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2020-07-10张平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小学教学策略

张平

摘 要 现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网络时代,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接受系统性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好坏。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欲望,而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融入,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本文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生活化,为了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就必须从娃娃抓起,而小学生则是掌握信息技术的最佳启蒙拓展时期。想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需要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而且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学更应该与生活进行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生活化,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巧妙运用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为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1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革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1]。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学习的最佳开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领悟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应融入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积极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1.2 激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创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爱上信息技术学习。

1.3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介入,可以有效缓解课堂填鸭式的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2]。

2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2.1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或者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故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敏感度。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大多是一些信息技术的专业术语,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很高。但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融入,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運用了大量的生活元素,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举个最常见的教学案例: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有关于软件下载和安装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下载和安装软件,并且熟练掌握这项信息技术。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对软件进行下载安装,学生会感到很无聊,操作的欲望也不高。此时,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特性,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几个好玩的小游戏,那学生的兴致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肯定会去看自己的电脑上是否有这些游戏。当他们发现没有的时候,肯定会想要下载,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为学生讲授怎样在电脑上下载并安装这些小游戏,每位学生都会认真听讲,当他们一听明白就会马上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3]。

2.2 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因为现在家家都有电脑,小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多,所以对于上机操作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一般上机时都是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为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致,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比如融入一些竞赛的因素,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上机操作的欲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一节课是关于画图的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画图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画图软件,完成一幅画。在进行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对画图软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进行画图演示,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意识,信息技术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国庆节就快到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图软件设计关于国庆节的电子小报。因为学生们对国庆节都十分了解,而且一想到国庆节要放假,所以学生的兴致都被调动起来,电子小报中的元素也多种多样,有为祖国庆生的,有呈现出去游玩景象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4]。

2.3 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单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够实现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但是作业又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存在,大多数学生都会应付了事。为了提高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例如,在学习《设置动画效果》这节课程之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家”呈现出来,学生会找到很多关于“家”的照片,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这些照片进行组合设置,可以一张张的飞入,或者向内溶解等,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设置动画效果的技能,也激发了学生对家的情感。张张照片都是学生的回忆,体会到父母的爱,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5]。

3 结束语

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技术就是集合生活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建生活化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还可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深入地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解决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大大提升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也为小学教学带来了全面的教学视角,使学生从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与操作的机会。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了解信息技术,并且掌握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最终能使学生领悟到信息技术来源生活,生活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盼.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60.

[2] 刘素珠.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分析[J].中外交流,2018,(41):160.

[3] 李梦垠.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8,(4):75.

[4] 张洪安.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下),2017,(1):177.

[5] 詹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探讨[J].才智,2015,(27):147.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课堂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研究
立足生活,有效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打造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探索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