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立意

2020-07-06王回法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热点爱国文章

王回法

经过多年初中作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立意较为肤浅,缺乏创意与个性,没有自己的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思想认识水平不高。不深入思考而一味地模仿是难以写出优秀文章的,而引导学生审题立意,则是思考的第一步。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从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不断提升学生的立意水平。

一、与生活相结合,展现正能量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好文章绝非空中楼阁,一定是有血有肉来源于生活的。某种程度上说,作文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与升华。教师要培养生学在日常生活中对新鲜事的敏感,引导学生更加细心地观察身边的人与发生的新鲜事,对生活有所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与此同时,在作文立意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例如,我们常常会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遇见与“友谊”相关的话题,写这种文章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俗套,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话题写出新意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只是浅显地用一些很平常的事例来展现“友谊”之珍贵,这样的立意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过于浅显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脱离传统思维,不局限于从正面上描述友谊,给学生们举一些侧面描写、反面描写的示例。学生放飞思维,纷纷积极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有学生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好朋友没有帮他隐瞒而是清醒地指出了他的错误,鼓励并陪着他一起承担责任。这样立意的作文就较为新颖,也更为贴近学生生活,也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寫出人性中的真善美。

与众不同是脱颖而出的前提,不然在作文立意上很容易就泯然众人矣。想找到不同的角度与见解,就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热爱生活的心。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亮点与关键时刻,将之写入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易于得到高分。

二、因时而变,契合时代热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很多事情,教师可引导他们对其加以关注,对其中或好或坏的人与事物保持敏感,关注社会热点,并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提炼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文章具有时代的色彩,大大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追踪热点,使作文立意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例如,写与爱国相关的话题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从列举一大堆古代爱国人物的局限中走出来。不要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尽管这样的立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文章过于老套,对读者没有什么吸引力,难以出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联系当代内容:“大家想一想最近的香港事件,你们觉得什么是爱国呢?”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一名学生有了一个很棒的创意,以香港警察的视角通过一个小事件写了一篇小小说,以小见大,精彩而又妙不可言。

这样,都是写爱国话题,但是若是抓住一些社会热点,就能使自己的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中学生也本应关注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在写作过程中与时俱进,抓住社会热点,结合自己的认知与体验,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样的文章才富有时代气息,才能表达当代初中生的个性。

三、深化主题,挖掘情怀

初中作文逐步向议论文转变,对思想性与哲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篇文章要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必须得给人以启发。因此,在指导学生立意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哲理的角度辅导学生立意,使学生的文章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引人深思。

例如,根据“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作。这则材料富有哲理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有学生通过分析,明白“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的道理,并且以此为主旨写出了很不错的作文。通过哲理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大大增强文章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在作文立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生活背后的人生哲理,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事物的感性认知。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有足够深刻的思想深度与足够宽阔的思想广度。借助自己的见解与哲理思考,深入阐述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写出来的文章才称得上是才思兼备的优秀作品。

综上所述,文章的立意是十分重要的,深刻的立意能给读者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余味无穷。但是要想使学生写出意蕴深刻的文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立意的能力。

猜你喜欢

热点爱国文章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