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四个融合”模式探讨

2020-07-10王晓波王珊宁静慧何梦媛肖雪红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

王晓波?王珊?宁静慧?何梦媛?肖雪红

摘 要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一個重要途径,要坚持以提高培育质量为中心,积极构建“四个融合”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四个融合;培育模式

高职院校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际,以项目实施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提高培育质量为目标,实现教学与生产融合、课程与需求融合、职业农民资格证与学历证融合、学业与创业融合的“四个融合”培育模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1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

深入调研,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校企行共同参与培育工作目标和规格的制定,构建培育工作能力体系,不断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组织校企行各方面专家、任课教师,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设计和不断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员的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相互渗透、融为一体[1]。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专业认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方式,使技能感知认识、强化训练、生产应用相互交融,逐步感知技能,认识技能,进而熟练掌握技能。

采取分班、分期教育方式进行开展教学,把教学过程延伸到田间地头。选择一批能够代表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示范园作为实习基地。积极采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教学形式[2],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和专项技能训练,把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放到田间地头、农户家庭,让学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充分融合。不断改革培育工作形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QQ群、“空中课堂”,及时上传电子教案、PPT、视频,方便学生网上学习和教师在线辅导,不断提高培育质量。

2课程与需求融合

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确定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块,制定和完善培育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等实用技术内容及其更新[3],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合,使课程内容项目化、情境化、任务化。

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如可设计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模块等,组织开展模块化教学。紧贴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如可结合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强化良种培育、高产栽培技术、优质粮食生产技术、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果菜加工、合作社建设、农村电商等,融入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农产品认定、财务金融、市场开发、品牌创建等[4],适应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动态更新。聘请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等共同开发培育教材,引入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把职业岗位最新标准、技术、工艺、方法引入到教学活动和教材开发中,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3“学训赛”融合

坚持“训赛贯通、以赛带学”的思路,大力促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技能竞赛”良性互动,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把技能竞赛与教学环节相结合,改变教学评价手段和考核方式,引导学员人人参与。搭建学员技艺技能展示平台,完善技能大赛实施体系和开展模式,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技能竞赛覆盖到骨干课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组建学员技能训练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

积极探索实行专业教学+社会实践融合培训形式,即在常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组织学员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组成专业实践团队,深入村镇、企业、农户,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宣讲,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示范,把职业农民培育学习融入社会实践中。

4学业与创业融合

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培育工作之中,并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强化。认真组织上好就业指导课,制定授课计划,保障学员能系统地接受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建立学员创新创业社团,建设各类学员科技类社团、创新兴趣小组。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构建师生“获取信息,增进沟通、促进交流”的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指导扶持有创业意向的学员开展创业孵化。

充分利用校内优秀师资、杰出校友以及产业界创新创业实践者,组建一支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创业教师、创业导师团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现代农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汇集“政、产、学、研、用”等创新资源要素,协同农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农业生产主体与科研主体,开展应用技术攻关、推广、示范,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创业项目创意大讨论等活动,撰写培育学习报告。组织学员开展家乡特色产业实践调研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了学员学业与创业的充分贯通。

参考文献

[1] 孟宪超,刘铖,谭茂玉.基于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3,(3):6-8.

[2] 李爱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河南省濮阳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调查[J].河南农业,2017,(24):12-13.

[3] 王洪丽,孙君,徐晓红,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视域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与政策选择[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6):53-56.

[4] 杨超.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确保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2):20-22.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