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素质提升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

2020-07-09李晓丹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素质策略

李晓丹

摘 要:音乐学科作为传统课程,在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中一直都正常开设,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发展,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越来越意识到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文章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学生素质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素质;音乐课堂;策略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人们过度追求金钱、名利,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在家长心目中,学音乐不实用,对升学没有帮助,除非高考考音乐专业。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观念。小学音乐教育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养,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生活的品味和情调。在音乐课上,教师与学生要处理好关系,做到亦师亦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修养都得到提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音乐教育的本质,也是社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人们对本质的认识错误,导致音乐课堂教学脱离了原本的目标。

其次,音乐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往往是盲目的,例如,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获得相关的证书或文凭,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音乐。对小学生来说,学习音乐或许是为了将来考得一个更好的学校,因此音乐教师们只是为教学而教学,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设计高水准的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要想办法设计好问题,给予学生更好的启发。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时,还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不能为了问题的新颖而偏离教材,这样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中高年级的音乐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发声的力度、把音调唱准,引导学生唱高音和弱音,让他们对比,找技巧。再比如学习《白鸽》时,可以用和平鸽进行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白鸽的形态美,会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意境,然后再让学生分组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肯定要比直接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实施高效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颇多,但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少的。我们说“学无止境”,也可以说“教无止境”。教学方法虽多,但要想挖掘更好的是很艰难。我们对待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挖掘,挖深了之后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能够娴熟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好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教材赋予我们的教学内容,这才是重中之重。比如在开展爵士乐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带唱等多种形式来组织,也可以通过分组演奏进行竞赛。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爵士音乐的兴趣,还能对爵士音乐的特点、韵律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学生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因此他们也喜欢亲身体验各种经历。所以,音乐老师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一些新颖的形式。比如,学生们对音乐会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去过大型的音乐会,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气氛。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经常对学生进行呵斥,导致学生们害怕老师、畏惧老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那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他们对音乐课非常反感,学习也是非常被动的。因此,音乐老师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要树立一个师生对等的和谐关系,老师虽然是教育者但是也不能总是“端高姿态”,应该与学生多加强沟通交流。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深入人心,共建民主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课堂氛围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好朋友一样看待,并能让学生也愿意和教師交朋友,这样相互之间才能敞开心扉,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采取聊天对话式的教学,这同样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和学生搞好关系,建立融洽的课堂环境,这样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此外,提问也一定要注重方法,让学生们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增长知识。

(四)合理的评价与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学评价来评定,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老师根据教学评价对以往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今后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对于音乐课程教学来说,评价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心理特点等出发,给予学生适当的夸奖,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老师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指示。老师经过反思可以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优势,为未来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可以让课堂精益求精。

(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时代的音乐教学课堂中,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比如在学习《江南好》时,这首歌词特别优美,意境也非常好,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江南的风土人情,还有一些风景如画的画面,再介绍一下江南的气候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帮互学。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容易跑偏,学生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容易偏离教材,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制止,引导学生回到课堂教学的正道上来,这样也是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发挥好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六)小组成员搭配合理,分工明确

小组成员的搭配非常重要,老师应该充分考虑整个班集体的情况,精心巧妙地组合各小组成员,争取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均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男女数量也要平衡,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不能有的小组性格过于活跃,有的过于沉闷。小组成员的分配要合理,每个小组要有组织和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为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敛,不喜欢出风头,做事不是很积极,这样必然会影响小组的整体教学效果。在小组中引入活跃分子就会产生鲶鱼效应,带动整个小组生机勃勃。另外,在小组分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分工,都要为自己的小组做出贡献,不能允许有的小组成员无所事事,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了。实践表明,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音乐课的,只要教师组织得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必然会爱上音乐课。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高度受重视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要同步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音乐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音乐老师们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探索,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要不断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龙培烟.创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教育,2017.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素质策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Passage Four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