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换心 与爱同行

2020-07-08陈大兰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上进心全班学生两位数

陈大兰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总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即便如此,他们也很难好好学,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成了教师们口中的后进生。面对这类学生,我努力以心换心,不断给予他们进步的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一、偏爱之心,激发上进心

后进生的调皮捣蛋,不过是为了引起关注。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事实上,谁都不会拒绝进步,谁都想得到肯定,后进生更是如此。

于是在教学中,我处处“偏爱”后进生,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以此激发其上进心。我细心观察,努力发现他们的优势,赞扬他们的良好表现,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邀请他们大声读题,寻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等,只要是进步,我都會予以表扬;数学作业不以过程完整、结果正确为标准,有时甚至降低要求,稍难一点的作业,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做或不做,也可用其他练习代替。

如此“优厚”的待遇人人羡慕,更是“逼迫”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和反抗。这样的“偏爱”使我迅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也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真诚之心,保护自尊心

“朽木不可雕”的传统观念重重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当后进生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时,他们就会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进行防守:或不听管教,或自暴自弃,或沉默寡言,有的远离集体、独来独往,有的甚至故意逃课逃学。

所以,教师的言行至关重要,既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厌恶与歧视,也不能揭丑训斥,而要用真诚之心,与他们坦诚相待,因为批评和处分是无法真正帮助后进生的。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整十数减两位数是教学难点,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做题时也普遍容易出错,后进生更是如此。课堂上,当我问“90减48等于多少”时,一个叫兵兵的后进生脱口而出:“58。”大家一听,哄堂大笑。我立刻扫视全班学生,转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兵兵说道:“口算的,速度还这么快,真不错!我相信,如果列竖式计算,你一定也能算对的,是不是?”于是,我请兵兵站起来口述计算过程,我来板书,结果果然是正确的。我满意地再次表扬了她:“你们瞧,兵兵算得对不对?大家现在相信了吧,其实呀,只要兵兵想学,肯努力,她会变得更棒。”听了我的话,兵兵小脸通红,坚定地对我点点头。

三、严父之心,培养责任心

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已成为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我在付出偏爱与真诚的同时,更是严格要求后进生,充分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其学习的责任心。

比如,我将学习目标与要求分级,让他们小步慢跑,一步一步达成目标,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慢慢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去超市购物花了多少钱,称称自己有多重,量量自己有多高,等等。瞧,学好数学多么重要!这样一来,后进生自然就能体会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对后进生的转变还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别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而要严而有度,稳中求胜,得让他们“跳一跳,摸得着”,并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进步。

四、友爱之心,树立自信心

一个充满正能量、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能帮助后进生矫正不良品行,又能引领他们不断进步。为了使后进生能够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与同伴们同生共长,我尝试用友爱之心来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逐渐树立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努力践行“互帮互学”“兵教兵”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若干小组,并积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的荣誉鼓舞着他们,免作业卡、值日班长等福利激励着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相互提醒、督促、分工合作,其他学生会想方设法帮助后进生,让他们遵守纪律,上课专心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等等。“小老师”们为了给自己的小组赢得更多荣誉,更是利用休息时间,尽心尽力地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复杂而艰难,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效的。但是,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同心,以心换心,真诚地、耐心地教育他们,给予他们更多温暖,相信一定能够帮助更多后进生获得更多进步。

猜你喜欢

上进心全班学生两位数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让人深思的声音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
两位数
利息
太阳生病了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