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7-13许世燕

卷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优化对策

许世燕

摘 要:“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落实实践性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现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本文就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产生的心理的冲突与不适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心理不适;优化对策

基金项目:2019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CQY2019KYY03)的阶段性成果。

“工学交替”是指在以人为本,就业导向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组织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分别在课堂与车间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工学交替”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校学生”与“实习单位员工”之间角色的不断转换,伴随着心理的冲突与不适。

1 “工学交替”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现状

1)自我定位偏颇。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常常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着偏颇,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估了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由此产生的“自傲心理”。学生自认为自己在学校中成绩好,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一心想到实习单位做比较高档次的工作,不想下车间做苦活、累活。二是做事没有自信,产生了“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来自职业院校,低人一等,总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工作时就放不开手脚去做,影响实习的效率。

2)环境适应不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学生和员工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享有和承担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是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学校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实习期间,学生角色转为员工,相比较学校而言,企业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为股东谋求最大利益,有着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失误导致被上级领导训斥,容易产生心理恐慌,自尊心受挫,怀疑自己的能力。

3)人际关系困惑。高职学生的由于长时间在学校生活、学习,受学校环境、生活阅历和经验的制约,部分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比较薄弱,通常表现为:社会经验少,与部分老员工关系紧张;居高自傲,对某些上司有很大意见。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诸如岗位轮换、待遇不公等难题时,不知道如何与领导沟通、协调,而是将不满、失望的消极情绪进行压制。工作任务繁重加之学校实习要求,使得部分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调节,最终导致情绪易爆易怒,影响实习工作的完成。

4)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部分高职学生把顶岗实习看做是学校安排的一个学习任务,定期提交总结,争取与企业签三方就业协议,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部分学生目光短浅,金钱至上,没有把职业发展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视顶岗实习为打工挣钱的机会;有些学生缺乏对社会和自我的完整认知,对社会需求、自己的职业优势与劣势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味寻找工作轻松、待遇好的实习岗位;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好高骛远,在工作中不屑于基层锻炼,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没有专业钻研精神;还有的学生把顶岗实习只看做是换实习学分的手段,在实习岗位上是得过且过走形式。正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定位,所以常常为将来的就业问题而感到迷茫。

2 “工学交替”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对策

1)学校应强化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学校是学生“工学交替”项目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交替的实习计划,制定考核标准以及学生的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在工学交替前应该全面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各实习单位的情况、签订好校企实习协议、明确实习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使实习生对工学交替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应从“实习前一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加对顶肉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首先,实习前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实习动员工作,使实习生期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明白自己即将要做的工作和在实习中充当的角色。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方要事先沟通,一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岗位的设置、实习协议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使实习生对实习的工作环境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理性面对实习。首先,实习前期强调顶岗实习对实习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其次,实习中期安排学校老师进入企业,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最后,实习后期做好实习总结和成绩评定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2)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我。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室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顶岗实习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往往出现偏差与矛盾,难以实现角色转换。在实践学习中,学生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做为“学生”,主要职责是接受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员工”,主要职责是用自己所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与技能,形成自身合理的工作思路与理念。为顺利实现角色的成功转换,顶岗实习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现实,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工作和職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高职院校进一步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提高其运行效率,建议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是提高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4)提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在职业生活中通常要养成、具备的修养,即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总和,概括地讲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四个方面,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质量意识、组织纪律性、与他人沟通能力、团体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意志、不断学习等的素质和能力。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时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处理好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宋一栋.浅谈高职生的职前心理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2]吴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

[3]吕伟成.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J].价值工程,2016(35).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优化对策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