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想象,提升作文能力

2020-07-06郑燕青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想象情境作文

郑燕青

作文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更是语文学科重难点所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指导学生积累想象素材,充实写作内容,打破传统写作中存在的无话可写情况,使学生表达更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思维,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实现语文课程预期目标。

一、创设丰富想象情境,提升作文能力

毫无疑问,人的想象是无尽头的,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那么必然无法达到让学生放飞想象力的目的。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情境是让学生想象的平台之一,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创设想象情境:首先借助音乐渲染的方式。音乐有着陶冶情操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作用,能指引个体进入到相关情境中展开想象。例如在想象作文中,教师让学生选取现实生活中音响类型或单听一种音响录音,借此展开想象并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教师还可提前借助录音软件录制敲门声、鸟叫声、风雨声、开关窗声、猫狗叫声等,课堂上播放后让学生想象出相关画面与场景以及人物活动。其次,借助视频形式。部分作文题目超越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单纯借助语言无法描述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此时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师设置写作话题“20年后回故乡”,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在20年后回到故乡的情境。对小学生而言,现在这个年龄段不能较好地体会沧桑岁月和世事变化,必然出现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可借助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看到20年前的城市和社会变化,之后再为学生播放20年前后家乡在交通、房屋建筑、饮食、服饰等多方面的变化,当学生从视频中获得启发后就会对20年后的故乡展开无穷的想象,改变传统写作中无话可写的现状。第三,借助图画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如鲜花、小狗、气球等,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物品想象故事。而教师可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如教师设置“标点符号”主题,让学生围绕该主题写作,有的学生为逗号添加委屈表情,为句号添加害羞表情,为感叹号画出生气表情,这种漫画标点符号能引发学生想象,并在此基础上编创出和标点符号有关的故事,充实写作内容。

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提升作文能力

有人曾在著作中提到过:“生活是想象的最大源泉,真实更是想象的灵魂与核心”,由此说明,想象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脑海中积累很多与生活有关表象后就能将其转化为文字,并构建出全新的形象。教师在批改学生想象作文时发现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如有的学生想象自身在梦中登上月球,看到了神话故事中的玉兔与嫦娥,但在作文中只运用一两句带过,没有深入描绘玉兔、嫦娥等细节。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没有仔细观察人物和事件,因而对玉兔和嫦娥的描绘缺少现实生活特有的表象记忆,自然而然无法展开具体与形象的描写,所以让学生在作文中放飞想象的基础要素之一是让其学会观察生活。大部分学生不知该如何观察生活,此时就凸显教师传授观察方法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明确告知学生处于观察状态时应集中注意力于观察对象,例如春天来临之际,走出课堂和校园前往公园寻找春天的踪影,但公园中有花草、树木、游人、小鸟、风筝等各种人和物,学生必然无法完整观察。教师可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既然观察主题是寻找和春天有关的事物,那么在观察时就可重点观察成群大雁北飞、柳树发芽、小草新绿等有着显著特征的春天景象。其二,学生在观察时应围绕对象特征,因为大千世界有着不同物体,每个物体都有着相对应的特征,只有紧抓事物特征才能提高观察效果。例如著名诗歌《咏鹅》,诗人在描写时围绕鹅弯曲的脖子和向上仰的形态特征,色彩方面则有着红彤彤的脚掌和洁白的羽毛,还会发出鹅-鹅-鹅的响亮声音。在河中浮游时悠闲自得,展现出鹅生动的形象。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例如让学生认真观察乌龟,再将活动情况写成日记,借此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升作文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文字,而教师则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加阅读量的同时,积极践行课程标准提出的“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理念。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性格较为活泼,让其静下心阅读文学类书籍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而我们多倾向于让孩子阅读卡通漫畫书籍,此类书籍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在愉悦学生身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借此获取想象素材,积累文字,为写作做好铺垫。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书籍的选择关系到阅读成效,如果小学生阅读面仅限于语文教材,就无法积累丰富的想象素材。

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儿童文学作品让其阅读有利于想象素材的积累,因为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着惊险曲折的故事和灵动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中能对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例如《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夏洛的网》《小王子》等,上述书籍均有着较强的想象力,学生在阅读中能从中汲取大量想象素材。教师可单独为学生开设课外阅读课,不仅能实时监控学生阅读情况,还能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例如学生在阅读中不理解部分词汇,因为其在脑海中对此类事物未形成具体和形象的生活表象,那么在吸收阅读文本中想象素材时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教师针对此情况可及时指导学生,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汲取书籍中与想象有关的素材。

总之,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学科基本项之一。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有一定难度,因为不知从何下笔,即使完成写作任务,写出的内容也缺乏真情实感,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甚至有人认为想象与纪实作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很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并没有意识到发挥学生想象力重要性,导致想象作文处于边缘状态。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其作文内容更生动形象,作文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想象情境作文
快乐的想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感悟三角形的高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