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沐浴在浓浓的诗意中

2020-07-14金卫刚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诗意

【摘要】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是一篇充满诗意的课文。教师应遵循难文浅教的原则,充分挖掘课文诗一般的语言,用诗的韵味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达等一系列语言训练,让诗意飘韵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浸润到学生的心田里。

【关键词】诗意;品词析句;深情朗读;丰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49-01

【本文著录格式】金卫刚.让语文课堂沐浴在浓浓的诗意中[J].课外语文,2020,19(19):49,51.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是一篇充满诗意的课文。这是著名作家郭沫若写的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诗,语言含蓄凝练,文质兼优,但有些语句比较抽象,相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好理解。那么教师如何将这样的课文上出诗意来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遵循难文浅教的原则,充分挖掘课文诗一般的语言,用诗的韵味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达等一系列语言训练,让课文中的诗意散发出来,飘韵在语文课堂上,浸润到学生的心田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浅尝试。

一、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意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主题。

如在教学《白鹭》一文描写白鹭外形的段落时,我就运用了这样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画出描写白鹭外形美的句子,在边上写自己的体会。

生:“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师:同学们,你们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白鹭的精巧美呢?

生:“雪白”“铁色”“青色”。

师:是啊,白鹭的颜色不多,但配合协调,有一种素雅美。

生:“增之一分”“减之一分”。

师:增一点儿,太长了,就显得怎么样?

生:瘦弱。

师:减一点儿,太短了,又显得怎么样呢?

生:笨拙,也不好看。

师:那“素之一忽”“黛之一忽”呢?

生:太素了,没有颜色对比;太黑了,就不雅致了。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可是有来历的——古代诗人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它原是描写美女的,作者把它改写成了我们课文中的句子,这样的语言值得玩味、积累。下面谁来说说课文中的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生:句中有四组意思相对的词,通过对比写出了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生:句子句式整齐,有诗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说得真棒。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句子改成“不长不短,不白不黑”呢?

生:不好,不好!(纷纷摇头)改了就没有诗的味道了,体现不出白鹭的美了。

师:是啊,白鹭的外形就像诗般精巧,作者的语言更像诗般凝练,两者结合真是完美无瑕,这就是课文的魅力所在。

至此,教师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白鹭韵味无穷。可见品词析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文本思想、体味文笔妙处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关键词中体会,在重点句中感悟,才能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课文诗一般的意境。

二、在深情朗读中感受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意。同样在课文教学中,诵读能加深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悟作者的情感,从而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在《白鹭》一文教学中,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读得很吃力。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可以用课文中的什么词来形容刚刚读书的感觉呀?”有学生说:“生硬。”也有学生说:“铿锵。”“那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呢?”“柔和”“轻缓”“悠闲”,学生用上了以前我指导他们读书时的语气词。“对,要读出诗的味道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渐渐找到了感觉,于是我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诗一般的语言。再如在理解了白鹭的外形特征后,我就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5自然段:“白鹭的精巧我们体会到了,现在我们用诗一般的朗读把这种精巧表达出来吧!”教师先范读,一边观察大屏幕上的白鹭,一边发出赞叹的语气,特别强调读到第5自然段长句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学生自读体会,小组互相评价。然后配上音乐全班齐读,随后指导学生尝试背诵,在读和背中体会白鹭如诗般的精巧。另外,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带着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三、在丰富想象中感受诗意

语文教学中常常要借助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使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通过提问、设疑、情景再现等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也是课程标准中高学段诗歌教学的重点要求。激发思维,引导想象,让学生在多元的解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正是我们把课文上出诗意来的重要手段。

《白鹭》一文第6至8自然段描摹了三个不同场景中的白鹭的美。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先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把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共同讨论确定给每幅画起一个名字。接下来全班交流,看看哪个小组起的名字最合适,充分符合课文诗一般的意境,再请学生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象丰富,如给第一幅图起名叫“清田垂钓图”,学生这样描述:“一只白鹭站在清水田里,悠然自得,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像一个有经验的老翁。”我在表扬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继续引导补充:“渐渐地,白鹭和它身后的清水田变成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幅画嵌在你的眼睛里,嵌在我的心坎里,嵌在我们大家的记忆里。”诗一般的意境在此刻呼之而出,又流进学生的心田!在欣赏“清晨望哨图”时,又我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站立于小树的绝顶,如果它真的是在望哨,它望见了什么?或许这是一只羽翼刚丰的少年白鹭,他在瞭望带着弟弟去练习飞行的妈妈;或许这是一只正值妙龄的少女白鹭,她在瞭望大山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或许这是一只……”学生在欣赏中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合理的想象后学生对白鹭更多了几分了解。再如欣赏“白鹭低飞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中体会黄昏中的白鹭清纯美丽,宛如仙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最后我话锋一转:“其实白鹭的这些行为都是它的生活习性,为什么在课文中被我们想象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作者把白鹭写得太美了,我们都陶醉了啊!”从而再次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诗一般的意境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说达到了诗意化的境界。

语文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不管是《白鹭》还是其他课文,只要学生的灵性唤醒了,学生的想象放飞了,我们的课堂就会洋溢出诗的情感,沐浴着诗的意韵。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師梦寐以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醉美天泉 诗意栖居
冬日浪漫
大美广陵,诗意维扬
诗意的麦子(外二首)
诗意栖居“长寿乡”
论阿莱克西的“诗意”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