展丰富的联想,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同教师或者是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和探讨。之后带着自己的想象深入到文本中,来对比你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和作者笔下天上的街市什么不同。通过大胆的设想和趣味性的引导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有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要有效地运用导入方法,教师要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特点和课文内容来制定课堂导入方案,万事开头难,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工作做好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可以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国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36).

[2]郭天虎.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9(31).

[3]张文永.试析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技巧[J].名师在线,2019(26).

[4]马欣欣.新时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5]薛玉清.巧用导入,让初中语文课堂无限精彩[J].甘肃教育,2018(17).

[6]邢倩倩.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行为的观察评价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3).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课堂导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探寻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