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课程思政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0-07-09张金省

广西物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立德价值观

谭 敏,王 栋,张金省

(柳州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1 引言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教高[2018]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今年教育部颁发教高[2020]3 号文[3],对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大学物理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笔者在大学物理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养与专业相结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

2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

2.1 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更侧重知识传授、能力达成,而在思政协同育人这方面明显存在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物理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这种只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势必会造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偏颇,道德缺失。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我们将大学物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目标(知识传授)、中级目标(能力达成)以及最终目标(价值引领)。其中价值引领是最高层次也是最终目标,其实现渗透于知识传授、能力达成这两目标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深入挖掘大学物理课程中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功能与知识传授、能力达成有机的、科学的结合起来,使辩证的唯物主义、科学的哲学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整个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下面列举部分实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中渗透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部分实例

2.2 选取彰显思政功能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前沿性,而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方面做的较为欠缺,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功能,达成协同育人的目标。在以“课程思政”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再加工,在教学内容与知识的重组、优化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并重”理念。通过介绍物理学课发展史、杰出科学家以及物理学科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等故事和专题,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实现中国梦、传递积极向上正能量以及培养学科精神的内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实现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譬如在《恒定电流的磁场》教学中,笔者选取以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见表2。

表2 大学物理《恒定电流的磁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

2.3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完善思政教育

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评价方式大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只是这两部分所占比例不一样而已。虽然这样的终结性考核方式也有关于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考核,但大多仅限于课程的出勤率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不能对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全过程进行考核。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意味着仅社会实践才是真正的实践。其实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上课的发言、课堂上的讨论、课间和课后的师生交流互动、社团或学生会的工作等等都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机会。因此,笔者将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思政内容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或学习心得和报告等形式进行全过程考核,并在课程最终成绩中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就将终结性考核转变为过程性考核,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潜移默化中鞭促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输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点。另外,在期末考试试题中添加融入思政元素的试题,这样就可以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笔者通过问卷星调查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对于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普遍欢迎的,有学生反映在理论教学中恰当、有机的融入思政元素能增添思政知识的趣味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哲学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

2.4 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和能力

要实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捍卫者和传播者,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中更应成为中流砥柱。笔者所在的部门以中共党员为骨干,让课程思政的试点先在党员中开展,逐步积累经验并扩大试点范围。在课程的教学研讨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思政理念的交流和探讨,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智育与德育协同发展。

3 结语

大学物理课程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也应该充分发挥其课程思政功能,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将价值引领纳入教学目标,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深入挖掘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并有机的融入教学内容中;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大学物理教师应该谨记习总书记的教导,强化立德树人意识,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奋斗终身。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立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