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

2020-07-09赵娟娟

北方音乐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

【摘要】《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从俄罗斯主义风格向新古典主义风格过渡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在音高材料的组织、节奏和配器上都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过渡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也开创了斯特拉文斯基新的创作风格和特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适应战时的演出条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较轻巧的作品。而《士兵的故事》创作于191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这部作品被斯特拉文斯基称为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同当代有关的戏剧作品”。这部作品是根据俄国士兵中流行的民间故事而创作的,表现的是士兵与夺取他灵魂的恶魔做斗争的故事。这个时期,对爵士乐的兴趣使他成为最早采用爵士语言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

【关键词】《士兵的故事》简介;士兵的进行曲;士兵的小提琴;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21-02

【本文著录格式】赵娟娟.简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以士兵进行曲、士兵的小提琴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21-22.

一、结构

《士兵的故事》是一部非常简练的作品,它是将舞蹈、音乐和说白高度地有机结合为一体。全剧的演员一共十余人左右,包括三个演员:士兵、魔鬼、公主和一名讲解员。器乐编制十分节俭,一共有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低音提琴、短号、长号6件乐器和一个打击乐组构成。全局大约50分钟左右。作品大概有两个部分、七个场面、十三个曲子构成,曲子演奏中间加入了朗读和戏剧。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自己提炼出两种省略了戏剧和朗读的演奏会形式:一个是省略了全曲的重复,由9个曲目组成;另一个是由单簧管、小提琴和钢琴编曲的5个曲目组成。全曲和两种组曲的结构如下。

这部作品中的乐队编制虽然十分节俭,但节奏的复杂变化和细腻的处理却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横向声部节奏重音的不断变化而形成增加声部的复杂感,使音响效果更加浑厚、饱满,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下面对这部作品的士兵进行曲、士兵的小提琴的节奏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士兵的进行曲分析

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复节奏的运用,例如大量非标准化的节奏出现,频繁地使用不对称的节奏进行,使作品的内容更加鲜明、有特色。他还把立体主义绘画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单一的线条基础上融入与其相适应的多种结构线条,从而产生多样的、复杂的对位效果,使乐队编制在有限的情况下能创作出多维的、立体的、浑厚的音响效果。《士兵的故事》就是运用复节奏来进行创作,堪称是斯特拉文斯基复节奏处理的经典代表之作。本文将从斯特拉文斯基如何通过复节奏的多样性设计来构建这部作品,从而了解斯特拉文斯基如何将仅有的七人乐队(小提琴、低音提琴、短号、长号、单簧管、大管和打击乐共七人乐队),通过复节奏的运用创作出立体、浑厚、丰满的音响效果。

《士兵进行曲》是第一幕的序曲,是整场戏剧开始的音乐,讲叙的是一个士兵休假返乡爬山涉水,归乡迫切的情景。在《士兵进行曲》中,先由长号和短号拉开了整部作品的帷幕。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一部分中巧妙地运用了单声部节奏重音不一致的对位技法。例如在1-13句中,虽然单簧管、大管、长号、短号、小提琴、低音提琴和打击乐的节拍相同,都是2|4,但它们中的节奏重点是不一样的。曲子一开始以长号和短号的切分音、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进入,从第3小节单簧管和大管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跳音开始进入,在第4小节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进入,但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在节奏和节奏重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小提琴在1~13小节中只以一个八分音符出现,而低音提琴从第4小节开始则以八分音符、空八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九度音程跳音、在空一个八分音符的既精简而又规则的一直以2|4拍持续重复进行。这种节奏型重复结合着复杂的节拍、变化的旋律声部,使作品更富有张力。而打击乐在1~13小节中大部分以八分音符保持进行。这种音乐组织方式是斯特拉文斯基在探索自己个性化的音乐时逐渐发展起来的。如谱例1-8所示。

斯特拉文斯基在这部作品横向线条运动中,通过横向节奏重音位置的不断改变、多层次节拍的运用,使作品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丰满。如在71~76小节中,除了短号和长号的节奏相同之外(是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进行。)其他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低音提琴、打击乐的节奏都不相同。在71~76小节中单簧管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进行;大管一直以八分音符进行;小提琴是以八分音符的五度音程一直进行;而低音提琴在71~76小节中则以八分音符、空八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九度音程跳音、在空一个八分音符一直持续进行;打击乐则以八分音符进行,并且七个乐器的每一小节的节拍也不相同。从71~76小节的节拍依次为3|8、3|4、3|8、3|4、3|8、3|4,这在纵向音响上形成听觉的错位感,同时也增加了声部的表现。如谱例71~76所示。

从谱例中可看出,各声部中节奏重音的不规律与多变节拍的相互运用,使音乐的节奏错位感明显增加,并且增加了声部的张力和音响效果。

三、士兵的小提琴分析

在第一景的音乐,士兵与小提琴中,该曲主要讲叙的是士兵在回乡的路途中停下来休息时,一时兴起拿出了自己心爱的小提琴来演奏,而琴声吸引了魔鬼的注意力,并打起了士兵小提琴的想法。

在61~69小节中,单簧管、大管、长号、短号都以波浪音型开始进入,小提琴从62小节开始以波浪型的音程开始进入,直到65小节开始最上方声部以八分音符出现,下方声部以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等复节奏型出现,使整个音响效果更加活跃。在68~69小节中,小提琴的节奏型主要以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出现,旋律音则以三度音叠加并加以变化音出现,提高了整个音响效果活跃的程度。如谱例61-69所示。

這一章节的节奏型和拍子也是一大亮点,其中节奏型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大切分、附点等的运用,使节奏型丰富而多变,节奏错位感也明显增强。而拍子的变化也是别具一格,从2|4到3|8在到2|4在到/5|8……使纵向音响上形成听觉的错位感,同时也增加了声部的表现力。

四、斯特拉维斯基的音乐特征

斯特拉文斯基在《士兵的故事》这首作品中,乐器只用了单簧管、大管、短号、长号、小提琴、低音提琴和一组打击乐器。斯特拉文斯基通过对这些乐器的巧妙编制、音高材料特点上的把握,以及复节奏的运用,这部作品整体感加强,并使单薄的乐队营造出立体、丰满的音响效果。在这部作品中,小提琴占主导地位,是代表着士兵灵魂的乐器。

作者简介:赵娟娟(1992—),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硕士,初级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的音乐特征与演奏要领
亨德尔《快乐的铁匠》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