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狭窄竖井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

2020-07-14刘光雨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体渣土盾构

刘光雨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近年来,盾构工艺被广泛应用到浅层地下空间内的管网、地铁等施工中。盾构施工时会涉及到始发工作竖井的开挖施工,如果在已经完成建设的城区进行施工,竖井开挖施工过程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1]。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施工方会消减竖井平面尺寸,以达到减少场地开挖和管线迁改,这样一来,盾构施工只能采用分体始发施工工艺,该工艺的应用会带来新的问题。

1 工程概述

本文项目地处武汉江夏区,工程总长4.89km,沿着武昌大道的方向进行铺设。项目的开展涉及到一段隧道的建设,该隧道全长3.423km,隧道内径和外径分别为4251mm、4751mm,各方经过商议决定应用盾构法施工。始发井区域地质剖面如图1 所示。

图1 始发井区域地质剖面图(单位:mm)

2 分体始发施工部署

2.1 始发场地平面布置及始发井布置

1) 场地平面布置,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场内各个区域的划分,保证始发场地满足三通一平的施工要求,场内主要布置内容有办公区、渣土池、拌浆区、冷却水塔、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临时停放区等。

在布置始发井场地的时候,前期主要形成边界以及固定设施,场内道路主要有两种形式:通路或者循环道路,如果施工区域条件不允许,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门口以实现多门入场,减少入场时间,始发井场地的布置分三个阶段进行:分体吊装阶段、分体掘进阶段以及正常掘进阶段。

分体吊装阶段:重点考虑逐级设备的吊装施工,合理布置辅助设备的位置,保证满足多台起重机械盾体翻身施工,对于影响正常吊装工序需要吊装完成后再进行。为了方便主起重机将盾体吊入井下,以满足基坑稳定性为基础,将主起重机尽量设置在井口位置。

分体掘进阶段:重点对台车的临时停放、拌浆区场地、管片堆放等进行布置,布置时为了避免后期迁移,尽量一次完成定址。

正常掘进阶段: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冷却水塔、充电站以及材料库房等位置,保证整体布置效果,提高盾构施工质量和效率。

2) 始发井内布置原则,在对始发井内部进行布置时必须保证管线足够通常,工序衔接良好,避免管线或工序冲突导致返工问题。

2.2 分体始发工作顺序

在进行吊装作业施工前破除门洞,向内开挖4m 左右的深度,然后开展正式的吊装施工,先将前盾吊下井,后将刀盘吊入井下,在井下完成组装,应用辅助油缸将其推入门洞内;然后在井下安装铰接盾体、油缸支架、短螺旋机以及反力架等;组装盾尾,拼装负环,继续掘进,直到井下的施工空间可以容纳整个螺旋机,满足螺旋机下井需求,保证施工连续进行;将短螺旋机中继筒部分拆除吊至井上,应用焊接的方式将长短螺旋机连接在一起吊入井下,拆除脚手架,对通水、通电、加油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调试设备后正式进入到掘进施工阶段。当盾构掘进施工的距离>台车整体长度时,将负环拆除,在井下完成后配套台车的组装和调试,可以正常发挥功能后进入到正常的盾构推进施工阶段。

3 分体始发试掘进工艺

3.1 始发掘进时开挖面稳定措施

1) 调整停机保压值,在土压平衡模式下开展行掘进施工,提前对试验掘进区段的土压力进行计算,将其作为正式掘进施工的土压力,为了保证开挖面的稳定性和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停机保压时需要适当将压力提高0.01~0.015MPa。

2) 以设定的土压掘进速度进行掘进,调整出闸门的开度以及螺旋机的转速,合理控制出土量的同时达到保持土仓压力的目标;出闸口开口和螺旋机转速不变,对掘进机的推进速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实现土仓压力的调节目标。

3) 按照设定的推进速度保证注浆充填效果,在通过危险性较高的施工地段时应适当放慢速度,减小因刀盘的扰动和避免上部土层发生变化。

4) 使用适量的优质泡沫对渣土进行改良,综合考虑螺旋机、掌子面以及土仓的实际情况,将高分子聚合物注入刀盘的泡沫注入口,提高渣土塑流性,保证止水效果,避免喷涌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5) 加强对注浆过程的控制,避免发生沉降,根据试验确定的数据控制注浆量以及注浆压力,注浆施工时遵守以压力控制为主、流量控制为辅的原则,保证砂浆注入的足量程度。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调整,尽可能缩短砂浆初凝时间,避免地表出现沉降[2]。监控地表沉降数据,及时进行二次注浆施工;另外要注意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盾构的姿态,避免其出现过大的偏差,如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施工人员注意必须及时纠偏。

6) 通过测量渣土体积控制出土量,通过试验计算最合理的渣土松散系数,确定不同施工区段的渣土密度,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每一环的出土量。

7) 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加强协调配合,技术负责人下达命令,盾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如果遇到不良地质不能正常执行相关制定,操作人员应该和技术人员和部门进行沟通,研究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在盾构整个掘进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之间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和配合,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必须合理调整土压力,并且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

3.2 始发掘进时盾构机姿态控制

虽然千斤顶单侧推力可以决定盾构机的施工方向,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较为离散,大多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来控制。如果盾构机的姿态为下俯,应适当加大下侧千斤顶推力,如果盾构机姿态为上仰,则适当增加上侧千斤顶推力,达到纠偏的目的。

3.3 始发试掘进运输系统

盾构掘进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弃土,为了保证弃土顺利运出,本工程弃土的运出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1 阶段:当盾构掘进距离较短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螺旋输送机将弃土运输到碴土斗中,在卷扬机拉力的作用下渣土车会顺利出渣;

第2 阶段:当盾构掘进的距离等于双梁吊尺寸后,在双梁吊上安装半截皮带机,皮带机会将弃土运输到渣土车中,在电瓶车的带动作用下渣土车将弃土运输出来;

第3 阶段:当盾构机的掘进距离等于皮带机的长度时,将地面后配套台车吊入始发井内形成完整的盾构机体,保证盾构渣土运输系统将弃土正常运输出来。

在盾构碴土运输初期,因为洞内弃土的运输距离较短,可以采用小型卷扬机以水平运输的方法进行出土;初期喂片机不能正常使用,拼装管片往往会消耗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每班只能掘进1 环。在第2 阶段采可以正常应用喂片机,加快盾构掘进施工的速度,每班可以掘进2~3 环。第3 阶段以正常的掘进速度进行掘进,每班可以掘进5~6 环。

3.4 始发架、反力架拆除

当盾构机掘进施工达到80m 后就需要拆除反力架以及负环管片,做好准备,开始正常掘进并且铺设双轨。千斤顶顶开后分开反力架和始发井结构,控制两者之间有100mm左右的距离。分离反力架与负环,控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00mm 左右。分块完成反力架的拆除并且将其调出井口。

4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受施工场地的限制,部分盾构始发井场地不能满足盾构始发施工技术的使用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出分体始发技术的优势,保证盾构施工正常、有序进行,需要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准备好始发施工设置并布置好始发场地。本文项目应用了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良好,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相似工况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分体渣土盾构
探索创新 开辟渣土管理新路径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这是谁的照片
THE WORLD ON A FRUIT PIT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分体等离子弧喷焊接头形貌及力学性能分析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盾构机切削刀具》行业标准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