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六法论的角度浅析花鸟画的艺术表现

2020-07-13卢蕾

卷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画谢赫气韵

摘 要:“六法论”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绘画思想,所谓“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它既是绘画批判标准,又是绘画创作法则。虽然该理论形成之时花鸟画并未成熟,但我们仍可以借助其理论来分析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研究它与其他画科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便于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创作花鸟画作品。

关键词:六法论;花鸟画

谢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和理论家,《古画品录》是他留存下来的唯一著作。虽然该著作文字不长,但理论贡献极大,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并且其中的“六法论”全面奠定了中国绘画批判及绘画创作的理论基础。

“品”乃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感知方式,其首要涵义就是评骘高下优劣。谢赫在《古画品录》中以六法将魏晋至齐梁时期的28位画家分为六品进行品第。而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以张怀瓘《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由此形成了贯穿中国书画界的“神妙能逸”的品评标准。谢赫提出“画有六法”,并以这六法来进行分品,其六法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虽然谢赫的六法论主要是从魏晋以来的人物画角度总结而来,但是用来分析花鸟画也未尝不可。同样的,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画科,以“六法”来解读花鸟画既可看出它与其他画科的共性,又能分析其个性。

“气韵生动”是谢赫首先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气韵”是由“气”和“韵”组成。“气”是哲学概念,在古典哲学中,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庄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万物都含有阴阳二气。接着,庄子还分论大自然和人类之气,自然中有山气、木气、石气等等,而人类生则有“生气”,死则是“死气”,还有正邪之分的精神之气。“韵”在字典中有和谐且有节奏之意,比如韵律带有平仄,笔韵带有字形变化,诸如此类等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中多以“韵”品人,如《晋书》中载庾恺“雅有远韵,为陈留相,未尝以事婴心”。并且“韵”还带有一种玄学修养和情调。

在花鸟画中,“气韵生动”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花鸟画所画的物象即大自然,所以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气是极为重要的。就鸟禽来讲,一般鸟禽的气韵在于神,“神”除了表现在动势方面,还有眼睛上,这与顾恺之的“传神论”不谋而合,鸟兽的眼神变化,所传达的“神”自然也不同,这一点的代表人物是八大山人,他笔下所画的翻白眼的禽鸟就与自然界中的大不相同,更传达出一种倔强的个性,这是八大笔下鸟禽的“气韵”。而宋画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气息,《海棠蛱蝶图》中的树叶正反面随风翻飞,蝴蝶闻香而来,《果熟来禽图》中小鸟被熟透了的苹婆果吸引等等。写意花鸟画除了展现自然气韵之外,还要有笔墨之气,这就取决于画家的水平,就比如我们平常所说的“贯气”,一般来说,写意画作画较快,整个作画过程要一氣呵成,好的写意花鸟画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画家的作画状态,整个画面气韵流动。传统花鸟画的构图讲究起承转合,也是要贯气,比如很多的之字形构图或S型构图等,就特别像太极八卦,有些花鸟画家就特别倾向于在其作品里加入阴阳五行的元素。

魏晋时期的画家十分重视人的骨相,常以“骨”来指人的骨相气质,后谢赫将“骨法”和“用笔”结合,称赞江僧宝的作品用笔刚劲,有骨气,后来“骨”则就转向用笔有骨力、力量美的艺术表现了,而这些就表现在勾勒造型的线条上。人物画有十八描,十八种不同的线条勾勒手段呈现出人物的精气神也是不同的,花鸟画虽不讲究十八种描法,但是用线用笔同样求“骨法”,第一,线条肯定是随着物象的特征变化的,轻薄的花瓣用细且淡的流畅线条勾勒,粗糙的枝干则用浓粗的线条,有时还会用逆锋或侧锋来展现粗糙感。第二,线条同样要有力度,要传达出物象的生命力的话,线条就不能软绵绵的,不管线条是粗是细,都要注意起笔、收笔、顿笔和转折,做到线条明朗,力透纸背。正因为这样,许多的花鸟画家在绘画中就逐渐加入了书法用笔,增加画面的金石气。

应物象形是强调“形”的重要性。它要求画家把绘画对象外在形的基本特征表现出来。能够准确地描绘出物象的外在形,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但是画得像的作品就是上品吗?在《古画品录》中可以看到谢赫是这样评价卫协的:“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并将卫协列为第一品,而将毛惠远排在第三品,评价他:“其善鬼神及马,泥滞与体,颇有拙也。”可见,在谢赫看来,单单拘泥于形似,并不能视为佳作,“形”也应是为“气韵生动”而服务的。这点与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谋而合,齐白石主张画与客观物象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太像则媚俗,不像则欺世。似与不似之间刚好是一种神似的状态,太似则呆板,少了绘画的味道,不似则太过偏离,完全跑形。掌握好中间的度,大概就摸准了写意花鸟的“意”。潘天寿的荷花就不寻常,宋画《出水芙蓉图》中的荷花线条圆润,花瓣饱满,温婉含羞,而潘天寿画荷花却有一股“霸悍气”,他笔下的荷花花瓣偏细长,有棱有角,花瓣的倾侧极具动势,线条断续并且粗细不均,整个荷花显得重拙老辣,这可能就是“眼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差别。

随类赋彩,是指根据客观物象的固有颜色进行描绘。这点对于花鸟画来说,宋画是大概符合的,院体画的花卉、鸟兽、果蔬等大部分都是原有物体的颜色,后来有些文人画就开始只用墨来表现,比如墨竹和墨梅等就开始突破随类赋彩的条例,而现当代的花鸟画更甚,有的开始用一些大胆夺目的颜色,随心赋色。

经营位置,就是处理好画面的构图关系。中国画构图要注意画面的宾主、呼应、开合、显隐、虚实等关系,传统花鸟画由于没有背景,所以其中留白的关系极为重要,计白当黑,白中亦有画。同时,画面的起承转合,在下笔之前就要做好心稿,潘天寿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有“起承转合贵在得势,整体章法的趋向,以极大的构成层次变化总体感受”的描写,而起承转合趋向于S型的律动,有点就又与“气韵生动”有关联了。

六法中最后的传移摹写,其实就是临摹。临摹前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技法经验,这是作为技法实践类学生的必修课。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史悠久,除了笔墨技巧之外,还有其中的绘画思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临摹古人作品时细细体会的。精细典雅的宋画、学养深厚的文人画和淋漓尽致的写意画,这些都在临摹中得到了传承。当然,单单的临摹照搬是不够的,得以创作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谢赫的《古画品录》问世之时,花鸟画还未成科,但这并不影响其运用到花鸟画中,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绘画思想发展都是一脉相承的。谢赫的六法论奠定了中国绘画理论批判的基础,它不仅是南北朝绘画思想的结晶,在现如今的绘画发展中也有着莫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晶.“气韵生动”与绘画“六法”——谢赫《古画品录》评析[J].名作欣赏,2019.

[2]李小琴.浅谈“六法”绘画理论[J].美术教育研究,2017.

[3]王嘉伟.浅析谢赫绘画批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8.

[4]邹湘平.谢赫“六法论”的哲学根源[J].美与时代(中),2016.

作者简介

卢蕾(1996-),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国画花鸟。

猜你喜欢

古画谢赫气韵
寻访古画里的秋天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古画中的梅花
谢赫·古画品录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古画中的那些猴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