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020-07-09陈未英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陈未英

摘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让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来辩证地看待生活,这是高中历史教学所肩负的使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完善,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学会用史料实证,提高其历史解释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时空框架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定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要对历史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就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去观察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特定历史事件与特定时间、空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能够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建构起事件与人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历史不是简单的扁平式的书面呈现,更是时间与空间立体式的构建,培养时空观可以尽量避免产生刻舟求剑的错误,还历史以真实面貌。

一、时空概念定位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时空观念中首先要关注时序,如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等,同时还有不同时代的名称,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间的划分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元素,如在“辉煌灿烂的文学”的教学中,将文学题材与时代相结合,会出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名词。思想文化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样的组合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时又能体现出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些历史事件同时也包含了时间概念,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所谓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1],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国家、民族、世界等空間概念,空间与空间之间产生一系列的联系,如朝代的分裂与统一,政权的变迁等。

二、时空观念培养的路径

(一)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历史是过去,研究历史,更多的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窥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应该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才会发生的,要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也就必须走进当时的特定时空中。例如启蒙运动的发生,若脱离了巴黎这一特定的空间,若当时西欧资本主义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封建专制制度发展没有受到阻碍,启蒙运动可能也就不会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社会阅历、认知水平与以往已经大有不同,以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走进历史,就是要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走进特定的时空中,真切地去感受当时的事件,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而不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以主观的臆断去看待历史。

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为例,该课时的教学要让学生走进明清儒学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世界,要通过对他们的思想学说的探究而了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探究活动。

(二)借助图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学习历史,要弄清历史所在的特定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历史教材的编排来看,是采用模块结构、以专题为单元、中外混编的方式。在教学中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则要充分借助图标,利用时间轴法、曲线轴法等方法来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学好历史。

首先,利用时间轴的形式,客观地将历史事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时空链接。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例,引导学生利用时间轴进行梳理,具体如下图:

借助时间轴,引导学生将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在不同的时间点,结合当时的外交形式,对其主要事件进行标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时间轴上清晰地了解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也能抓住主要事件。

其次,利用图表来帮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图表的优势直观、清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识记特定时间的历史事件。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如下表1。

利用图表从汉朝到清朝的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进行清晰的罗列,一目了然。

(三)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地图也是不可或缺的,地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空间。同时,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在认识地图中,学生可根据地图来认识历史事件中环境因素的空间范围。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地图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文字、线条、箭头等方式描画历史示意图,通过对地图的探究获取历史信息,真正达到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的目的。“历史的时空不同于天文时空、地理时空,其背后隐含着历史发展的重要元素。”[2]例如“抗日战争”中的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都是以发生的地点命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地图中标注时间和相关历史事件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同样的方式可以用于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等。

刘向曾说:“事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3]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弄清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同时,要能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学会分析当下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6).

[2]潘承生,刘金金.“时空观念”内涵的理解及教学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2).

[3]刘向,向鲁宗,校.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418.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