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拟注册志愿者的注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2020-07-09刘宝松滕桂香

医学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资料库动员团体

谢 辉 刘宝松 滕桂香 张 钢 吕 军

1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上海,200032;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3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200040

造血干细胞(以下简称“造干”)移植的前提是能够获得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匹配的供者。只有不到30%的患者能够从兄弟姐妹中匹配到亲缘HLA供者,其余患者只能依赖造干资料库中的非亲缘供者[1]。中华骨髓库年报显示,我国当前注册志愿者数量约为234万,尽管如此,考虑到巨大的绝对人口基数以及每年新增的白血病患者数量[2],现存库容量仍难以满足需求。本研究调查拟注册志愿者(以下简称“志愿者”),分析其注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招募动员工作和提高我国骨髓库容量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3-11月,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造干资料库中利用口腔黏膜拭子采集DNA的2899名拟注册志愿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61份,回收有效问卷1985份,问卷有效率为84.07%。

1.2 研究方法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相关造干行为(献血经历、是否与家人朋友讨论过相关话题)、动员报名方式(团体动员团体报名,即在单位内组织集体宣传活动,集体向造干资料库报名注册;团体动员个人报名,即在单位内组织集体宣传活动,由个人决定是否进一步向造干资料库报名注册;个人主动报名,即没有经历过集体宣传活动,个人自愿主动报名)和注册意愿(是否愿意在造干资料库注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利用Excel 2016和Stata 14.0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注册意愿及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874人(44.03%),女性1111人(55.97%);汉族1843人(92.85%),少数民族142人(7.15%);25岁以下742人(37.38%),25-35岁880人(44.33%),36-45岁342人(17.23%),46岁及以上21人(1.06%);初中及以下151人(7.61%),高中及中专230人(11.59%),大学专科495人(24.94%),大学本科969人(48.82%),研究生140人(7.05%);事业单位人员502人(25.29%),企业职工100人(5.04%),公务员124人(6.25%),军人48人(2.42%),学生598人(30.13%),服务业人员128人(6.45%),企业白领340人(17.13%),其他职业145人(7.03%); 有献血经历906人(45.64%),无献血经历1079人(54.36%);与家人讨论过相关话题655人(33.00%),没有讨论过相关话题1330人(67.00%);个人主动报名491人(24.74%),团体动员个人报名 806人(40.60%),团体动员团体报名688人(34.66%)。

2.2 注册意愿单因素分析

调查对象中1891人愿意注册,意向注册率为95.26%。卡方检验显示,意向注册率在教育程度、职业、献血经历、是否讨论过相关话题和动员报名方式上具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注册意愿单因素分析 n(%)

2.3 注册意愿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是否讨论过相关话题和动员报名方式是注册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具体来说,职业为企业白领(OR=3.04)、企业职工(OR=3.78)和事业单位人员(OR=3.18)的志愿者选择愿意注册的概率均高于服务业志愿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过相关话题的志愿者选择愿意注册的概率高于没有讨论过相关话题的志愿者(OR=2.7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动员个人报名(OR=2.13)和个人主动报名(OR=3.16)的志愿者选择愿意注册的概率均高于团体动员团体报名的志愿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经历和教育程度对注册意愿无影响。

3 讨论

3.1 意向注册率尚有提高空间

社会宣传动员和样本采集是上海市造干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前2个阶段。经过社会宣传动员进入DNA采样阶段的拟注册志愿者的意向注册率理论上应达到100%。本研究发现,拟注册志愿者的实际意向注册率为95.26%,与理想状态仍存在差距。国内对造干注册(捐献)意愿的研究多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袁乐欣等对广东省大学生造干捐献意愿调查发现,有81.4%的大学生愿意捐献造干给亲属[4],低于本研究的结果。一方面本研究的志愿者经过动员,已经进入DNA采样阶段,其意愿可能更高;另一方面,在调查捐献意愿的表述上,本研究采用的是“是否愿意注册”,而袁乐欣等研究采用的是“是否同意捐献”,注册与捐献是整个志愿者招募工作中的2个相继环节,这种表述的不同可能造成意愿的差异。

3.2 职业、是否讨论过相关话题和动员报名方式影响注册意愿

与服务业从业人员相比,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和企业白领的注册率更高,可能原因为不同职业代表不同的社会经济稳定性,这使得个人在是否注册的决策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理性[5]。此结果与Janette Kwok等人对香港人群注册意愿调查的结果相反[6],香港研究认为职业不是注册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产生此种差异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香港研究和本研究在职业划分上存在差异;其次,本研究调查人群已经历充分动员,而香港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

是否讨论过相关话题是注册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与Galanis等在希腊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3],即没讨论过相关话题的志愿者注册率更低。既往研究显示,家庭环境尤其是家人支持对个人的注册意愿具有影响[7],与家人或者亲戚朋友讨论过相关话题,更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家人在个人是否成为造干志愿者的决策中扮演积极角色。

不同动员报名方式的志愿者在注册率上呈现显著差异。团体动员团体报名主要发生在事业单位,通过上级行政指令实现。这种基于组织情境的团体动员对被动员者的捐献(注册)意愿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8]。 此外,来自家人、朋友的外部负面压力也可能会显著削弱被动员者的注册或捐献意愿。因此,基于组织行政指令的动员方式是否适用于志愿者招募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4 结论

目前我国造干志愿者入库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以“广泛宣传、统一动员”模式为主,动员效能低下。精细化管理在医疗健康管理及志愿者招募管理领域已有探索和应用[9-10]。对于造干志愿者招募工作,之前研究也提出相关精细化管理建议和措施[11]。综上,将基于注册意愿影响因素的精细化管理思维融入造干资料库志愿者招募工作或有利于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资料库动员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基于内容与协同过滤的GitHub学习资料库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与相关专题研究”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施工企业技术资料库的建立与完善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实现科学教材中资料库的教育价值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