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SLOs为导向的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2020-07-12刘阳琼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课程专业

刘阳琼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长沙 412007)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其具有扎实得了理论知识,也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学校教育从传统教育对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对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共识。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是将重点和中心放在学生和学习上,致力于实现人才能力的全方位提高。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方法,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普遍运用。国内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实现不同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场所。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促进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但是传统的音乐课程仅仅采取听、唱等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实际上,高校的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然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有效帮助学生成长,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深化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改革。

一、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虽然国内高校教育已经获得了良好发展,但是在现实中依然成为人们所诟病的对象,主要是由于中小学教育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而高校教育仍然维持着其原始状态。作为音乐学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和其他专业类似,采取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忽视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视。很多教师对于课程实践未能引起关注,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单纯依靠理论知识进行技能培养,这对于学生能力提升而言是巨大的打击。在高校中开展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有助于变革传统音乐观念和教学理念,在音乐教学上将课程理论和知识进行紧密融合,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获得提升,这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而言,更是巨大的进步。因此,要逐渐深化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改革,采取现代性的教学文化,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能力的全方位增强[1]。

其次,有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传统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很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这种问题不只出现在音乐学专业,其他专业也面临着类似问题。学大生如果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在学习中并非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吸收,而是被迫学习,这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普遍的难题。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主要是受到纯粹的知识灌输的问题。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对成绩的培养,不管是日常教学还是成绩考核,均坚持分数至上,这不仅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开展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实际上就是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帮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深刻认知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并能够对积极地开展相关锻炼。

二、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坚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才能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成长。部分高校在开展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身思维模式的限制,导致在师资训练与教学管理上始终以陈旧、落后的理念管理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一部分高校认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只是简单的教育学生会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的教学思维,极大地限制了相关课程的开展,而平时的技能锻炼也只是依赖于学校的歌唱比赛活动,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限制,也会阻碍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二是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很多学校开设音乐学专业,仅仅是为了紧跟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社会发展状况,而不是真正认识到音乐学习的必要性,并未出于对学生长远负责的态度来进行课程设置。很多教师缺乏先进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敷衍了事,且自身专业素养差,和社会脱节严重,课程内容固化,难以突出音乐自身的特色,导致学生无法从课堂学习中充分汲取营养[2]。同时,很多教师缺乏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没有清晰的立德树人目标,虽然能够较为顺利地开展了相关教学,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真正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造成音乐学专业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缺乏一技之长,无法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是课程实践内容缺乏。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较为全面,音乐学专业人才也不例外,只有在社会中能够充分发挥所长的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然而现今部分高校仅把音乐学专业知识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理论知识与基础内容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学生对于实践锻炼的需求。且校企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学生只能固守于学校学习,而无法融入社会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空间,造成学生在严重的社会竞争中始终缺乏应对实际的能力,而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竞争力而言,也产生了负面效应。

三、以学生为导向的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对策研究

在掌握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变革传统教学办法,基于原有教学实践进行针对性创新,不仅有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一是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现代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显著区别就在于,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策略,不再坚持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师生间形成良好互动,不再坚持一问一答的课堂授课模式,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例如,在进行歌曲教授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歌曲,并随机和学生进行对唱或合唱,观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适当进行夸奖,并对于学生所展现出的能力不足,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以勉励学生在课下多做练习[3]。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身便能够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和准备,在课堂上也能保证有效成国,教学质量由此而升高。

二是打造丰富的教学体系。很多学科知识是相互贯通与联通的,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单独发展。因此在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交叉学科教学与渗透学科教学,让音乐专业的综合性、开放性的优势充分显现。在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进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全学科的知识覆盖面,保证学生具有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因为学生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的环境有着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学校和地区教学的优秀案例与典型内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者,合理的课程组合影响关键,不但能够将音乐学专业课程有效融合,还能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与时间。高校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对相关课程进行归纳与整合,并将相互间有联系的学科进行系统性整合,以帮助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是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对于当前的很多高校而言,可能自身并不是专业的艺术类院校,对该专业重视程度较低,在师资、资金、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有限。面对这样的困境,对于音乐学专业而言,可以充分创新教学模式,以发挥自身所长,借助启发式教学法或体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情景法进行教学,在课堂开始前通过多媒体设施或相应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学习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是现今社会较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具有不错的课堂反馈。其次,如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却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师可以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思想上获得解放,以此开展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切实保证学生具有学习兴趣。

四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面对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难题,可以针对性地构建实践教学机制,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扩大教学比重。对于在课堂上要讲授的理论、历史发展与音乐技能方法等内容,可以完全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而此种形式,亦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充分锻炼,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便会努力去化解难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表现机会,在出现不同思路与见解时,要形成有效谈论,以达成共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扩大了学生的实践内容,也帮助学生以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化解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每个人都有差异性的解读,因此在具体过程中也可以换位思考,组织尽可能多的校园活动或音乐类型的比赛,在学生在实践中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也是对学生自身发展潜力的充分挖掘。

四、总结

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变革传统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充分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然而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落后、陈旧、固化等问题,限制了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在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下,音乐学专业教学只有接轨于时代发展,特别是这种特色鲜明的艺术类课程中,更是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要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虽然对于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对于音乐学专业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有立足于现实,打造师生互动课堂、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在未来时间内必定能够让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主导的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内容,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音乐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音乐学专业课程专业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部分专业介绍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