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教材,读写结合

2020-07-14苏国华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行性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摘要】在新理念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很多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发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读和写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同时也开扩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路径。阅读和写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把读和写教学结合到一起。本文先对“读与写”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其次从各个方面给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以供专业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54-02

【本文著录格式】苏国华.深耕教材,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19):54-55.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加大力度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情感的表达。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更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语文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成绩和文学素养,读和写的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文教学中读和写之间的关系,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

一、“读与写”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读和写”教学方法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协调“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且系统性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才能有效完成语文课堂学习。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了一系列的阅读学习之后,会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情境进行思考。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完整地诠释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两者是互相依赖的,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读与写的教学,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学习还属于朦胧期,开展读与写训练教学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读与写训练,需要大量阅读语文教材和课外书,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学生通过读与写教学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然后再通过写作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的思想还需要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意境中。由此可见,读和写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读和写的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凭借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与读后感

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才能养成。如果学生仅仅靠在课堂上实践进行阅读和课本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已无法满足现代初中学生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以读、写为教学基础,写作的根本在于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同时还要把书中的内容读透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多琢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阅读文章,并且还需要用一些比较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融入到文章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字中传递的情感,可以准确把握住文章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改变自己的主导位置,并且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把自己变成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了解教材并且掌握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学生在阅读书籍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情感和乐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仿写

初中教材是由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几次研究调查中选取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爱国情怀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还有许多文学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生平时的写作。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构思和布局,还可以模仿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也就是让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法去表达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仿写对中低年级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比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这篇文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他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資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学生可以思考作者在写作中运用哪些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在阅读之后学生可以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基本方式——模仿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尤其对刚转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写作和阅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模仿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思维和想象情境的基础上过渡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直接接触到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成就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字词的使用技巧,运用语言制造出唯美的情境。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选择词句进行模仿,初中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句子和写作手法,学生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模仿。在对文章有了彻底的了解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范文去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去模仿写作。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整篇文章以“乐”字为中心,从头到尾读完文章之后可以感受到鲁迅的童年充满了乐趣和童趣。当作者写作三味书屋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不是一个世界,鲁迅写出了三味书屋中的腐朽,在文章中提到三味书屋是整个城市中最严肃的书塾,学生要在三味书屋中受到规定的约束。但是鲁迅并没有完全把三味书屋写得很无聊,而是通过学生开小差,老先生为学生讲故事,表现出了三味书屋中还具有一定的童趣。学生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写作思想和写作手段,去仿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提升方式——改写

改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改写需要建立在学生完全掌握了阅读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上。然后再去结合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实际生活,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的某个段落进行改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過改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和散文教学的学习兴趣。比如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这首诗主要是诗人曹操通过对大海波澜壮阔场景的描写体现了这首诗的意境气势雄阔。在讲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首诗的意境来对这首诗词进行诠释。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写到的观景的地点“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模拟诗词中的景象,去体会古代诗人曹操老年时的雄心壮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古诗的意思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让学生把这篇古诗改写成白话文,让学生用现代文表现出古诗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改编成故事或者是记叙文,增强学生的改写能力。

五、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延伸方式——创作

经过模仿和改写的阶段,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并且分析文章的主要结构以及语言的表现手法等,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题目进行创作,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创作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监督和引导学生,不可以把目光和思想拘泥于教材内容中,引导学生写出对某篇文章的观后感,或者是对文章的后续进行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达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比如说部编版七年级《纪念白求恩》:白求恩是一名加拿大大夫,他在50岁来到了中国。学生从白求恩大夫的身上学习到无私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本文主要使用了夹叙夹论的写作手法,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就是歌颂和赞扬我国抗战英雄或者是现代民族英雄。学生可以先从各个角度去了解这位英雄的成长经历,在文章中写出一两件英雄的伟大事迹。

六、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读和写完美结合到一起。在教学中凭借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写读后感,立足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纪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语文阅读和写作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雪花.以读悟写,以读促写——统编教材助学系统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记者观察:下,2018(7).

[2]朱青.以读引路读写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2019(4).

[3]房炳安,王光海.基于学生人文素养需求的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19(3).

[4]黄国贞.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实施途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2).

猜你喜欢

可行性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