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2020-07-08卢胜国

中国瓜菜 2020年6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黄瓜

卢胜国

摘    要: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我国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河北省秦皇岛地区冬春茬保护地黄瓜上发生危害较重。笔者总结介绍了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列举了主要症状和识别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识别;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0)06-082-02

细菌性角斑病是我国乃至世界黄瓜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严重发生,引起重视[1]。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华北、东北等地区发生严重,是露地黄瓜中后期和大棚黄瓜前期常见的病害。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逐年扩大,该病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抚宁区等黄瓜产地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冬春茬保护地黄瓜发生严重。秦皇岛地区露地黄瓜5—6月份雨后即有发病,以7—8月多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日光温室大棚冬春茬黄瓜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进入冬季,光照减弱,棚室的通风时间逐渐缩短,致使棚室内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的状态,细菌性病害发生频繁,尤其是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率在30%~50%,严重时可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全部坏死,瓜条受害,有时该病害与霜霉病混合发生,给病害防控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笔者主要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控技术进行介绍,希望为黄瓜种植者提供参考。

1 症状识别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属革兰氏阴性菌,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24~28 ℃,该菌主要侵染黄瓜、西葫芦、苦瓜等瓜类作物。该病害发病时间短,蔓延速度快,严重时可使黄瓜整株叶片枯死,严重威胁黄瓜的生产安全。该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主要危害子叶,子叶发病初期产生近圆形的黄褐色水浸状斑,之后子叶逐渐干枯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叶片,感病初期呈水浸状褪绿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展,由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淡黄色至褐色病斑,病斑边缘褪绿黄化。湿度大时产生菌脓,在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黏液,后期干燥时,形成白痕,病部变脆,易破裂穿孔。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脱落。病菌也可以为害茎蔓、叶柄和卷须,染病初期呈水渍状小斑,湿度大时有白色菌脓溢出,之后沿茎沟纵向扩展呈黄褐色短条状病斑,严重时纵向开裂,植株逐渐萎蔫死亡。果实染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病斑连片,之后产生龟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黄白色混浊黏液。病菌可侵染果肉组织,使果肉腐烂,也可侵染种子致使种子带菌。

2 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选种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加强栽培管理等预防手段,同时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及时有效的药剂防治,才能够做到对病害的综合防治,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最根本、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根据栽培实践,对该病有抗病或耐病表现的品种包括‘津春1号‘津春4号‘津研2号‘津研4号‘津研6号‘津优20号‘津优30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有刺黄瓜较无刺黄瓜更为耐病。

2.2 种子种苗处理

种子带菌是该病害长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潮湿的苗床上少量的带菌种子可以导致整个苗床上的幼苗发病,对黄瓜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种子处理是有效降低苗期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将黄瓜种子浸入 55 ℃温水 15 min,冷水浸泡2 h后,催芽播种。或者用33 g?L-1的丙酸钙水溶液或酒石酸或50 g?L-1的醋酸铜溶液浸泡黄瓜种子20 min,将种子捞出后用大量清水冲洗1~2次,然后催芽播种,能有效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且不影响种子发芽[3]。也可将干燥的种子放入70 ℃温箱中恒温干热灭菌 72 h,能够有效灭菌,同时可以兼防病毒病。嫁接育苗能够有效地克服黄瓜栽培中的连作障碍,一般常用的砧木为黑籽南瓜。

2.3 农业防治

植物病残体可以在田间和土壤中越冬,是第2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因此,注意田间卫生,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株,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深埋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且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进行黄瓜栽培。低温高湿、排水不畅、叶面结露时间长等环境条件有利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控制田间温度、降低湿度是重要的防控手段。避免在田间湿度大时,进行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防止病菌的传播。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减少细菌的传播。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搞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日光温室大棚应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棚内湿度,控制病害发生。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保护根系,绑蔓或吊秧。及时排除积水,通过放风来降低大棚的温湿度,使黄瓜叶片上不结露或结露时间缩短。浇水和喷洒农药(喷雾)尽量选择晴天上午封闭棚室进行,闷棚 1 h后缓慢放风散湿,要尽量避免在阴雨天浇水和喷药。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滴灌或者膜下浇暗水技术来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结露持续时间,控制病害发生。

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代替传统的栽培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抗逆性,有效克服大棚连作障碍,培育健康黄瓜植株,增强黄瓜抗病性。同时,黄瓜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华孚腐殖酸叶面肥等,能够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增产增收。

2.4 化学防治

截至2019年3月29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共27种,其中化学农药单剂11种,生防制剂2种,复配药剂14种。兼防霜霉病药剂3种,兼防白粉病药剂1种,兼防炭疽病药剂1种。

生产上可采用以下药剂轮替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同时,露地黄瓜应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在角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保护性喷药。可采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72%农用链霉素4 000~5 0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用50% DT杀菌剂500倍液。在河北省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常混合发生,且症状较为相似,农户难于区分。可采用 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氢氧化铜500倍液喷雾,兼治这两种病害,施药间隔 5~7 d,视病情严重程度施药3~4次。或采用12%松脂酸铜制剂,667 m2用量175~233.3 mL,对水50 L,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视病情严重程度连续施药 2~4次,施药间隔期7~10 d,施药时要注意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透。该药剂对黄瓜安全,对同期发生的霜霉病等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2.5 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因其毒性低、对环境友好等特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解淀粉芽孢杆菌BC79可湿性粉剂1 000~1500倍稀释液,发病初期连续使用3次,防效明显[5]。并且能提高黃瓜中氨基酸总量和维生素C含量,提升黄瓜品质。

参考文献

[1] 孙福在,何礼让.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与寄主范围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88,18(1):23-28.

[2] 马柏壮,李莹,张艳菊,等. 我国现行推广黄瓜品种及种质资源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评价[J]. 中国蔬菜,2013(18):72-80.

[3] 李焕玲,李宝聚.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十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J]. 中国蔬菜, 2012(21):23-35.

[4] 刘兆良,袁忠林,罗兰. 8 种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6):107-111.

[5] 张岭 .解淀粉芽孢杆菌BC79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研究[J]. 西北园艺(蔬菜),2016(2):53-55.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黄瓜
黄瓜
咸菜的奥秘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黄瓜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凉拌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