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综述

2020-07-13陈先彬

卷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股价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但也会增加公司盈余波动性,扩大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空间。本文梳理了有關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的文献,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初步分析研究成果差异较大原因,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股价

1 引言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运用公允价值,但其主要形式是以市场价格对账面历史价格进行调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9月15日才正式发布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FAS157)《公允价值计量》。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对公允价值给出了一定的规范,强调基于确定承诺的假想交易,以市场而不是以特定主体为计量的基础。

出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的,我国于2014年1月26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确定了国内公允价值的定义,构建了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框架,提出分层次披露的要求,其内容大致与FAS157公允价值层次内容一致。企业应当根据在活跃交易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可获得性来决定使用第一、二或三层次的公允价值。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有明确的活跃交易市场报价,可靠性与相关性都较高,而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中包含了公司管理层的大量估计,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比第一层次弱,投资者给予该层次的权重也大打折扣。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之一,因其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两难全,关于对它的使用一直饱受争议,成为学术界与理论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它会对股价有何影响以及不同层次下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有何差异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梳理了近年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开展方向。

2 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的经验证据

2.1 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国外早期的研究中,学者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的经验证据。Barth发现,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对股价的解释力。Deaconu等则发现,大公司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十分显著。国内也有相似的研究。刘永泽等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并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李玉敏[1]研究发现,在金融保险业、建设业及房地产业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基于公允价值分层理论视角,《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规定了公允价值三大层次,以是否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报价作为分层依据,并强调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在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中,市场上不存在报价,其可靠性与相关性较第一、二层次的公允价值更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也较高,强调对公允价值的披露则相当关键。国内学者们对不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普遍认同了公允价值资产比公允价值负债更具相关性,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资产具有最高的可靠性,价值相关性较高,而二、三层次下的公允价值相关性较弱。因此,在股票市场交易中,投资者往往给予第三层次下的公允价值较低的权重。

2.2 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研究

2.2.1 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公司外部因素研究

从公司外部环境来看,基于信息环境视角,朱凯等认为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与会计信息环境有关。而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从总体上降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信息风险,即减少不同利益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效率反映的是股价中包含公司层面信息的程度,在信息效率较高时,股价包含较多公司特质信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能给股价带来的影响也就有限。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蔡艳萍等[2]发现在不同效率的信息环境下,公允价值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只有在相对信息效率在低于50%的一定范围内,公允价值信息才对股价有显著影响。但是,相关研究并未能给出公允价值信息不再对股票价格具有影响作用的信息相对效率下界。

不仅会计信息环境会影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资本市场宏观环境也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有一定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波动。在宏观经济环境上行的时候,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的特点,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持有收益;相反,当宏观经济环境下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公允价值持有损失。宋建波等[3]研究了不同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持有损益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投资者对上行环境中的公允价值持有收益以及下行环境中的公允价值持有损失抱乐观的态度。

除此以外,每个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竞争环境之中,相对来说,竞争越激烈,市场的完善程度也就越高,活跃的市场报价也较多,此时投资者也更愿意使用公允价值信息来作为决策依据,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也较高。

2.2.2 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公司内部因素研究

财务报告采用计量观与信息观相结合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从公司内部环境来看,委托代理问题一直都是公司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冲突,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为公司管理层所利用,这就意味着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可能有所改善,但国内的实证经验并不支持这一点,这有可能是因为国内投资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解读能力尚有所欠缺,未能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将内部控制信息包含到股价中。反观国外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的研究,Bhat发现,投资者更愿意相信具有较好治理结构的银行的财务报告信息,并认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公允价值持有损益计入的方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计入到财务报告的位置不同,其价值相关性会有所差别。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公允价值的列报位置会对市场反应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来看,在利润表中列报的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相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强。2014年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CAS)中规定,公允价值持有损益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计入净利润或是其他综合收益。随着相关准则的不断制订,公允价值计量不断规范,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计入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信息开始比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更高。

CAS39对不同层次的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对于公允价值第一、二、三层次的信息,企业的披露范围和披露内容依次增加。披露更多的信息有效的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李庆玲发现,相比公允价值层次信息未规范披露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层次信息规范披露的上市公司其价值相关性更强,更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进行定价。

3 不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股价相关性的研究

有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也并不支持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企业中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各方的利益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有所冲突,此时管理层、大股东可能会出于业绩压力、获得更高的薪酬分红等目的而有强烈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例如,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较高、控制权力较大时,会对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有着负面影响,他们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操控公允价值信息,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而对于管理层来说,盈余管理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他们很容易通过盈余管理操纵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企业当年利润,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時,公允价值计量就无法给予投资者高质量的决策信息依据,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弱。基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对上述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企业在主营业业务收入较低时,通过盈余管理产生正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会掩盖收入的不足,有利于企业分配更多现金股利,但此时股价往往产生负向的反应。

4 研究评述及展望

4.1 目前研究述评

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支持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公允价值信息能有效的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其自身固有缺陷,可能会增加企业利润的波动性,扩大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空间,操纵公允价值信息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公允价值信息可能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其价值相关性也将大打折扣。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大潮流,我国于2014年1月也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规范。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尚不是很高,公允价值会计不仅可能会给予了管理层较多的盈余操控空间,还可能会增加股市的波动性。国内有关研究也给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不具备价值相关性的证据,凸显出现有准则规范仍有不足,这就使得进一步修订会计准则规范以及完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4.2 未来研究展望

4.2.1 研究不同市场化进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干预越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相对激烈,它们更倾向于公开透明信息,减少盈余管理活动,此时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可能较高。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可能会插手企业的经济活动,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融入了人为因素,企业信息透明度下降,此时真实的公允价值可能成了少数人的私有信息,公允价值相关性可能下降。而在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显著,这是否会导致东西部企业所提供的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差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未来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展开。

4.2.2 深入探讨信息效率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会计信息环境中的股票信息效率与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并发现信息效率很低时,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2]。但研究并未能给出临界值,还可以进一步考虑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4.2.3 进一步探讨公允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无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还是股价同步性的研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通过分析不同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以发现,管理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动机至关重要。如果管理层是出于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目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时研究其价值相关性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在大样本下,深入探讨管理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还是出于机会主义动机而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或应计盈余管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敏.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金融保险业及建筑、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1(6):30-33.

[2]蔡艳萍,陈慧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股价增量信息含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61-64.

[3]宋建波,魏心茹.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效应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3(04):68-75.

作者简介

陈先彬(1992-),男,汉族,广西钦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计量股价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