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辅具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情感化使用者康复

李 怡 杨 旸 于 涛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

一、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最早由唐纳德·A·诺曼提出,揭示了情感因素影响设计的三个层面,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情感伴随着人产生,情感传递着人的感受、思维和个性,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情感的产生来自使用者对产品的观赏、使用、购买、交互等行为,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情感不可以被逃避,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改变着人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认知系统的工作模式。人类的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别,产品情感化设计是通过对产品不同方面的设计最终带给使用者积极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本能层设计原则是先天的,不分种族和文化,在本能层次,注视、感受和声音等生理特征起主导作用[1]。造型、肌理、触感等能给人第一感受的设计要素是与本能层联系的。行为层设计是设计中的基础部分,是基于用户行为需求的设计层面,主要与产品的功能有关。反思层设计的自主性比较强,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文化对产品产生个人感受与想法。康复辅具设计应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注重人的使用感受和康复过程体验,增强康复信心和康复持久性,进而提升康复效果。

二、康复辅具研究

(一)康复辅具现状研究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康复医学治疗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者、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还有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群[2]。康复辅具涉及工业设计、康复工程、生物力学、机械工程、医学、人体工程学、色彩学等众多学科,以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残障者为服务对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设计使残障者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成为可能[3]。我国残障人口数量为世界第一,但我国辅具研发机构、生产企业,辅具品种、科研人才的发展与我国的辅具需求严重不平衡。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数量少导致辅具品种覆盖面不全,我国辅具种类仅有1600余种,仅占发达国家辅具种类的4%,科研人才欠缺影响了辅具的创新速度与创新水平。由于辅具产品的研发深度不够,我国的辅具以功能设计为主,只能满足使用层面的需求,缺少基于情感设计的辅具研究。我国辅具正处在发展阶段,产品品质低,残障人士在辅具使用中的获得感少,辅具产品本身缺少产品附加值。工业设计与辅具融合研究少,现有的产品大多是在发达国家研究基础上的浅显设计,企业研究缺少专业的设计管理、设计服务,没有真正将工业设计创新的产品转化成实际产品,缺少系统的评价反馈机制,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弱。随着工业设计研究的挖掘,产品可以突破本身,转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使用者生活中,德国的辅具设计精巧,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时尚单品,与使用环境和谐融合且高于本身的使用价值。辅具产品的特殊性为产品设计增加了困难,辅具想要融于使用者的生活,应融合需求者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特点,具有满足使用特征与情感需要的双重身份。

(二)康复辅具功能特点

1.使用功能特点

康复辅具是为适用人群进行功能障碍补偿、代替或恢复的工具,使用功能设计是康复辅具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康复的使用效果。使用功能设计要以满足康复需求为目的,结合虚拟现实、可穿戴技术、智能传感技术、3D打印等技术,拓展使用功能的种类和实现手段。整体设计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操作便捷性、交互人性化及效果明显度。安全性是产品的内在属性,结构设计以产品安全为目标,考虑产品的自身承重、模块组合、功能实现进行设计。操作便捷性可以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将用户研究作为操作研究的方法,使操作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会给辅具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情感设计、体验设计着重完善人机交互,使辅具能够顺畅地与人交流,从而激发使用者的康复渴望,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效果明显度是辅具使用功能的检验标准,具有良好使用功能的辅具效果明显度更高,促进了使用者康复动力的形成。

2.情感功能特点

由于康复辅具与医学中的康复医学相关,有疾病的人群自身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与辅具的交互过程能够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变化。辅具作为康复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使用的特殊性与情感的特殊性。失能人士在不希望辅具的使用为生活增添烦琐,也不希望因为辅具的使用而显得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社会上,在文明进步的时代,设计师需要更多的关注人们的情感,再满足产品性能的同时,满足大众心理上的需求,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4]。关注辅具的情感化设计能更好地实现人机共融,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辅具不应向使用者传递冰冷、死板的感受,而是传递温暖、智能的感受。

三、康复辅具的情感化设计原则

(一)功能的融合性与好用性原则

辅具产品的功能是第一要素,功能可以直接与使用者构建人机关系,辅具将机能代偿与机能训练与人的机体有效结合,辅具功能更加人性化的具体表现为功能科学的融合。辅具机能辅助功能与身体健康监测功能的融合,不单纯是功能的简易叠加,而是有意识,有需求地进行功能融合。功能的融合性是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融合提供多方面的使用感受,为使用者的需求满足提供保障。功能的好用性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对产品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人的情绪,与人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

(二)品质优良原则

品质优良是产品经久耐用的关键要素,辅具不属于快消类产品,而是可以陪伴类的产品。品质优良是使辅具的内部结构、外部视觉感受与触觉感受能够发给使用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品质优良不仅只体现在产品的材质选择和加工工艺还应在产品包装、产品宣传、产品服务方面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四、康复辅具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一)本能层设计

本能层由感官系统直接控制情感,辅具产品的造型、色彩、触感可激发使用者视觉、触觉的感官体验。使用者首次接触康复辅具,会产生恐惧畏缩的情感,然而消极的情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辅具要以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作为设计切入点,营造多感官辅具体验。康复辅具的产品外观符合或者超越使用者的期望值则会产生情感共鸣,避免消极情感的产生,实现愉悦的瞬时情感体验。色彩对产品情感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康复辅具属于医疗产品类别,其色彩应符合医疗产品的色彩特性,以白、灰、黑、蓝、绿等色彩为主,同时利用色彩搭配、对比、比例、重复等方式实现产品的色彩美。材质的选择影响产品带给使用者的感官体验,材质可以传递产品的体量感与细致感,材质的肌理与产品的触感息息相关。具有阻力训练功能的辅具产品一般体量大、结构复杂,稳定性要求严格,可选用金属材质作为框架材质,另外与身体直接接触的结构要选用亲肤的软材质,如硅胶、布料、皮革等材质。

(二)行为层设计

行为层的情感更多的与产品功能相关,诺曼提出优秀的行为层设计的四个要素是功能、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5]。功能设计要运用用户研究的方法进行用户行为研究、用户习惯研究,切实深入地观察辅具的使用过程,整体记录行为后分析每个步骤现有的需求点是否合理,再进行功能点的优化与创新。对一个产品的正确理解是产品顺畅使用的前提,理解由系统意向和反馈组成。系统意向由产品外观和使用说明构成,传递情感的外观和清晰动态的使用说明更好地帮助使用者理解产品。给予正确、及时反馈的辅具产品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机器的可操控性,能够避免产生负面情绪。辅具产品的反馈设计可以在使用时产生,例如发起按、蹬、拉、抬等动作后,机器可以正常运转和使用者形成互动反馈。也可以产生整体反馈,例如在康复训练辅具使用结束后,会产生身体变化的数据反馈,这种反馈更直观地反映了训练效果,让使用者感受到训练的意义,还可以让医生更直接地了解训练计划的作用,有利于个性化训练的制定。产品的易用性体现在功能易用性和操作易用性,感受则体现在使用产品后的触感等感官感受和情感感受。

(三)反思层设计

反思层来自有意识的反思和经验,与知识、文化、社会经验有关。美的产生与反思层相联系,美与吸引力不同,美的产生是吸引力、使用、理解等多元素作用的结果。产品使用后的愉快记忆,可以放大优点,反思层的目的是产品在整体感受中能够产生积极、愉快的思考,因此诺曼提出反思层设计不能一味地坚持以人为本,而是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艺术性和个性。对与辅具产品而言,不同种类的辅具,反思产生的原因不同。人与功能代偿类辅具进行交互而改善了生活质量,人通过反思对代偿类辅具产生良好的使用感受,从而产生了精神上的认可。康复训练类辅具与使用者的互动集中在某段时间但持续时间长,使用者通过康复训练类辅具实现身体机能的恢复,并根据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反思经验,与人沟通经验。因此,康复训练类辅具产品,可通过使用力度的可调节设计不断更新康复训练,更新使用反思,从而达到情感化反思层的优化。

五、结语

随着康复人数的增多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康复辅具的需求量增加,康复辅具要构成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需要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分析人对康复辅具的情感化需要,找出康复辅具情感化设计策略,促进康复辅具的创新,提升康复辅具使用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猜你喜欢

情感化使用者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情感化办公空间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