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2020-07-10张定坤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医院

摘 要 随着现如今医学领域中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虽然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如不对其运用方面进行有效的管控,也势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管理的切实需求,进而对抗菌药物的信息化管理进行实践和探索,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信息化;实践;探索

抗菌药物主要运用于细菌感染病症的治疗。随着近些年,各类新型抗菌药物得研发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抗菌药物的“双刃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对此,应当加大对于各类抗菌药物的管理,以便于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以及医疗费方面给予有效的控制。通过了解有关部门所颁布的众多管理规定,我们可以得知,抗菌药物的合理化运用已然被纳入了我国当前的医疗质量以及综合目标考核的体系之中,成为今后发展的一项必然趋势,同时抗菌药物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等也势在必行。

1抗菌药物管理方面的需求剖析

所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指在医学上能够杀菌或是对细菌活性生物的合成给予抑制,又或是起到化学合成效用药物的统称。如若对抗菌药物的运用不加管制、规范,则极易出现滥用现象,致使细菌耐药性提升,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损害,更严重者还会致使医院内部出现大面积感染现象,危害严重。由于致使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有许多,例如对抗菌药物未能拥有充分的认知,对其滥用所构成的危害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关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微生物实验室未能充分施展其功效等[1]。接下来我们将从下述几方面来对抗菌药物管理方面的需求进行剖析。

1.1 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权给予管理

通常我们会把抗菌药物划分为限制使用、非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大类,并随其实施相应的分级管理。对于抗菌药物方面的处方权来讲,主要包含有非限制级别、限制级别以及特殊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三种。对此,医师需要获取执业医师注册资格之后,方可拥有普通处方权;住院医师唯有获取注册资格,经过培训并且合格之后,方可能够被授之非限制级别的处方权;主治医师则可以被授之予限制级别的处方权,而副主任医师以及主任医师们则能够被授之行驶特殊级别的处方权利。另外,当遭遇紧急状况之时,临床医师可以依据切实需要越级申请运用高于其使用权限的抗菌药物来对患者实施治疗,不过仅限于24h的用量[2]。

1.2 对特殊级抗菌药物构建会诊机制

对于具备开具特殊级别抗菌药物资格的临床医师而言,在切实开具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医嘱的进程中,有必要获得具备会诊审批资格医师的进一步抗菌药物会诊,具体需求如下所述:

其一,临床医师由于具备运用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因此在开具长期医嘱的进程中,应当履行会诊流程之后,在对临时特殊级别的抗菌药物予以开具。不过,如若是紧急用药,则不需进行会诊。

其二,拥有会诊以及审批资格的专家,在对特殊级别的抗菌药物进行开具时,则无须履行会诊流程。

其三,对于开具特殊级别的抗菌药物来讲,如果药物是用于治疗的,则一定要有微生物送检方面的医嘱,不然将无法获得开立。

其四,会诊可以指定至固定会诊科室来予以实施。如此一来,不但该科室之中的会诊专家皆可以看到,而且会诊专家所处于的科室终端也会每2小时弹出消息进行提醒。

其五,构建会诊申请单自动读取机制,可读取追溯至最近的一次检验结果。比如白细胞的数量计数、中性粒细的百分率统计、降钙素原以及主诉病症跟现病史等方面的多次读取,统一录入。

其六,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替加环素方面药物的运用来讲,由于其于会诊科室不具备对此类药品实施进会诊的资质,因此,此方面的会诊皆应当交由专家组之中的感染疾病科室医生来对其实施会诊。

1.3 构建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体系

关于抗菌药物管理,除却满足基本业务方面的需求之外,还应当合乎所构建的合理用药准则,比如配伍中的禁忌、配伍方面的浓度、各种禁忌适应证、过敏、性别用药以及肝肾功能等[3]。因此,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合理用药体系中,当医生进行医嘱开具时,应当依据事先所构建的规则来进行开具,如果这其中存有不合理用药,系统将会自动发出提醒,严重者还会出现进一步提示、实施干预乃至拦截等。当成功提交之后,则会由相应的护士将其接收和发送至审查方的工作站中。此时,审查方工作站将会依据相关的规则和规定对其再次实施自动化审查,对于其中存有疑问的医嘱,审方药师还会相应地进一步实施人工确认。如若在审查的最终把其判定为不合理用药,将会给予标注返回医生的工作站中,并且会给予医生系统提示。接受后医生则可以打开工作站终端所弹出的消息提示,对遗嘱实施一定的修改。此外,也可实施双签确认操作。也就是在不违反拦截规则的基本前提下,继续坚持使用医嘱,从而药房接收发药的操作与过程。

1.4 对抗菌药物实施BI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医院来讲,将CDR技术和BI技术作为其基础,能够对医院门诊、急诊以及住院部中抗菌药物的运用状况实施指标化的剖析[4]。因此,对抗菌药物构建智能化的BI指标和体系,除却可以依照门诊、急诊、住院、科室以及医生、患者之间实施基本分类之外,还能够依据供药途径、疾病类别、诊断依据乃至费用支出等方面对海量的大数据实施有效的统计、查询,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和查询。与此同时,还应当在体系构建中为抗菌药物方面的微生物送检率提供多维度的查询。比如运用柱状图、扇形图以及折线图等对抗菌药物的运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对比,进而构成标准化、专业化的报表,以便于给医院中的管理部门以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供应了决策性支持。

2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和剖析

医院通过运用CDR技术以及EMR技术[5],所构建的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但对抗菌药物其分级管理方面的权限设置给予的健全和完善,而且医院之中的医师一旦获得其相应的执业医师注册资格,其系统方面还会自动化的为医师生成处方权,并且也在电子病历方面实施了授权操作;对于抗菌药物的处方权方面,当资格获得审核通过之后,系统也会自动化的为医师生成其相应级别的处方权限。此外,此系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特殊级别抗菌药物方面的会诊制度予以了完备。令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专家实施会诊和审批,有助于对临床运用特殊级别抗菌药物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运用BI技术方面的运营决策支持平台,来对分析全院中各个科室、病区以及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进而绘制出相对应的统计分析数据表,有助于临床科主任以及相对应的管理部门更加清晰的把握抗菌药物运用的切实状况,以便于做出更具成效的调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医院中的各个部门都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对医师所开出的医嘱及其过程予以充分的监督和剖析,并对不良现象给予实施奖惩措施,但是,对于抗菌药物方面的管理来讲,依旧具有不小的难度。对此,医院可以通依托信息平台、CDR技术以及相应的合理用药规则,来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之后再通过健全完备抗菌药物方面的会诊制度,构建智能化的BI指标体系等方式来对追踪结果予以有效显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成抗菌药物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对抗菌药物实施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方面的运用率,有助于规范医生在抗菌药物方面的运用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更加深入化的对数据实施发掘和剖析,进而给临床实践以及部门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性支持。这不仅能够给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医疗环境,还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将病人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葛建彬.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12):1509-1510.

[2] 崔宝月.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应用及合理性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2):156-158.

[3] 曹蕾.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17):31-32.

[4] 王莹,李歆.美国医院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2):1521-1524.

[5] 刘晓娇,鲍瀛,华履春.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信息化实践与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9):105-107.

作者简介

张定坤(1983-),男,贵州贵阳人;学历:本科,后勤员工、工程师,现就职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研究方向:電子工程、电子信息。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医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