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乐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学风理想信念大学生

和 凤

(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人们受多重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一些艰苦奋斗,节俭朴实等传统美德在逐渐消逝,享乐主义的潮流浮现并逐步被大众普遍接受使之成为一种风尚。享乐主义是唯享乐为上的一种思想,追求物质欲望与精神欲望的双重满足。通常来说,享乐主义是自身所积累的资本在基本需求达到满足还有剩余之后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

一、享乐主义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享乐主义强调个人欲望的满足与过度纵欲享乐。[1]享乐主义把享乐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去追求,其他的都退而求其次。享乐本身就属人的本性,人们追求安逸不愿辛苦,但是过度的追求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感官的享受,将个人的享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权衡利弊的尺度,将个人的痛苦与快乐的距差拉至最大化,他们对于物质的占有极富热情,认为有限物质的权属即可表明自身的特权地位,在无穷尽的掠夺和存储中,享乐主义者本想成为物质的享受者,物欲的满足者,在无限的追逐中反而成为物质的奴隶者,物欲的牺牲者。要知晓“控制享受,让灵魂安宁才是真正的幸福。”[2]

在社会角度上,马克思曾说道:“享乐哲学一直只是享有享乐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巧妙说法。”[3]直接揭露了其背后隐藏的等级体制,而等级体制便是滋生享乐主义的源头。在人性角度上,感官的享受来身体发肤的切实体验,美好的事物用于满足眼睛的享受,香味用于满足鼻子的享受,口感用于满足舌头的享受,动听的天籁用于满足耳朵的享受,不仅是目鼻舌耳的感官享受,还有衣食住行的需求,衣服从保暖趋于时尚,食物从果腹到美感,交通工具的便利性需求,住房功能的改观,无一不在表明人性本身最初的享受特质。在文化角度上,传统文化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骄奢淫逸进行强烈抵制,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下,人们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随着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传入,享乐主义更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受剥削压迫久后,人们对于压迫的反面享乐自由的渴望就变成了极度渴求,从而广为推崇。在经济角度上,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断言:“享乐主义的时代是市场经济的时代。”[4]民营和私营经济激发人们的生产热情,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资金积累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层面的享受,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那样,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有精力去寻求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当然,也不排除具体地域和民俗风情的影响,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水平的高低与享乐程度的多少持正比。

综上所述,享乐主义有以下特征:一是享乐主义物质基础单一,虽然区域和年龄差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置可否,物质基础才是享乐主义存在的基石。在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人群中,享乐主义思潮停留和发展可能性相对较大。[5]二是享乐主义传播途径广泛,通过传统与新型媒体相结合,网络、电视、广播、小视频等,集中展示并广泛转发,也可以电影、戏剧、小品、话剧等承载,不拘泥于地点和时间,享乐主义潜入人们的思想于无形。三是享乐主义传递时效持续,任何一种思潮,只有人们从心底里认可并接受,它才有存在和持续传递的可能,正是享乐主义与人们的本性相契合,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人们才会默许并身体力行。不但是同辈人的横向传递,人与人的身先示范和身后模范,还包括代际的纵向传递,一代人的思想会通过家风和家训等传递给下一代,如果先辈们持受享乐主义并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则这一思想会在悄无声息中被后辈们顺承,因为原生家庭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世之道对丛生家庭影响甚大。

二、享乐主义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表现

(一)学习生活的泛娱乐化

在互联网如此迅捷的今天,网上有很多平台可以免费学习,但大多数学生都是追韩剧和一些没有营养的综艺节目。享乐主义中所含的以享乐为上的基准,被当代大学生很好的贯彻执行,大学不比高中,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性,更需要我们持有一颗慎独之心来自省。生活中忽视家庭实际收入水平,追求所谓的“小资”生活,盲目的攀比,沉湎于享乐,恣意人生。

(二)学风建设的快餐化

借助于网络媒介可以捕获海量的信息,甘坐冷板凳的钻研精神被逐渐弱化。获取信息的便捷度让部分学生不愿意再翻阅书籍来系统的整理归纳知识,电子阅读逐渐侵蚀传统纸质媒介的主体地位。追求速成的学风一经形成便很难改观。这不仅仅是一种横向的覆盖面扩展,也是一种纵向的代际传递。学术成果的速成不禁让我们对人文科学应有的厚度和温度产生怀疑。片面追逐速度而忽视质量,学风建设的快餐化,让部分学生缺少足够的吃苦精神和坚韧的抗压能力,速度的高效为他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从而放纵自己沉迷于享乐而无法自拔。

(三)消费观念的异化

处于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作为一代消费主体,仍依附于父母的接济,它是一种类似于“月供”的生活方式。根据支付宝的年终账单显示,大学生的月消费额稳定在1000—1500区间以内,当然不排除微信支付和其他支付方式,这从侧面很好的记录和反映当代学生消费的近况。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导致购买力日益攀升,如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少量的学生忽视家庭的实际情况,消费观念的异化给本就艰难维持生计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味地“啃老”追求安逸,易导致亲情纽带的断裂和难以缝合的罅隙。

(四)就业观与婚恋观的功利化

在择业上,部分学生片面强调薪酬的高低、环境的舒适度,偏远地区由于各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虽然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的政策引导,但是吸引大学生的人数着实有限。现有的就业难现状,除却经济下行的现实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就业择业过于功利化息息相关。在择偶上,大学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部分学生考量的不是人品好坏更多的是富裕程度。当然考虑现实条件本就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拔高金钱在维系婚姻稳定的地位则需要我们审慎看待。

三、应对享乐主义负面影响的措施

(一)发挥理想信念的指引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自省与自律意识

不少人质疑理想的作用,不得不承认“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的现实性,但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理想信念,内心缺少“灯塔”的指向,会迷茫空虚而不知所措,享受当下,不思进取,只有拥有积极的理想信念,暂且不说它能实现与否,但是心中有希望,做事就有干劲和动力,就不至于身心疲惫,寻求不到生命的意义。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各色潮流纷繁复杂,如何在还未成型的三观教育中,将可能出现的偏差、错位与脱节,复位归正,则需要我们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激发理想信念的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培养,以其高尚的师德感染加以人文关怀的流露,打破享乐主义的铠甲,不被行乐至上所左右,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好的思想观念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思想行为得到纠正和调整,把享乐主义思想有力的扼杀和鄙弃。同时要严于律己,将自律与他律有效地结合起来,自我约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防止跌入享乐主义的歧途,在走向自我的道路上迷失彷徨。

(二)开设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课程活动,合理规划人生使学生深受裨益

高校是德学兼备人才培养的摇篮,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加工厂,在学习中过度的强调利己性、功利性、期待走捷径获得艳羡的一切,不愿吃苦,坐冷板凳,做学问和搞学术进入高速时代,不愿去耐心推敲,细致琢磨,浅尝辄止而非深入其中,在字里行间寻求灵感的快乐被手敲键盘粘贴复制的浮躁所取代,如果没有考证考研的束缚,单凭个人兴趣使然很难达到,这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题解。正是因为当前享乐主义的盛行和优良学风的缺失,才会对西南联大时期和恢复高考时期那种求知若渴学风的怀念,好学风的复归,需要严纪格律,需要师生们的恳切反省和岌岌努力。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不仅包括粗线条的大致测绘,还要有细线条地对每天的合理计划,一天结束之后看一下自己的完成情况,没有完成的及时进行调整,内心充实而丰盈。

(三)发挥原生家庭的身先示范作用,为理性消费助力

改革开放后,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善,加上计划生育的国策,家长对孩子就是过度溺爱,宁可让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让孩子吃苦,事无巨细一一安排好,学生自小就没有受过太多苦,享受惯了安逸,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享乐的气焰,同时学生消费心理的非理性,理财观念的缺失,购买力却日益膨胀,消费观的扭曲,消费清单却只增不减,消费的多少,变成身份地位的“索引”,具备了更多的引申义。因此,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理性,提高对享乐主义等非理性消费的鉴别和驾驭能力,在攀比奢侈之风上稳住阵脚,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不盲从、不跟风,知晓家庭经济实际现状和现有经济承受能力,合理规划,适度消费养成记录消费账目的好习惯。

随着竞争激烈度的逐渐增强,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受的负重感也日益攀升。学习生活的泛舆论化、学风建设的快餐化、消费观念的异化、就业观与婚恋观的功利化,都需要高校、家庭和个人三者的共同努力,高校要开设形式各异的活动和具有针对性教学特色的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原生家庭要当好排头兵,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个体要发挥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学会“慎独”,提高自制力和抗挫力。虽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期,还存在着许多滋生享乐主义的诱因,可能对当代大学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步入新时代以来需要明确的是,它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本质背道而驰,与我们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格格不入,不管现阶段享乐主义发展的多么强大,流传多么宽泛,社会中多么盛行,终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泯然而逝。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务必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危害,具备健全的人格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此共建和谐家园。

猜你喜欢

学风理想信念大学生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