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洲区洪合镇蚕桑产业三十年的变迁与回顾

2020-07-10张明艳

蚕桑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羊毛衫蚕种嘉兴市

张明艳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嘉兴314023)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地处经济繁荣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沪杭高速公路和乍嘉苏高速公路两个“T”字交叉口,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交叉而过,距沪杭高速公路王店出口处6 km,连接上海和杭州的320国道横穿镇区,东距嘉兴市区10 km,西与桐乡相接,北靠京杭大运河,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杭州国际机场均仅一小时路程,是嘉兴市西郊一个水陆交通便捷,极具交通地利优势,工商业繁荣的经济重镇。全镇总面积54.91 km2,常住人口8万余人。镇区气候温和,特产丰富,是槜李、黄花梨的著名产地,曾是重要的蚕桑乡镇,嘉兴市本级第一个万担茧乡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浸润着悠远的文化历史,传承着吴越国界桥、西施与槜李的优美故事,是全国闻名遐迩的羊毛衫之乡。洪合镇还是嘉兴唯一以烈士王洪合的名字命名的一个乡镇。本文将秀洲区洪合镇蚕桑产业三十年的变迁作一简要的回顾。

1 洪合镇近三十年蚕桑产业的变迁

洪合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蚕桑产业发展迅速,曾是嘉兴市本级三十多个乡镇中首个跨入万担茧的乡镇。高峰时洪合曾有三个较大的茧站,一个丝厂、一个生产蚕种的原蚕区、一个桑品种繁育与品比试验基地、一个长江流域蚕茧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全国仅三个)近三十年来洪合镇的蚕桑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秀洲区的蚕桑大镇,变成了蚕桑小镇,到2019年,洪合镇的蚕桑生产已经几乎没有了,近三十年洪合镇的蚕桑生产简要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清楚地看出,从1990年到2019年,洪合镇这三十年的蚕桑生产的变迁是巨大的,蚕种饲养量从1992年高峰时的28162张,大幅缩减到2019年的83张,缩减99.71%,蚕茧产量从1992年高峰时的984.51 t(19690担),大幅缩减到4.13 t(82.6担),缩减99.58%。这三十年中,大的变化有几个阶段:

一是1990年至1998年,这九年洪合镇的年蚕种饲养量都在20000张以上,户均饲养量都在4张以上,其中1990年至1995年,这六年洪合镇户均饲养量都在5张以上,最高时的1992年达到6.18张。

二是1999年至2002年,这四年洪合镇的年蚕种饲养量都在10000张以上,在13000~19000张之间,这四年洪合镇户均饲养量在2.51~4.22张。

三是2003年至2008年,这六年洪合镇的年蚕种饲养量虽不到10000张,但总量5000张以上,在5800~8200张之间,户均饲养量在1.78~3.01张之间。

表1 洪合镇1990~2019蚕桑生产情况表

四是2009年至2013年,这五年,洪合镇年蚕种饲养量都在3000~4000张之间,户均饲养量在2张左右。

五是2014年至2019年,这六年洪合镇的蚕种饲养量越来越少,其中从2016年开始不到1000张,只有910张,而从2017年开始饲养量更加少了,2017年全镇只养蚕种302张,2019年又快速下降到83张,只有80户蚕农养蚕,户均饲养量1张左右。

2 洪合镇近三十年蚕桑产业快速下降的主要因素

洪合镇蚕种年饲养量从1992年高峰时的28162张,断崖式地下降到2019年的83张,蚕桑产业从作为洪合镇的第一大农业产业,短短28年快速下降为几乎消亡的产业,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的巨大变化,而造成这巨大变化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羊毛衫行业迅猛发展

这三十年是洪合羊毛衫行业的迅猛发展的三十年,全体洪合人硬是用落后的机械,通过人工手拉羊毛衫、人工染色、人工整理等一系列艰苦的劳动,又通过千辛万苦的销售,一步一步将洪合羊毛衫市场做大做强,从而吸引了5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到羊毛衫行业中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洪合羊毛衫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洪合农民用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洪合镇。这样导致了洪合的桑园越来越少,洪合的房子出租价格越来越高,洪合的劳动价格也越来越高,不但桑园少了,养蚕的房子也越来越少了,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工业经济发达了,家庭工业发达了,传统的种桑养蚕业必将快速萎缩,这是一个经济规律。

2.2 蚕茧价格太低,比较效益下降

上世纪九十年代,50 kg茧子的价格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好几个月的收入,而最近十年,50 kg茧子的价格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一个月总收入的八分之一,再加近年来洪合镇的水果发展较快,总体效益较高,而且所花的劳动力比种桑养蚕少,导致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缺乏竞争力。

2.3 种桑养蚕后继乏人

由于蚕桑生产涉及既要种好培育好桑树又要精心饲养好蚕宝宝二个大的环节,所以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再加上传统的蚕桑生产“苦、脏、累”,绝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参与种桑养蚕工作,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逐渐呈现老龄化,而且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真真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大多数在70~80岁之间,有的甚至超过80岁。

2.4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加快

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在洪合镇突飞猛进,再加上洪合镇是嘉兴市军民两用机场的所在地,嘉兴市军民两用机场近二年建设速度加快,征用了较多的土地,搬迁了不少农户,而且不少土地原来都是桑园地,搬迁的农户都集中到了漂亮整洁的新农村,新造的漂亮的房子,像一座座别墅,已经不可能用于养蚕了,再加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用于养蚕的蚕室越来越少了,导致蚕桑生产的快速萎缩是必然的结果。

3 对策措施

面对洪合镇从蚕桑大镇快速下降(几乎消亡)的现实,在此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3.1 发展果桑产业

桑果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将桑果当作特色小水果对待,适当发展一些果桑园,一是用作休闲采摘,二是生产桑果酒与饮料,三是开发生产桑果加工食品。

3.2 搞好蚕桑文化的传承

洪合原来有茧站、丝厂与原蚕区,可以将这些充分利用起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蚕桑文化,做好蚕桑文化的传承工作,为丝绸之府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羊毛衫蚕种嘉兴市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四针床全成形羊毛衫纸样设计及模拟分析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让缩水的羊毛衫还原
嘉兴市南湖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