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应用研究

2020-07-13周喜华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施工

周喜华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逐渐趋于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渗透其中,这就促进了智能建筑的飞速发展。电气施工作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一部分,同样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合理应用与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电气技术;智能建筑;施工;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推行了智能建筑这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其建筑物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得到完善。

1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是一种在特定的技术支持下,依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对建筑结构、设备设施与服务管理相结合的系统优化组合。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合从而形成的现代化产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主要是通过对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现代建筑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的结合。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智能建筑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的产生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它产生的基础是人们对建筑提出更高的技术与安全、服务与便捷性等相关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阻力,且发展时间较短暂。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过未来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建筑一定会实现智能化[1]。

2基于智能建筑的电气技术

2.1 电气系统概述

电气系统是电气工程技术在建筑中的系统化运用,是建筑设备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电气基本含义是建筑物及其附属建筑的各类电气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所用产品、材料与技术的生产和开发的总称。

现阶段,由于弱电系统在不断融入智能建筑的科技领域之中,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需要运用众多电子设备,通过高频或超高频的通信设施来不断完善,对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中电磁干扰等对智能设备与布线系统的危害进行有效总结,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提高电气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水平。

2.2 智能建筑的优势

与传统建筑的电气系统相对比,智能建筑技术主要是采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具备智能化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环保、节能以及安全的生活环境,其优势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智能建筑可以通过对喷淋、门禁、电视远程监控、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等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②在智能建筑当中可以通过对车辆诱导系统运用,实现车主对车位信息的实时掌控,可以方便车主最快速度地选择位置进行停车,这一技术的实施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③在智能建筑的照明控制系统当中可以通过对感光元件的运用,有效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建筑物的灯光照明进行合理控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 网络设计和布线设计

与国外相比,当前美国的FAS系统则早已拥有了这项技术。而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一个全新的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优异性。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开放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与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灵活性:电气设备的运用过程中,只是用增加设备设施和对跳线进行的管理;②开放性:在综合布线系统当中向所有通信协议进行开发; ③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所采用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与光纤等材料,对其进行合理使用,达到多媒体信号的实时传递作用;④经济适用性:通过对布线系统的统一来实现对分散缆线的整合;⑤可靠性:必须要去相关的器件要通过ISO等国际组织的专业认证,当星形拓朴等结构其中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能运行时,要确保不会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

TCP/IP协议是世界上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要通过网络架构来对网络进行重新划分,分别为控制网、城市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其中要想让局域网与广域网实现无缝连接。就应当坚持落实TCP/IP协议。城市网是指,基于局域网在逐步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全新观念的数据网,是介于局域与广域之间的一个将多个局域网互联起来的数据网,其构成的覆盖范围较为广阔,支持高速传输等综合性业务的办理,进而形成了适应城市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保障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开放性,实现信息网络之间的相互关联与融合。

在当前的控制网络当中存在着多重标准,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以太网的速度控制性价比较高,我国在控制网络过程中主要执行与应用的是TCP/IP协议当中的以太网。在绝大多数的现场总线技术的推广与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以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2]。

3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是依托于建筑平台而实现的,一旦脱离了这个平台,就无法落实智能建筑。在建筑系统的弱电系统设备、缆线等都必须要依靠电气技术,例如电源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等众多电位技术,他们对电气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下文以阿尔拉山口海关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例,总结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当中的功能性应用如下。

3.1 专业技术方面

阿尔山海关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辅助安保系统进行对整个海关建筑物的内外进行有效的监视。监视电视系统主要是由传输系统、摄像系统以及监控中心为核心,通过对用户软件编程来实现对其进行键盘方式的驱动云台巡视功能、视频切换功能以及报警处理等相关工作。这是一种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用过CCD摄像机作为第一报警探头。其获取的视频资源通过光电转换传输到主机,在通过主机内的高速图像处理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原有的视频资源当中的相关数据图像进行有效对比。

当发生差异时就要进行报警,这种全屏幕的报警系统最大特征就是不容易发生漏报现象,其主机采用对报警图像的收集与保存,然后通过有效计算。事后客户可以通过对图像的查阅来了解报警现场以及报警原因。该系统将CCTV与报警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图像记录、监视与报警的有效同步。在这个系统当中并没有录像机、视频分析器,所有的报警记录都是通过计算机硬盘进行存储与分析,对于客户与使用者来说,这是一种平安防护的新概念。系统开通以来,经常会出现例如冷却风扇、光端数据口Rs422等部件的烧毁问题,经过分析得出,尽管选择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但是也无法承受顺流电击。因此,智能建筑要使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在低压配电线路的应用上,要通过雷电磁兼容、电过电压、电磁脉冲进行有效保护。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源的质量,从而提高对智能建筑安全的全方位保护与控制。

3.2 施工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水平也跟着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当中缺乏完善的施工保障机制与施工规范,就导致了施工人员涣散,不能有效地将现有的资源以及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与运用,在施工当中由于施工工人与设计师之间没有有效交流,施工人员不能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这就造成了一系列例如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3.3 施工人员素质方面

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这就导致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从而造成对工程的严重影响。在技术上,例如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妥善进行焊接处理,留有的焊接瘤、焊渣都附着在其表面,进而导致焊接部位生锈,最终造成防雷接地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在进行避雷引下线的工作时,链接当中禁止使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为搭接钢筋,可是在实际施工当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3]。

4电气技术施工中问题的处理对策

4.1 改善施工的具体技术

(1)线路铺设。以线路铺设的相关方面预防对策为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由于电线导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弯曲度应当超过电缆的最小弯曲度。因此要通过实际施工工程来确定的电缆的最小弯曲度。②在对墙体进行绝缘导管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水泥浆的使用,在涂抹过程中要选用强度大于M10的砂浆,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也要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要大于15mm。③在架桥的内部铺设电缆过程中,收尾两端和中间部分的每个分支都应当安放统一的标识牌号,同时要保障电缆的实际填充比例低于一半左右。④在电缆铺设过程中,要确保其整洁性、次序性。对此进行分层设置。水平铺设电缆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尾及其转弯侧面以5米至10米间距进行固定點设置。⑤在垂直架桥的里面铺设过程中,要求电缆的长度应当在100米之上,但其他区域的缆线则不能超过一百五十米,如果是控制型电缆,则间距应当小于一百米,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留下余量。

(2)侧面防雷措施。在智能建筑项目当中,以四十五米的建筑物为例,应当对其侧面防雷问题进行方分析。建筑物内侧应当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合进行连接;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侧应当设置建筑防雷的下导线,进而形成闭环,将建筑物与下行线相连接;要采取金属保护直接与防雷设施相连接或借助嵌入部件,同时在采取电气技术的防雷措施前,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下图是介绍通过滚球法来计算防雷范围,其中单根高度应当小于等于hr(球的半径)的避雷针,同时保半径r0(地面避雷针)进行相关计算,最终测得计算结果,以达到智能建筑的防雷作用。

4.2 完善施工保障机制与管理规范

建立并逐步完善施工保障机制与管理规范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循序渐进地进行,现阶段由于智能建筑的发展时间较短,制度不完善,这些电气施工单位之间很难进行共同与交流,对施工具体流程并不明确,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对电气设计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制定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施工制度规范,并以此为指导落实电气项目的施工任务。

4.3 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实际素质决定着电气工程的质量。现阶段国内的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体系,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高水平的设计图纸不能完全解读,造成了设计高于施工的现象发生,因此要想提高智能建筑的质量就应该从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开始。可以通过定期展开培训,给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为他们普及现代智能建筑的理论,让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水平,让施工工人了解设计的依据,确保施工的有效展开[4]。

5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中,智能建筑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智能建筑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对电气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以此来保障电气施工的质量,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节约能耐,促进智能建筑是电气施工水平进步。本文的论述希望可以对我国智能建筑当中的电气施工工程质量的水平提高起到借鉴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蓓蓓.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及安装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8(36):88.

[2] 赵瑞兰.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5):147-148.

[3] 王长胜.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1):109-110,23.

[4] 何云强.浅析楼宇智能化配电系统的电气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33):260-261.

猜你喜欢

电气技术智能建筑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试分析电气技术PLC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智能建筑发展出现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试论智能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