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少教多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07-06傅春松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2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思路写作能力

傅春松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作文是重难点之一。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少教多學”的运用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自主课堂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平衡

教师以文题为课堂探究主题,将分析题目、讨论思路、积累素材、片段试写、整篇练习分别作为不同的单元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来展开。

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按照写作能力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均衡地分组,再公布主题及要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题目分析、思路讨论和素材积累三个环节。在分析题目和思路讨论这两个部分,教师需要参与指导,给学生提供最基本的讨论思路,并监督学生不要出现偏题离题现象。同时,在讨论写作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讲解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基本要求与写作技巧。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然后,在积累素材时,教师需要弱化自己的课堂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素材分类,对看似与主题没有联系的素进行角度解读,使其与主题建立关系,拓展思维。练笔环节则要学生独立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结合文章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布置写作练习。

同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对课上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展开整篇练习:一种是框架式,学生只需写出文章的大纲,并且就重点的部分,如开头、结尾等部分详细写作;而另一种就是课后完成,也就是将整篇写作的练习放在课后,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课堂上一般只对作文的完成情况简单地点评,指出学生的问题并让学生及时改正。

这样的自主探究式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生写作时完成任务的被动心态,实现作文教学中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目的。

二、强化课后总结环节,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对教和学的定义大多只包括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复习。所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对课堂总结和评价部分并不重视。尤其是在作文课上,课后总结往往被教师直接忽略。但是,总结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加深知识记忆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写作能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因此,课堂总结和评价对作文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课堂的总结和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首先是对作文题目的分析总结和拓展。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拓展上,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题目。总结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对本次作文主题的思考和分析,还要适当拓展、延伸,想到类似写作主题。

例如,在讲解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时,学生就需要总结对感动这一情绪的分析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可从人和事两个不同的方向来概括写作时收集素材、谋篇布局的思路和方法。之后,学生就可以从感动出发,拓展相类似的情感表达类型的作文题目,如“愧疚”“遗憾”等等。通过总结来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路,在规范学生写作过程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路。第二步就是需要学生重新分析和理解自己的文章。在这一部分,学生主要根据课堂上所掌握的写作技巧来重新评价自己的文章,以此来发现在写作练习中的不足,并思考之后的改进方向。而第三步则是小组之间的互评。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各自写作练习的质量,还要包括在分析文章题目时的思路,课堂上的表现等各个方面,彼此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并讨论改进办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学生只有在离开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清楚地了解自己问题的所在,才能真正转变和拓写作思维,强化自身写作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保证并不断强化,因此“少教多学”就成为了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核学理念之一。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理念,切实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思路写作能力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我的思路我做主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