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孔子的生命观探析

2020-07-07许令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论语儒家理想

许令

摘 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们在对生命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儒家生命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向往社会生命的和谐,崇尚精神生命的不朽,这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 儒家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107-03

生命观指的是人对整个生命过程所持的全部看法和基本态度,是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生命于人而言,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们为使个体的生命活出意义活出精彩而对生命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儒家生命观。儒家生命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之中。我们以《论语》为主要研究载体,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维度探析其中蕴含的生命观。

一、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

(一)爱物重生

儒家认为天地孕育了自然万物,且使万物和谐相处,各安其道,这是天地的伟大之处,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当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仁爱万物。孔子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哪怕是动植物的生命都是爱护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物有时,也就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时节的更替变化规律,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来合理取物。孔子认为,不遵循时令和节气的砍树和杀生就是一种不孝。二是取物有节,就是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孔子身处贫贱之时,为了祭祀或是生存之需,也是有限度有原则地捕猎。如《论语·述而篇》(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中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为孔子钓鱼不使用大绳断水网鱼的方式来取鱼,射鸟却不射归巢的鸟儿,可见孔子反对灭绝式的渔猎行为,这说明孔子取之有度的思想,也是对自然生命爱护的体现。

与动植物相比,孔子更重视人的生命。《乡党》篇中记载了孔子家“厩焚”一事。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知道此事后问:“伤人乎?”而“不问马”。不是先问马的死伤情况或马厩的损毁情况,而是先问伤到人了没,可见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比马更珍贵。孔子贵人,因而也更珍惜人的生命的存在。在栖身地点的选择上,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篇),“危邦”(危险的国家)与“乱邦”(祸乱的国家)都有可能让生命受到威胁,主张人们远离这些地方,由此可见,孔子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因此,孔子不愿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为伍(《述而》篇),认为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以及不用船只就渡大河的人,不珍惜生命,行事草莽轻率,不能与之共事。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卫灵公》篇记载,卫灵公问军队如何布阵的事情,孔子回答:“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哪是不懂战术呢? 只是他清楚战争意味着生灵涂炭,所以他不愿谈论战术,并且“明日遂行”,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由此可见,孔子反对战事,这体现了他珍爱生命。

(二)爱惜身体

孔子重视养生之道,关注身体健康。《乡党》篇中记述了孔子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和饮食禁忌。例如食材加工标准:“食精”“脍细”;例如七不食:不食“食餲”(粮食霉臭)、“鱼馁肉败”(鱼肉腐烂)、“色恶”(颜色难看)、“臭恶”(气味难闻)、“失任”(烹调不当)、“不时”(不合时令)、“割不正”(肉分解不当)、“不得其酱”(没有搭配得当的酱)。例如“四禁忌”:“肉不胜食气”(吃肉量不超过主食量)、“酒不及乱”(喝酒量不至醉)、“不食沽酒市脯”(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姜不多食”(姜不多吃)。孔子提出这些要求和禁忌,无疑是为了避免病从口入,以减少疾病对健康的威胁。此外,孔子在《季氏篇》中提出“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强调维护身体的健康。

二、向往社会生命的和谐

(一)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十分重要的思想,据杨伯峻先生考证,“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处之多,孔子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调节社会关系的总则。

在“仁”的涵义上,《论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因人因时结合一些事例,给出“仁”在很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孝、礼、义、信、和、忠、恕等等,而这些优秀品行又规定成为了道德规范条目,故“仁”有“全德”的美称。虽然“仁”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孔子在《颜渊》篇中对樊迟给出了最为直截了当的解释——“爱人”,后世儒者都顺此阐发。“爱人”是“仁”的基本内涵,爱人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必然要求,这一核心要义贯穿于整部《论语》之中。

在“仁”的实施对象上,首先是“爱亲”。《论语》开篇之《学而篇》就借有子之口指出“孝悌为仁之本”,“孝”指的是尊敬父母,悌指的是尊重兄长,孝悌是仁的基础。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阳货》篇),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这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孝为先”的根本原因。“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回报,既要盡心尽力养,也要真心实意敬,“悌”则是兄友弟恭相处和睦令父母开心放心。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平台,孝悌是维系家庭和谐的基础,而从这种与生俱来的血缘亲情和亲密关系出发培养的爱人之心,具有坚实的情感基础和心理基础,也容易实现,所以行仁爱从爱亲人开始,这样“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篇)。然后是“泛爱众”,也就是由爱亲人的等差之爱到爱他人的无等差之爱。孔子在各诸侯国四处奔走宣传的仁政也可理解为仁者行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现政通人和。最后是“博爱”,这是比“泛爱众”更为广和深的爱。不仅爱人,还爱社会、爱国家、爱万物,忧国忧民就是博爱精神的一种写照。

在仁的行为方式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里仁》篇)。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即自己想要站得住做得到也要使别人能够站得住做得到。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篇),即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给别人,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除此之外,孔子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一些好品质,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篇)等等,也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行为端庄、做事严谨、待人真诚等。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应当作出与生命的社会性相匹配的言行,以维护社会生命的和谐。

(二)为仁以礼

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就个人而言,礼能够使人在情感表达、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个特定的度,符合社会要求,使自己的身心处于和谐舒适的状态;就群体来说,每个人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不同,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但又相互依存,通过礼的调节,能够使人相处和谐;就国家而言,礼有正名定分、分等定序的特性,也被统治阶层看作是治国安邦的政治手段。孔子的“正名”,就是理顺各种名分关系,使之符合礼的规范。

孔子十分强调礼的作用,认为“不知礼,无以立”(《尧曰》篇),人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是强调学习“礼”和实践“礼”是人安身立命的最基本条件。“礼”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和“仁”一起构成道德的内外两个方面,仁是内在的情感依托,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二者紧密结合。“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篇),孔子把“仁”引入到“礼”中,用出自内在道德之心的仁对只囿于外在苛刻形式的周礼实行了改造,从而“礼”不再流于形式,而是“仁”心的自觉流露。

在家庭交往方面,对待父母“孝”的表现形式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但孔子认为仅仅有“礼”的外在形式是不够的,还要有内心的“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如果认为孝敬父母赡养好他们就够了而没有内心的尊敬,那与动物有啥区别呢?在社会交往方面,“忠恕之道”“和而不同”“见利思义”等都是儒家推崇的人际交往方式。从内在来讲,“忠恕”“和”“义”都是用待己之心来待他人的推己及人的仁爱之情;从外在来讲,都是人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政治方面,“为政以德”“为政以正”“节用爱人”等都是儒家推崇的治国理政方式。从内在讲,“德”“正”“爱”是执政者应该具有的品行;从外在讲,是执政者内在的品德在政治领域中治理国家的具体表现。

正因如此,儒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希望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让社会生命变得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归仁”(《颜渊》篇)。

三、崇尚精神生命的不朽

(一)士志于道

《说文解字》释“志”为“心之所之”,也就是内心所向往的,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想”非常接近。孔子不仅强调重视生命,还强调要有远大的理想,他认为“志”是很重要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那么,人应该追求什么呢?

孔子在《述而》篇中主张“志于道”,也就是将“道”作为志向,“道”中蕴含着孔子的至高理想。“道”在《论语》的50多个章节中都有提及,可见“道”的重要性。“道”多用作名词,在《论语》中可释为“道路”这一本义,也可释为方法、仁义、主张等抽象义。《论语》从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仁义之道、理想之道、先王之道等方面对“道”做了阐述,这些“道”都和人有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有全德之称,是人的内在品格,需要“礼”这一外在的行为规范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道”是“仁礼”之道。孔子“志于道”,就是把弘扬和实践“仁礼之道”作为奋斗一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孔子一生都在为推行“仁学”而努力,以复周礼为己任。他认为“为仁由己”,主张“克己复礼”,希望通过个人修身,使“仁”深入人心,并将“礼”唤醒。他希望通过每个人的“仁礼兼备”,重建礼乐文明,恢复“仁礼相融”的和谐社会。为此,他颠沛流离,游说列国,却四处碰壁不得志。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艰辛和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宪问》篇)。《泰伯》篇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没有毅力,因为以实现仁德为己任要到死方休,任务重而路途遥远。孔子以悟“道”的境界来衡量生命,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在他看来,“仁”的理想价值要高于人的生命价值,“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人”(《卫灵公》篇)。这也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为了自己的理想,必要时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让精神生命永恒。

(二)修身为本

儒家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明确提出“以修身为本”的理念。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想要复周礼重构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他认为先要“正名”(《子路》篇),而“正名”的根本在于“正人”,“正人”的根基在于“修己”,“修己”即是“修身”。修身是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灌输到人的头脑,内化为人的观念和习惯,并代代延续下去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培养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生命境界,使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强调“修己”的目的是为了“安人”“安百姓”,这是孔子修身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这源于天下失范、道德沦丧所激发出来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修己”以“安人安百姓”,也被儒家看作“内圣外王”的先声。“己”指向在的自己,“人和百姓”指向外在的社会和国家,他人安百姓安也就实现了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内圣”是修身的个体成就—人格至善至美,“外王”是修身的社会功用—家齐国治天下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篇)是孔子认为修身所能达到的“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

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的“内圣外王”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篇)。《论语》中“君子”出现的频率与“仁”大体持平,可见“君子”是孔子理想中的修身人格典范,是通过个体的学习、实践和努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论语》的表述中,君子型的理想人格有很多品质:如立志弘道、品德高尚、博学多思、文质彬彬、自强不息、明辨义利等等。君子是孔子修身思想在现实中的最高人格标准。如何成为君子?原则有四個。一是“志于道”,树立弘扬仁礼之道的理想和目标。因为修身一事任重而道远,有志向才有精神动力。二是“据于德”,为人处世以道德为根据。虽然志向要高远,但是行为要以道德为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依于仁”,待人待物要依傍仁爱之心。有了仁,道和德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四是“游于艺”,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中。也就是要不断学习,使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此外,《论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修身方法,如勤学善习、学思结合、反求诸己、克己慎独、慎言力行等等。孔子把个体的修身与个人理想、社会价值联系起来,以唤起人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动力。

总之,孔子力行爱物重生、爱惜身体,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主张仁者爱人、为仁以礼,向往社会生命的和谐;认为士志于道,修身为本,崇尚精神生命的不朽。孔子的生命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儒家生命观视域下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JK18CDY0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吴伦水.《论语》生命观与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4).

[3]许荣霞,滕海滨.论孔子的生命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6).

[4]彭彦华.君子人格的诠释及其现实价值[J].孔子研究,2019,(3).

猜你喜欢

论语儒家理想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如何读懂《论语》?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