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0-07-14朱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朱丹

摘 要 网络电子时代日新月异,学校教学也在E环境下不断创新。当教室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70寸防炫光、内置ops电脑的一体机,通过“云学100”数字化平台,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运用PAD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在E环境下做出改变。

关键词 E环境 PAD教学 历史课堂模式

1 E环境背景介绍

1.1研究背景

E环境即网络电子环境,“E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是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千兆无线网来构建新型的学习课堂模式,以其高度的网络畅通性来实现课堂上的互动交流,符合现今国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提出的要求。

1.2技术支持

学校在每个教室都装配了国内最先进的70寸防炫光、内置ops电脑的一体机,并且在由路由器构成的局域无线网络支持下,通过“云学100”数字化平台,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运用PAD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 E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构想

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E环境下学生的能力提升。经过几年的教学,笔者初步构想了在E环境下主要的几种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型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已不陌生。在E环境下,笔者可以录制以课本内容为主的微视频,课前发给学生观看。也可以将课本内容以资料包或者导学单的模式在课前发到学生pad上,让学生自主预习。这样一来课上就可以充足的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解读,学生能在课上有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

当然这种模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

2.2环节展示型

对课本内容的整合是笔者一直在关注的问题,课本上的子目安排改成环节型,往往学生们能更好地接受。

E环境下,环节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笔者可以通过pad资料包推送,让学生高效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可以通过拍照、截图功能让学生完成各种有趣的活动;可以通过classmate的监控功能,看到学生的各种作品和查找的资料;可以通过学生pad提交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3学科并构型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E环境下,笔者觉得可以将不同学科的模式和内容融入到历史学科中。

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学,利用pad主觀题将任务推送给学生,或是写作者的名句,或是写词风,然后再以pad客观题的方式检查他们的完成度,能够高效的解决教学任务。

再比如都市和建筑,可以让学生以画画或者写作文的方式pad提交,利用classmate在一体机上展示,全班交流,通过画作或者文章,学生能有效的自学课本内容,也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活力。

2.4合作学习型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是现代教中的常见环节,但往往老师会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探讨,之后说出答案,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能力,也不能高效的解决课本问题,效果平平。

在E环境下,合作学习的课堂占有率应该提升。而许多问题都需要更多课外史料的支撑,当学生能在pad上看到或搜索到更多的材料、视频,自己的问题能有佐证,这个环节就可以名副其实且事半功倍。小组讨论也就建立在强大的资源库之上,集思广益。利用classmate进行班级交流,学生们能看到其他各组的成果,做到取长补短。

2.5 pad数据型

当学生人手有一台pad,纸张的使用率就明显降低了。课前笔者把练习录入到classmate里,课上发送,学生当堂完成,客观题的答案就能立刻显现。当十个班的数据形成时,教师就能直观的看到学生们在哪些知识点上是薄弱的,在之后的教学中就有了前车之鉴。

2.6自出自练型

E环境下,学生的能力也应该被更好的发掘,放手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每每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他们。自主预习、自己出题、pad提交、classmate展示、全班做题、显示正确率、出题者讲解,如此循环,一节练习课就完全交给了学生。他们的问题往往都是最贴近自身薄弱的,当许多薄弱被挖掘出来,效果可想而知。

2.7思维导图型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E环境下,学生直接在pad上完成思维导图,利用相关功能给思维导图填上颜色、图片,利用classmate在全班展示,同学们互相查漏补缺,完成对不同知识的复习。

3 E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笔者如今的所有课型都以一体机为基础,以云学100软件作硬件辅助,配合学校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结合学生人手一台的PAD,实现课堂即时互动,这是传统课堂做不到的。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笔者可以全面的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