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笛子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0-07-09韩雷

北方音乐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准影响因素效果

【摘要】我国是一个艺术文化大国,声乐表演艺术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笛子则是声乐演奏的一种重要乐器。在笛子演奏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影响音准,继而降低整体演奏效果,包括表演者气息以及口型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笛子演奏的整体效果,带给受众完美的听觉盛宴,表演者一定要针对笛子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影响因素展开细致分析,不断提高自身演奏技巧。

【关键词】笛子演奏;音准;影响因素;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66-02

【本文著录格式】韩雷.笛子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12):66-67.

引言

笛子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比较熟知且欢迎的一种民族乐器,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直至今天,笛子都是当代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进行乐曲演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笛子凭借其独有的音色带给受众美妙的艺术享受,同时还可以引导受众通过作品的演奏而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是,如果演奏者无法准确地把握音准而产生或高或低的笛音,必然会对作品整体演奏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演奏者一定要重视音准问题,明确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来自演奏者本身的主观影响因素与笛子本身及环境方面的客观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受到影响。

一、影响音准的主观因素

(一)气息因素

表演者在进行笛子演奏的时候所产生的气息对音准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自身嘴唇活动与气息进行灵活控制,即便是相同的音上下也会产生将近半度的偏差。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若是对自身气息的调节与控制不够重视,则必然会对音准产生影响,继而降低整体演奏能力。具体来讲,气息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演奏者的呼吸方法不够恰当。在作品演奏过程中,表演者所应用的呼吸方法对音准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是直接性的,若演奏者在作品演奏过程中始终都是采取一种常规的生理呼吸方法,则谈不上是对气息的控制,就会产生音准失当的问题;其次,演奏者的气息控制不够恰当。气息也是影响演奏者音准的重要因素,一旦控制不合理,必然会产生音准忽高忽低的演奏效果;再次,演奏者的呼气和吸气的配合失当。为确保笛子作品演奏的艺术效果,演奏者需要合理配合自身的呼气和吸气,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否则在演奏中就会产生 “音尾”偏低的声音效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曲子尚未结束的时候气息就已经不够,在后期不得不通过“挤气”的方式进行演奏。

(二)口型因素

演奏者在进行作品边沿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自身气息和口型相互配合才能够保证音高,把握好音准。在保持气息平稳的条件下,演奏者的口型如果太紧就会使音变高,而若是口型太松则会使音变低,由此可见口型因素对音准的影响,因此,演奏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口型和呼吸的有效配合,提高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口型的变化主要演奏者通过嘴角肌肉的收放以及唇部的活动来控制,并表现在口劲的大小、风门的大小以及上下唇的移位上。在演奏者嘴角肌肉的收缩较缓时,对应所呼出的气息也会较缓。相反,在演奏者嘴角肌肉收缩力较大时,对应呼出的气息也就会相对急促[1]。另外,演奏者呼气的粗细及风门的大小等也会影响笛子的音准效果。口型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演奏的时候嘴角肌肉收放力量无法满足产生高音的要求,最终产生的音往往较低。另外,笛身和演奏者口型的配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准,如果将笛子的管身稍向内转动,笛子整体的音高就会偏低,反之就会偏高。笛子在高音区弱奏的时候很容易音高下降,此时可以通过对笛管的转动解决该问题。除此之外,演奏者的演奏状态过于疲劳及不合理的演奏技巧都会对两唇的控制产生干扰,使唇部产生麻木的感觉而改变口型,影响音准。为确保音准效果,演奏者一定要在日常练习的时候注意对自身口型的控制,掌握基本技巧,如果音的强弱需改变,那么对应的口型也要随之变化,发出高音时,演奏者的口型要保持细一些,这样能够加强对气速的控制,从而达到高音的音准效果。

(三)指法因素

如今,我们所用的笛子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改良的,不但能够在固定键部分发出半音,其中六孔笛的指法变化也可以吹奏出半音,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的指法对于音准效果的影响则更为明显。音高主要是通过笛子管身音孔的关闭与打开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而发出的,在演奏的时候无论手指在哪一个高度上都会发出相应的音准效果。在进行演奏的时候,不但要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注意手指抬起的高度,同时还需度音孔开放的大小进行准确拿捏。演奏者指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音孔开放程度不合理,在发出半音时通常会产生或高或低的声音效果。而演奏者本身所应用的指法技巧也会影响音准,演奏时表演者的姿势不同也会在音准效果上产生一定差异[2]。在转调的时候由于音程关系的变化,指法也随之改变,一旦指法失当,那么就会对音准产生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演奏中如果手指抬得较高,那么发出的音就会稍低。因此,在进行笛子演奏的过程中想要確保良好的音准效果,一定要注意通过指法的灵活变换而有意识的调节,以此确保音高的准确性。指法作为影响音准的重要因素,演奏者一定要熟练掌握自身指法的协调性,从而保证整体演奏效果。

二、影响音准的客观因素

(一)笛子自身因素

笛子的品质问题是影响音准情况的重要因素。我国早年间演奏所用的笛子在制作过程中,管筒上的每一个孔之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全音与半音并未分开,因此,演奏者准确把握音准的难度相对较高。对此,以更好地掌握部分音的音高为目的,在吹奏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指技巧与气息运用的配合。如今的笛子与传统笛子相比质量更高,制作方式也有所变化,尤其是按孔的距离已经做了明显的区分,这就更加便于全音与半音问题的解决。虽然工厂是根据竹子的音孔排列与内径的比例来制作各种定调笛,但并非全部笛子都能够确保音高的标准性,更无法是其固定,因此,音准问题还会产生[3]。笛子本身的制作质量不同,在吹奏时音准问题的具体变现也具有一定差异,有的如低音5 到高音5 两个八度都不相同,有的筒音会偏高或者偏低,有的每个音孔都有误差。音高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其摆动效果和笛子本身的质量情况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用的笛子通常都是以竹材制作而成,所以一般不会遇到内径、竹节、竹皮厚度、竹质老嫩以及竹性攀软等所有情况全都相一致的制作竹材,也就是说,很难制造出完全一致的两个笛子,笛子管身上空的大小与间距、笛塞深度等都会对音准情况产生相应程度的影响。所有的笛子吹奏相同的作品,在声音的音准上都会存在一定差异,绝对音准的笛子很难找到。因此,人们通常对笛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补,以此应对音不准的问题;另一方面,演奏者还可以凭借自身的听觉对气息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指法技巧的改变保持音准效果,在日常练习的时候注意应用正确的演奏技法并形成良好习惯,如此即可演奏得更加流畅。

(二)气温因素

正如上文所说,笛子是由竹材制成的,其音准效果会受到天气冷热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因此,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室温、不同的舞台灯光等环境下进行演奏,都会使笛子管管中的空气密度发生变化,继而对笛子的音准效果产生影响。温度增加,笛子管筒中的空气柱震动加速,笛音就会更高一些;相反,如果温度较低,则音准就会稍低些。在气温因素的影响下,笛子所发出的所有音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并非只是对其中某个因产生影响[4]。如在温暖的阳光下吹奏,笛子所发出的音高会高达明显偏差,而采用音高效果不一致的乐器进行作品的共同演奏,其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具体来讲,笛子主要是通过管筒内空气柱的变化而发音的,在吹奏时,从演奏者腔内呼出的气体具有一定温度,随着笛子管筒内温度的升高,其发音频率也随之改变。所以,演奏者可以先将笛子吹热,然后再进行校音,以此降低气温因素对音准产生的影响,而这一点正是很多演奏者所忽略的。除此之外,在季节气温无法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在夏季或者其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可在吹奏前将笛子拔长,避免受到太阳直射,同时将定音到音高的极点吹得饱满,留有余地,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音准;平时注意笛子的保存,防止其暴露在烈日下受到日晒风吹。在冬季或者其他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在吹奏之前可以先将笛子预热,可以将其放在贴身的地方预热,也可以向管筒内部近距离吹气,以此升温。吹奏停止的时候也需将笛子贴身以保持温度。

(三)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对笛子演奏的音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对笛子的保护不足、受到日晒或者雨淋等,致使音高产生变化。尤其是在笛子受到长时间暴晒的情况下,管身容易开裂,影响音准效果。一旦笛子产生缝隙问题,即便是将其粘合也很难使其音准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因此,演奏者一定要注意笛子的日常保管,在使用之后将管内残留的水分擦拭干净,并在通风状态下放置晾干。除此之外,笛膜的松紧度对演奏音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演奏者要经常调试笛膜的松紧度,为演奏音准提供保障[5]。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笛子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乐器,受到众多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为保证笛子的演奏效果,演奏者一定要注意音准问题,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细致研究不同因素对音准效果产生作用的原理,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音准问题。同时,演奏者还需在日常演奏过程中加强基本功练习,更好地掌握笛子演奏技巧,提高判断及处理音准问题的能力,满足笛子演奏对音准的具体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演奏水平,带给广发受众更加精彩的笛子演奏体验。

参考文献

[1]韩建烨.笛子演奏中的音准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55.

[2]高松.笛子演奏中影响音准的主观因素分析[J].当代音乐,2017(3):66-67.

[3]樊建庆.笛子演奏中的音准问题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7):98,115.

[4]杨志坚.浅析笛子演奏中音准问题的主观因素探究[J].北方音乐,2014(7):95-96.

[5]袁永杰.笛子演奏中的音準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探讨[J].艺术研究,2013(1):112-113.

作者简介:韩雷(1982—),男,汉族,黑龙江省富锦市,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竹笛演奏员,研究方向:竹笛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演奏。

猜你喜欢

音准影响因素效果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灵动耳环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