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玲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2020-07-14文书剑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丁玲张爱玲

文书剑

摘要:本文重点探討丁玲与张爱玲关于女性书写的异同,主要涉及到女性人物命运与心理描写上的相似;二者不同的女性书写态度,以及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进而探讨她们笔下的女性命运有何差异,同时二者对于女性的出路也持有不同的想法:最后总论丁玲与张爱玲对于女性的创作书写存在着不同之处的原因所在,以及对于我们的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丁玲;张爱玲;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7.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07-01

一、从角色命运到心理描写的内在契合

作为永远处于少数的女性作家,女性角色的塑造是丁玲与张爱玲在创作中的重要任务,她们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某些共同看法,自然而然地产生相似的女性意识。理性的思维下,她们发现封建道德的存在是女性不幸的根源所在,也能够认识到是封建残余在脑海深处使得女性走进万丈深渊。

丁玲与张爱玲同属女性,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情感经历、生活遭遇,感情与思想上的复杂纷繁,使得她们在讲述女性的生活状态、感受抒发上与男性格外不同。共同的女性关怀使得她们的女性文学不可避免存在着共同之处,总体说来,二者笔下的女性大多数是命途多舛的,在鸣奏出反封建主题的同时,也都用各自的方式挖掘女性不幸悲惨命运背后的根源所在,对女性的不幸命运发出血泪交织的控诉。

丁玲清晰地认识到封建意识与礼教是将女性推入万丈深渊的魔爪,女性背负着封建道德下的沉重精神枷锁,封建思想残余在人们的脑海深处。丁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用笔下的女性形象表达生命自由的渴望,例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敢于挑战世俗,追求女性话语的独立。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劳骨子中就认为只有得到男人才有依靠,才有活下去的安全感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因为物质而得过且过,过着不愉快的生活。满脑子的大男子意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我,变成封建世俗下的悲惨的牺牲品。这就是丁玲与张爱玲在作品中的相似的女性意识,传达着女性文学反封建的思想指向的同时,把女性的命运走向交待在读者的而前。

丁玲与张爱玲都热衷于心理描写。二者都能够捕获生活中的琐碎的细节,用细节来传达情感,使得作品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感人的特点。当然,丁玲与张爱玲的细节描写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丁玲创作中侧重于直入式的描写手法,常用日记体的形式或者是书信体的形式,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直接剖析感情,作品中不仅有细致的心理描写,兼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和感情直接投射到作品人物身上,深入到内心深处,毫不掩饰地表现主观感受。主观性很强,所以往往会直接进入主题,情感带有着喷薄的气势与爆发的力量。而张爱玲多采用从细节之处入手,以此体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张爱玲通常以细节写心理,比如用景物来刻画心理,细节处来打动读者。

二、女性意识的情感旨归

对于女性形象的不同描写,以及书写态度,都和两位作家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张爱玲与丁玲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都是生于单亲家庭之中,但是丁玲的命运相比较来说比张爱玲较为幸运,母亲敢于抗争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丁玲对待生活的态度,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她笔下的女性是充满着傲气独立之精神的。

而张爱玲的母亲自从离开了家庭,对于儿女没有太多的关心,父亲也是非常冷漠甚至是残暴的,这个家庭对于张爱玲来说是冰冷的缺乏温暖的,所以张爱玲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关注到身边的遗老与小姐太太的生活,审视大家庭的沉浮,所以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是有些沉默的,张爱玲因此形成了敏感孤独的个性。成年后遇到了胡兰成,产生的爱情纠葛更加使得张爱玲精神上无所归依,沉溺于日上琐事之中以世俗姿态审视着一切。张爱玲则更加关注普通平凡的人性需求,所以她的作品带有世俗气息,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算计,钱色的交易与利用等,写出了女性隐藏在角落的生命渴求,以及对于生活的无奈,带着小女人的柔美。

三、结语

丁玲与张爱玲虽然都身处于一个容易失去本我的战火轰鸣的战乱时代,她们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写作风格,与当时很多注重描写前线战争,写作政治化的作家不太相同,作为女性作家她们更加倾向于表现女性的心理,把个人的体验和经历倾注于作品之中。丁玲和张爱玲以她们自己对生命、生活、女性以及人性的理解与思考,开始用笔探讨人性、女性的命运以及生命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女性关怀。但是也因为各自的生活处境与成长环境的迥然差异,以及对待女性问题的不同的态度,产生出不同的女性写作视角,也由此塑造出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她们笔下的女性出路也十分不同。相对地,对于男性她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无论是在外貌形象上,还是从男性的精神人格上,丁玲与张爱玲在作品中都不乏丰富的描写。

参考文献:

[1]秋瑾.敬告姐妹们[J].中国女报,1907(01).

[2]黄小珍.生命的价值取向曹七巧、莎菲两种爱情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2(01).

[3]张爱玲.我是如何写作的[J].杂志,1944(01).

[4]郑积梅,都市:现代女性小说中别样叙事——以庐隐、丁玲、张爱玲等为考察视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丁玲张爱玲
九月雨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