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讨

2020-07-14李润泽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摘  要:新时期,为了有效解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推动国有资产使用价值的提升,需要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绩效评价开展的原则,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及重要性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资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此财政部相继出台有关管理办法,以更好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自身权利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对管理权限进行划分,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监督国有资产收益的享有和处分等,主要是指对各类所有权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和使用,对国有资产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及控制。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推动资源合理分配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就是指通过资产管理的手段如资产的配置、处置等来达到的效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不仅需要对资产的配置问题进行考虑,还需要对国有资产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考虑。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时发展的质量尤为重要,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国有资产绩效评价,首先能够有效地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依托绩效评价,能够从系统层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用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梳理。其次,开展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是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绩效评价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最后开展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也是杜绝腐败的有力手段,依托绩效评价能够对贪腐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原则

(一)坚持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评价的指标对资产进行预算,同时评价体系的建立也要根据资产预算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要兼顾国有资产的性质、特征等。绩效评价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因此要确保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绩效评价的实施要确保从不同因素出发对评价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科学。

(二)坚持定性描述、定量计算

绩效评价作为一个复杂性的工作,其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合理性。之所以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量化管理,对国有资产没有进行量化处理,这点主要体现在社会大众满意度及经济效益方面,都缺乏量化的指标。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指标,确保其能够进行定量评价。此外,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还需要包含定性评级各因素,开展绩效评价要严格按照定性描述、定量计算的原则来进行。

(三)坚持全面和特殊相统一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一系列公共产品及服务,基于这一目的,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就需要多方考虑,选择最合适的绩效评价方式,确保其真实可靠,能够对绩效评价水平进行反映,为此需要坚持全面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绩效评價方式,有效的提升绩效管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四)坚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通常来说,对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各类绩效指标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些指标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频繁性的变动,以提升绩效评价的稳定性。但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并不是静态稳定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动态特点,因此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绩效评价,都要辩证来对待,既要坚持动态特征,又要坚持静态评价,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确保绩效评价的可行和实用。此外,绩效评价过程中还不能忽视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于行政事业发展状况的变化,绩效评价也要及时跟进做好调整,跟进社会发展,更好地提升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应有的重视

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缺乏深入的理解,未能认识到绩效评价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因此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应有的重视,在思想方面还过于传统,实现上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之下,将经营性资产管控仍然视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将公共职能和内部工作作为绩效评价的侧重点,这些都偏离了绩效评价的初衷。整体来看,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一些单位缺乏相应的责任部门负责相关的工作,降低了绩效评价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未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就目前来看,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模式大多来自于企业,但从实际运行来看,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与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模式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这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影响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从绩效评价方面、流程方面以及指标方面等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也直接导致了评价的绩效目标无法有效的实现,为此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完善和补充。

(三)缺乏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这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共同构成。就目前来看,我国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为此当前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管理。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提高法律政策的占比,利用法律条文来约束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规章制度的比例在逐渐的提升,法律法规占比逐渐减少,同时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当前也缺乏一个一致的标准,整体来说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于规章制度,当前在管理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缺乏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并且不同部门之间其管理制度也不相一致,这就给实际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进而导致完善的管理制度很难得以有效的建立。其次,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中,仍然缺乏很多不切实际的情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重心当前也在经济效益方面,因此对于产权管理制度的制定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四、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升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度

为了有效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级水平,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知识普及工作,引导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认识到绩效评价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全体员工认识到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开展专业性培训,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该工作的具体开展措施,通过完善的绩效评价,推动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其次,要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实例进行剖析和解读,并与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出其中的利弊,以更好地推动其在后续工作中的应用。再次,要做好有关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评价相关政策和方针的宣传,要引导单位管理人员牵头落实该工作,提升对绩效评价的重视,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讨论小组等,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提升绩效评价开展的有效性,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全体成员参与到该工作中来,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推动评价指标体系逐渐完善

对于一个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对行政事业单位良好运行、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以完善,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明确和完善,针对保障条件、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明确标准,以确保评价能够做到全面、准确。二是要关注实用性,对于绩效评价流程的设置要切实关注其适用性,真正做到高效、完善,必要时要对专业的资产评估单位进行聘请,对评价的基本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要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范围進行明确,构建起完善的国有资产台账制度,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各科室的情况汇总。三是要做好信息的核查和取证工作,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核查和取证,做好实际调查,并与第三方信息、历史数据等进行比对,进行综合考虑,及时披露相关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这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根本措施, 依托于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够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对于很多西方国家,当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采取的是非盈利、非组织的国有自查管理方式,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由国家的议会来负责,并通过法律政策来实现监督。对于法律政策的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权利来实现,西方这样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依托上述体系能够实现有效的健全,对于实施的效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要针对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管理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要明确管理分工,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就要根据资产管理的类型来有针对性制定管理措施。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是非营利性组织,因此公平公正的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开展就要作为绩效评价开展的核心要点。

五、结语

绩效评价是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提升我国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在发展中要关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工作,及时解决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重视程度,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静.我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04)23-25.

[2]程贵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14-15.

[3]张大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128-129.

[4]于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析[J].财会学习,2017(21):56-57.

[5]张静.我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04)11-12.

作者简介:

李润泽(1970.06-),男,汉族,安徽省铜陵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