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新思路探索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站乡镇群众

童 丹

(连城县揭乐乡文化服务中心,福建连城 366200)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普及文化活动,由于乡镇文化信息接收渠道有限,仍停留在传统文化中,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无法满足当下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人们迫切希望当下这种情况能够有所改观,希望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能够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在文化活动方面积极创新。就目前而言,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因素比较明确:乡镇的资金有限,对于文化活动相关设施的购置不到位,不能满足人们的进行文化活动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从真正意义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大国添砖加瓦。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1.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社会教育的发展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文化的建设工作,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群众文化对社会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建设起来了,对于人们各方面的教育程度也就有了一定提升,对我国的素质教育也有重要作用。群众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时,使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避免了不合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1]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是分享的过程,人们在交流中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出去,在无形中也为别人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单,消除了人际交往之间的恐惧感和厌烦感。

2.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建设群众间和谐人际关系

社会在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更加快捷化、便利化,人与人之间却缺少了交流,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人们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将自己牢牢锁在圈里,不愿意对人敞开心扉,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也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渠道。对于长期封闭自我的人来说,群众文化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还使人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文化生活对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具有推动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一个双向选择,强调人们自愿参与到其中,便于群众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群众文化活动大都有一个确切的主题,人们在群众活动中得到了回应,极大提高了幸福感。总体来说,群众正确的思想是一个国家治国之本,助力群众建立健全的思想意识体系是必要的,也是急需落实的。

二、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1.需求总量逐渐上升

随着工作制度的改革,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充裕的时间使群众树立起一定的文化意识,近些年的调查显示:乡镇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仅有的一些设施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目前的需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很多乡镇都有了自己的文化站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文化站仍旧局限于传统的文化艺术交流,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对于乡镇居民来说,这种文化站只是单纯的摆设,人们不愿意参与到其中,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当前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并不是一阵风,这种需求建立在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上,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

2.创新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突出乡镇文化特色

就目前而言,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群众在进行文化活动时,存在一些不足,急需改进[2]。当下我国总结水平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顶点,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死板的群众文化活动注定不会长久,人们开始提出新的诉求。这就要求乡镇文化站管理部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汲取一线城市的文化活动,加以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班子要建设好,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文化站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带动乡镇群众的素质教育,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开展文化活动时面临的难题。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

1.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力度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新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灵感和创意,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创新,新的活动内容使人们有了新的体验。乡镇文化站要针对群众做一个调查研究工作,真正了解人们的文化诉求、为人们创造新的文化活动。除此之外,要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组织出来一条新的文化路线,有效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工具,乡镇的文化凝聚力在不断创新中得以体现。

2.加强群众文化支持设施建设,提高群众文化服务水平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应当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但很多地方的文化发展还不够深入,基本处于文化建设初期阶段,群众没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更缺少基本的活动设施,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活动交流,文化活动质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应当重视这种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让人们体会到国家对文化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关部门应当发挥其监督作用,担负起文化活动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结合地区特色进行资金的审批,确保文化资金的使用合理化。

3.整合并建立群众文化人才团队

群众带动群众路线是最好的文化建设途径,群众文化人才的参与将极大地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活动注入新鲜的能量,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见效比较快。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地址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一方面文化活动设施要一应俱全,另一方面也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人才上下功夫。一个出色的文化人才可以让群众在文化的研究上少走很多弯路,且可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发展。因此,文化人才的引进是必要的,也是当下应当落实到位的。

4.结合现代文化活动方式

当下群众文化活动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尤其针对老年人而言,他们的活动范围本就受限,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活动内容的单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改进,优化文化活动方式。[3]目前,群众文化基本是在公园、广场等开阔性的场所中进行的,其形式多为唱歌、舞蹈表演,参与者大都是老年人,这在年轻人看来,是极其乏味无趣的。人们的生活逐渐步入现代化,但文化活动方式从21世纪末至今仍在原地踏步,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因此,有关部门要建设健全的文化结构,使文化活动走向多元化、多样化,进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除了年龄问题,不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的文化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故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尊重地区文化差异,让人们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塑造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的多样性一直是有关部门强调的重点,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使人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文化交流活动中去,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文化的建设提出重要建议。文化活动重在参与,每个人对于文化生活的期望都不一样,有人希望在文化交流中得到一定的放松,有人希望在文化交流中找回自我、树立一定自信心,这也是文化活动要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只增不减,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活动就应当停在原地、故步自封。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也应当跟上节奏。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乡镇居民交流微信群收集各年龄阶段的反馈意见,将意见落实到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中去,从真正意义实现文化的多样发展。

6.完善群众文化管理体系,使文化活动有序进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管理整合,尤其对乡镇群众来说,他们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意识,并且缺乏对文化活动的正确理解能力,认为文化活动只是简单的体育锻炼、看书和报纸,时不时去参与一下,为自己解闷就行。这种不正确的理解使文化活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因此,想要从根本上避免这种现场的发生,还需要健全的机制来约束。首选,有关政府部门要对文化建设进行有效指导,督促人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中,积极跟进文化的建设情况,避免出现过度消费文化活动的现象。[4]其次,乡镇干部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号召人们主动进行文化交流,释放压力,拉近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除文化外的各项任务也能顺利完成。最后,乡镇群众要严格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积极维护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树立良好的文化宗旨和独特的乡镇文化特色。以上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人们互相尊重和理解,加以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必须从根本上切入主题,各乡镇居民应以群众文化的传承为己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目标,进而实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另外,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控好文化活动的转型期。尽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全面普及乡镇文化活动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文化站乡镇群众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