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探究

2020-07-10徐果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徐果

摘 要 随着自动化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发电厂也抛弃了原来耗时耗力的人为管理,选择自动化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发电厂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的种类及特点,并叙述了此类管理模式的实际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发电厂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自动化控制的新型技术层出不穷。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开始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发电厂变电无人值班的运行方式,不但能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量,还能加强电力变电的准确性,从而推动发电厂健康持续的发展。

1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的种类

发电厂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的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值班人员的工作由实地考察转换为远程监督控制。是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相关技术进行控制,从而让电网正常运作。这项技术的运用对相关的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的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集中式运行管理模式和分层分部式的运行管理模式。电网想要正常运转脱离不了数据传输、控制、调控等多个环节[1]。

1.1 集中式运行管理模式

集中式运行管理模式是集电网监控、设备维护、设备巡视等各项工作于一体,全部由集控站进行管控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下的相关操作人员也受到监控站的管理,集控站是一切指令的发布者也是一切操作的管控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灵活性极强。这种管理模式下是發电站的一切资源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升了整体操作的工作效率。这需要集控站内的操作人员有着超高的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一方面要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有能维护设备的基础性技术手段,从而为电网的正常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 分层分部式的运行管理模式

分层分部管理模式需要相关的调度部门同时具备多种技能,具体表现为准确下发操作指令、及时处理电网设备等各项工作。监控中心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控制,操作队伍能够做到现场调度、实地巡查、执行指令等工作,是模板化的分层管理模式。这类的管理模式将相关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分层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模式做到了责任落实,大大加强了风险防范的能力。这个模式是需要调度中心和操作队伍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及反馈的,信息的不及时反馈会降低现场处理的工作效率。尽管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不需要实施24小时人员看管,但还是需要操作队伍按时巡查的。严重的电网故障问题,光依靠机械是不能进行维修工作的,这时就需要上级发出指令进行工作指导。

这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缺陷。想要最高效的保证电网正常运行,就要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得到不断发展,原来的电力系统维修人员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我国开始普遍使用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

2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现阶段的发电厂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的模式在实际运用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像是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到位、现场巡查的警惕性不高、调度中心的应急方案不全面、信息应用的效率低、指令不明确等,大大降低了电厂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的使用质量。因此需要发电厂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避免措施[2]。

2.1 加强监控巡视队伍的能力

在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的实际运用阶段,对操作队伍的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发电站要定时组织相关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活动,明确工作时的具体操作手段,不定时地进行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的宣传工作,从而加强监控人员、巡视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应急反应。适当的实施奖励机制和惩罚,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认真程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2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传统的变电站由于反应速度迟缓,在传递信息、空间感言、信息储存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低下。随着科技化、信息化设备的不断增加,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实际的无人值班管理模式,虽然人为的管理减少了,但大大增加了监控设备。随着相应的硬件设备的增加,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也增加了。为了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被及时的发现,需要操作人员对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从而有效地进行处理。明确相关设备的使用规范,能有效减少电网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出现问题的情况。这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化的有效处理,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信息分类,从而提升发电厂变电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可选用电子设备监控、信息数字化管理等高效的处理方式。

2.3 优化系统、完善指令

在运用分层分部运行的管理模式时,由于工作是依靠调度中心开展的。调度中心的工作质量决定着管理区域内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也决定着出现故障时能否及时进行控制。所以发电厂要加强调度中心的管理力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出科学、合理的调度体系。能在发生电网故障时及时的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发布最准确的指令,杜绝出现因指令下达缓慢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出现。根据电网管理的实际需求,将指令设置为巡视类、操作类、技术类、管理类着四大类型,这四个部分既能独立发布也能联合发布。在电网出现问题时能够给相关的操作人员下达最及时、有效的指令。这样的操作极大地保障了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下的安全性,加快了操作人员的反应速度,从而推动电网健康平稳发展。

3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对于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促使了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的形成。从而大大提升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发电厂电力系统更为稳定,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世明.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重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3):44-45.

[2] 毛海平.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微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3):170.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解析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水资源的区划与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