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困境及应对思索

2020-07-14陈钦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摘要】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以及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根据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几点进行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58-02

【本文著录格式】陈钦.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困境及应对思索[J].课外语文,2020,19(19):58-59.

对学生而言,课前预习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但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语文老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一、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

(一)老师对课前预习重视不够

很多老师觉得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是有效的教学,而对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没有正确认识,把课前预习只看成是一种任务,一种差事,没有多少人会落实到位。即使有一部分的语文老师有这种课前预习意识,其所设定的课前预习目标也很模糊,没有明确的引导方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觉得让学生给生字注音,能够标出文章的自然段序号以及背诵出要求的内容就可以,而没有教会学生科學有效的预习技巧,使学生不会进行有效的预习,学习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

(二)学生不懂得有效预习

好多学生习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他们不会独立去完成预习任务,认为课前预习就是把课文看一遍,了解一下作者及课下出处即可,学生对预习的理解欠深刻,认为反正老师会讲,从而也就不会进行有效预习,其预习意识很薄弱。

二、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策略

(一)语文老师与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课前预习意识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老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家长讲明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比如我在七年级就开始要求学生养成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习惯,每天晚上在家长微信群里要求已完成语文课前预习的同学进行接龙,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适时检查,定期展示其预习成果,这样不自觉预习的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也会慢慢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前预习态度,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将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语文的必要环节,重视课前预习的作用,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做手抄报或打卡等形式来完成预习。老师将优秀的预习作业张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营造良好的预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积极性。

(二)语文老师要制定详细的课前预习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所学习的语文内容主要是字、词、句,所以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只有语文老师将课前预习目标制定得明确且详细,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关于字词课前预习目标的制定。只有在课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将要学习的字音与词义掌握,学生才能够在阅读课文时更加流利,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所以语文老师可以针对这点对字词课前预习目标进行制定。

例如我在教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之前,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动物、植物及昆虫类的专有名词查找工具书了解其注释,如蜈蚣、油蛉、皂荚树、桑葚、斑蝥、何首乌等词语,并知道文中的重点字词意思,如攒、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拗、确凿等字词。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不会出现字词障碍,对本课的内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关于语句课前预习目标的制定。一篇课文中,会有很多富含哲理或者描述优美的语句,这些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所以语文老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对语句课前预习目标进行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印象,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整篇文章的重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例如我在教部编版《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因为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可以要求学生将喜欢的语句标注出来,并且要将语句的意思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生会找很多句子,有比喻句、拟人句,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也有哲理性的句子,如“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学生带着这些句子,并结合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就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课堂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关于课文内容课前预习目标的制定。对于学习部编版教材的学生而言,在每篇文章的后面有一道思考探究题,这道题与学生所学的课文主旨有直接关系,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依据,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这点对课文内容课前预习目标进行制定。

例如教部编版《敬业与乐业》这课之前,我就是结合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题“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阐释和论证的”对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找到文章中的“敬”和“乐”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在学生进行预习时,就会就这一问题进行阅读与思考,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和自己的见解,对课文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与理解。

(三)学生要掌握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技巧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一个详细的课前预习目标固然很重要,但是一个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技巧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技巧,主要有五点。学生掌握了这五点,不但能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效率。

1.标

标,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对课文进行标段。

例如我在教部编版《社戏》之前,就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给这课的每个自然段标记序号,这课总共39个自然段,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准确找到老师所讲的部分,文章段落层次更清晰明朗了。

2.讀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是进行课前预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例如《三峡》这课描写三峡景色奇绝,两岸高山对峙,水流湍急,历代文人多有吟咏。我要求学生预习时要对本课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先是个别学生朗读,再小组诵读,最后是全班齐读,通过朗读学生就能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以读促学,以读促情。

3.查

因为在课前预习时,学生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词,所以需要学生具有查字典的技能及意识,能够对生词进行自主查询。

例如《背影》这课,生字词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要掌握本节的生词,例如“搀、狼藉、簌簌、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这些词的读音与词义,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字典来完成,掌握了这些生字词就为阅读课文初步梳理情节扫除了文字障碍。

4.思

所谓思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对课后习题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故乡》这课之前,学生通过对课后习题的思考,可以在预习时画出关于故乡变化的示意图,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而现实中的故乡没有一些活气,通过梳理“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小说的内容,初步理解小说主题。

5.记

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弄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使学生能够在上课时重点注意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上部编版的《曹刿论战》时,学生在预习中记下很多问题,“属”常用的义项有:①连接②通“嘱”,嘱托③归属④类⑤部属,本文“忠之属也”中的“属”属于哪个义项?“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鲁庄公算是一个昏君吗?”等等,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解决这些质疑,学生基本上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三、结语

总之,语文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有效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习效率也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冯琳.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与心得阐释[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