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对心悸患者重度焦虑的个案研究

2020-07-10黄敏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心理护理干预

黄敏

【摘  要】目的:对一例心悸患者重度焦虑心理护理做个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病症,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心理情况,采用心理护理手段治疗效果。结果:心悸患者重度焦虑行为减轻,身体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通过对心悸患者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心理,促使身体心悸症状缓解,甚至消失,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24-02

焦虑症即焦虑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症状,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该病在一定的人格基础上出现,发病一般受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并且患者对出现的症状感到无能为力,特别痛苦[1]。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是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心理治疗方法,住院针对抑郁症、焦虑等问题以及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与行为[2]。 本文对1例心悸患者重度焦虑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降低焦虑引起的心悸,缓解非病理性的不舒适。现患者的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1.1患者,男,49岁,因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断心慌不适,在休息是可发作,自诉发作时自感心跳快,自行数脉搏约在100次/分左右,无漏跳感。每次发作持续约数分钟至数小时左右。患者曾于2018年3月至2018年3月27日在我院心内三病区住院治疗,查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头颅MR平扫未见异常。于调节植物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遵医嘱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qd。患者仍有反复心悸、心跳快等症状,伴四肢皮肤自感间断发冷发热不适感,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于2018年6月11日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ECG: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患者既往史:2018年我科三病区住院时诊断高脂血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有吸烟史20余年,饮酒史20余年。患者发病以来睡眠欠佳,食欲正常。考虑诊断为“心悸、高脂血症、焦虑症?”。入院后于薄芝糖肽调节植物神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改善情绪对症治疗。

1.2评价指标:运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SAS)患者进行评分,SAS标准分以50分为临界值,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于2018年6月12日予患者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评估分值为72.5分,为重度焦虑,根据患者的病史护士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持续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于2018年6月18日再次予患者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评估分值为55分,为轻度焦虑。住院期间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心慌等症状缓解,好转于2018年6月19日出院。

2 症状原因分析

本报告患者有反复心悸、心跳快等症状,伴四肢皮肤自感间断发冷发热不适感,且心跳次数在正常范围,考虑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相关文献表明,精神紧张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引起心悸等不适。本例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且老板经常拖欠工资,与家属及朋友的交流甚少,出现了孤独,失眠,自卑,焦虑,睡眠欠佳。

3 心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心理问题疏导,本例患者自感压力过大,比较孤独。因此首要的事要鼓励患者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家属朋友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护士在巡房过程中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在询问病情是语气温和,语速放慢,且配合肢体语言的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担忧,缓解或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激励关心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比如胸闷、心慌、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所以护理工作中,要强化安全管理,特别预防坠床跌倒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评分为8分,要增强巡视病房次数,严密观察病人的各种情况;与患者交談时,态度要和蔼,提问时要简要,对于当前存在问题进行简单明确的指导,比如解释躯体不适是由于焦虑情绪而引起的,要进行恰当检查从而证明其机体健康,消除患者疑虑;鼓励患者回忆焦虑时症状感受,对其目前的应对机制表示理解,认同与支持;注意患者健康教育,培养其社会能力。

3.3 认知干预

①告知患者心动过速的致病机制、病理生理、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安全用药知识,讲解肥胖、吸烟、饮酒、精神压力与病情控制的关系[3]。向病人解释只要通过有效的治疗,病人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疾病的忧虑,指导病人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熬夜。讲解饮食控制、不良情绪控制、自我监测、合理运动、自我保健等疾病康复的影响,以增强病人的自我能力,提高自律性,告知患者正常心跳次数范围是60-100次/分;②共情护理:采用眼神、点头等适当的鼓励信号表达对病人的理解,让病人感受到“我与你同在”增病人的情绪共情的反应。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站在病人的角度体验疾病带给病人的痛苦,如“如果我患病,此刻内心怎么样的感受”,“心动过速的发作是否感到悲观和绝望”,通过有氧运动、放松疗法,掌握正常心律值等。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安慰;③信心支持:帮助患者重塑心理认知模式,帮助患者建立正向积极的思考,患者在正向思考后感觉自己压力减轻很多,对生活也充满憧憬。

3.4睡眠欠佳

因为自身的焦虑,担心自身的疾病情况,引起的睡眠不佳;保持病人居室环境光线适宜,温度湿度适宜。改掉熬夜的坏习惯,饭后散步,可以进行快走或慢跑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睡眠质量;睡前身心放松,不去考虑任何有压力的问题。

4 体会

在现代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工作,而是包括了心理护理在呢的更为复杂,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活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护士细心认真观察每一位患者一切变化,行为举止及家庭社会心理支持情况,及早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思维认知模式,以利于及早的康复和重拾生活的信心。提高护士的自身专业素质,加大对专科护理的学习,能够做到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在科室成立心理小组成员,为更多患者提供个体化心理护理,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学会有效的与病人沟通,正确的给予病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      谢燕,方静.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护理实践,2016,4(22):146-147.

[2]      葛力铭,姜丽荣,廖雪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护理个案研究,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9)9682

[3]      干艳捷,田少江.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急严重程度的影响[J].中国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98-99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心理护理干预
书法训练促进听障学生心理康复的个案研究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与有效课堂教学个案分析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