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调查报告

2020-07-06庾婉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7期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幼儿园

庾婉华

【摘要】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质量,而且与幼儿经验的建构和能力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从化区三所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材料投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公办省级园和乡镇集体园及小区配套幼儿园在材料投放的种类和数量、结构性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有效地投放户外游戏材料,应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打造优质户外游戏环境,统筹高、低结构材料的调适支持,统筹变换环境空间的调适支持,按幼儿兴趣需求调适支持,促进幼儿进行持续探究,进一步提升户外自主游戏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材料投放;户外自主游戏

一、问题提出

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质量,而且与幼儿经验的建构和能力发展密切相关。刘焱提出:“有质量的游戏材料不仅能让幼儿更快捷地认识和掌握游戏材料所模拟的社会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途,还能够给予幼儿丰富的感觉刺激、知觉刺激,为幼儿们提供社会文化历史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发展他们思维、想象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能够给幼儿们带来快乐。”

目前,幼儿园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材料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价值,不管是城区公办省级园还是各农村乡镇幼儿园都在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村乡镇幼儿园来说,没有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材料导致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制约了幼儿从自主游戏中获得创造、想象和同伴交往的发展。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的积极开发和科学利用,必将促进农村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深入细致调查幼儿园材料投放的实际情况,利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调查问卷》对游戏材料投放基本情况的有效资料收集,再通过对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材料投放的整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探究提高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户外游戏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的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三所,其中城区公办省级园广州市从化区幼儿园、乡镇集体园从化区吕田第二幼儿园、街道小区配套幼儿园从化区江埔街爱尚流溪幼儿园。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为了解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在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访谈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基础上,笔者自2015年起持续六年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户外游戏中主动收集的、常用的、喜爱的材料,自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调查问卷》,将材料归纳为28类别,保证了本问卷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拍照等方式对调研对象的户外游戏材料进行记录,将问卷以问卷星形式发放,共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其中有效问卷35份,问卷发放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同时,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名幼儿园园长、6名教师进行1小时左右的逐一访谈,将访谈内容通过纸笔、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

(四)数据处理

问卷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和Excel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及相关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户外游戏材料种类与数量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应体现丰富多元(表1),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时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与游戏材料互动过程中建构更多的经验。

由图2和图3可见,从化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材料种类和数量充足,远高于爱尚流溪幼儿园和吕田镇第二幼儿园,材料为28类,材料总数量为9099;爱尚流溪幼儿园材料种类和数量比够欠缺,种类为22类,材料总数量3892;吕田镇第二幼儿园材料种类和数量不够充足,材料种类为22类,材料总数量为4080。

(三)材料结构

本研究依据游戏材料的结构将户外游戏材料分为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材料的结构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探索使用材料的空间。

由图4、图5和图6可见,从化区幼儿园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投放大量低结构材料,主要以沙、水、竹筒、木板、砖块、枝条、木板、砖块、梯子和轮胎为主,低结构材料占比为84.13%,高结构材料占比为15.87%;爱尚流溪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占比为71.35%,玩偶、餐具、美术工具、农耕工具等购买类材料数量较多,高结构材料占比为28.65%,砖块、木板、竹筒、PVC水管等低结构材料数量较少;吕田镇第二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占比为69.92%,其中枝蔓、梯子、砖块等低结构材料的数量很少。

五、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情况的原因分析

1.幼儿园客观条件对户外游戏材料投放的影响

部分幼儿园规划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比较落后,对先进的设计理念不够了解,对幼儿教育也不够重视,所设计出的环境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爱尚流溪幼儿园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2019年10月投入使用,但户外环境的建设仍然停留在传统游戏场水平,仅仅是一块空场地上放置一两个大型玩具,周围种了几棵树成绿化带,没有规划沙水区、种植区、草坪区等真正有户外价值的空间。幼儿园环境规划的滞后影响了户外游戏的空间创设和材料投放,阻碍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

2.对游戏材料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存在偏差与窄化的原因

户外环境中投放的材料以高结构、固定器材为主,而可移动的、低结构材料则较少。吕田镇第二幼儿园位于从化的边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户外空间面积非常开阔,每名幼儿可使用的面积达7平方米以上。由于缺乏理念引领,将开阔的户外游戏场地打造成单一的运动场,铺上大片塑胶材质的地面,人工制造、单功能的飞机、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爬架等运动器材占据户外场地面积的主体部分。幼儿园内仅创设了运动场、小型沙池和种植区,艺术创作区设置于室内大堂,戶外游戏区域数量严重不足造成材料无法投放使用。

3.材料投放中缺乏课程意识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并不与地市经济水平正相关,游戏材料的价格与价值并不等同,游戏材料的价值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蕴含教育价值,是否富有变化,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吕田镇第二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比较匮乏,来自自然物、废旧物、生活用品等材质的游戏材料很少,木板、树墩、竹筒、野果、花朵的数量均为0,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极低。爱尚流溪幼儿园投放太多高结构类玩具和材料,缺少适合幼儿以物代物进行假象性游戏的低结构材料和自然材料。

五、建议

(一)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打造优质户外游戏环境

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对幼儿户外游戏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户外游戏的整体质量和价值取向,是户外游戏顺利、高效开展的条件之一。从目前来看,幼儿园园长、教师对户外游戏的重视程度很高,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最关键的立足点。爱尚流溪幼儿园在整体规划户外游戏空间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户外环境的自然属性,计划在下学期建造沙水区、建构区和角色区,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游戏场地,提供多元的材料。秉承自由、自主、开放的教育理念,从化区幼儿园将分割小班级和户外草坪的1.2米高走廊围墙拆除,代之以低矮木质层架和各种材料的放置,使得室内外的连接通道通畅。幼儿在课室能完全没有遮挡地看到户外所有活动场地,也能从室内空间轻松进入户外游戏区域,材料使用更具流动性和灵活性。

(二)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

1. 统筹调适支持——让幼儿实现户外自主游戏学习与发展的前提

(1)统筹高、低结构材料的调适支持

在材料投放上,低结构材料需要与其他结构材料优化组合,才能激发幼儿更为丰富的游戏行为,以此推动幼儿的游戏水平。

①大量低结构材料+少量高结构材料组合

低结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操作、想象和创造。如,幼儿园修剪荔枝树时得到一批树杈,幼儿们喜欢这些新奇的低结构材料,他们利用树杈和藤蔓围挡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可以作为蜘蛛洞,玩起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游戏;利用竹子和藤蔓围闭起来的荔枝花店,孩子们当起主播卖力推销从化荔枝;他们利用树杈、木砖和荷叶搭建的树屋是邀朋引伴的好场所,厨师们正在大显身手,制作从化五道菜“煎酿山水豆腐、吕田炆大肉、砂锅水库鱼头、泥焗鸡、香叶乌鬃鹅”……我们发现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探究和发现不同领域的问题,探索欲望与成功体验得到满足。

②大量高结构材料+少量低结构材料组合

个体年龄越小,心理发展越不成熟,“物”之间的相似度要求越高,因此投放的材料以高结构材料为主。小班幼儿非常喜欢角色游戏,偏爱玩偶、锅碗瓢盆、交通工具等高结构材料,教师同时提供了木片、鹅卵石、树叶、花瓣等材料,幼儿把它变成鸡蛋、红薯、烤鱼,创作机会让更多的运用这些高结构材料结合纯天然的自然材料进行游戏,这就打破单一的高结构材料与幼儿的互动的游戏方式,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相结合的游戏方式更符合幼儿游戏的多样化需要。可见,各种组合的搭配可以根据年龄特征、幼儿的游戏需求及发展阶段等灵活统筹调配。

(2)统筹变换环境空间的调适支持

我园把多功能、多材质的材料放置在不同的、适宜的空间,由材料与空间所形成的场景引发幼儿更多游戏探索的可能。如,把同组建构材料从室内迁移到操场,幼儿搭建的事物与室内场景的相似度高,室内建构和操场建构出现较多的内容是各种楼房、桥梁、玩具等。

把同组建构材料从室内迁移到户外草坪山坡空间,草坪上有荔枝树、斜坡和涵洞,对幼儿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不同的空间能引发不同行为、体验。教师发现场地的特点不同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差异性大,搭建的事物与室内场景的相同度低,草坪山坡的建构出现许多露营、郊游等链接户外生活经验的情景,如,搭帐篷、建迷宫、修洞穴等游戏行为随着游戏的深入逐步出现,而且幼儿所使用的材料和建构的方法大不相同,如,利用涵洞从斜坡中央穿过的特点,找来十几个滚筒和纸箱分别连接涵洞两头,让涵洞长度大幅度增加变成长长的洞穴,洞穴出入处绕上藤蔓和假花,成为一个封闭的神秘洞穴。由此表明,同组材料在不同的空间中,引发儿童的游戏经验不一样,儿童的学习和探究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

2.按需调适支持——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进行持续探究的关键

①由个体经验引发的需求支持

幼儿的原有认知经验时常在户外自主游戏进程中不自主的被引发,并且他们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常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户外自主运动区中,一位大班的孩子在做游戏计划的时候决定要搭建“跳水台”,经了解幼儿的想法是源于观看奥运10米跳水的经验,教师对此行为动机分析以后,对幼儿进行了持续一个月的材料支持。第一次搭建跳水台,幼儿在一个大油桶下面铺上厚厚的体操垫,从油桶跃到垫子上;第二次,幼儿有了新的想法,在两个油桶之间架上长竹梯变成平台,运动员走过平台进行跳水,第三次设计了10米高的跳水台,需要有一个电梯到达跳水台,幼儿提出单人梯太窄站不了很多人,所以需要3个双人梯,教师支持幼儿双人梯的想法后,最终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下成功搭建“跳水台”,每一位幼儿都在“跳水台”上做出各种姿势的凌空跳,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②场景迁移引发的需求支持

研究进程中,伴随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他们在室内区域游戏探究中的经验会自然地在户外自主游戏探究中显露,教师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内在的需求,和幼儿把室内空间的探究迁移到室外。如,由于暴风雨导致农耕天地里的菜苗倒塌而引发幼儿在室内美工区给植物做支撑架;如,室内观察角的豆苗长高以后无法更好的攀爬生长,幼儿们提出把豆苗迁移到户外种养;又如,在户外角色游戏中,他们需要依附高大的树木搭建树屋,需要木工区的工具锤子,并学习使用锤子打桩入土固定等。教师除了幼儿赋予游戏权利和材料支持外,还有意识地观察材料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把握环境和材料调整的方向,支持幼儿游戏的持续开展。

③主题探究引发的需求支持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幼儿在室内的主题探究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衍生的许多探究需要在户外实现。如,大班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个案则是由教师给幼儿们分享绘本后,幼儿提出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寻找爱丽丝的城堡,他们在户外的草坪区发现木架屋子、长树桩、椅子等,覺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城堡,由此引发幼儿在这个空间创造爱丽丝城堡的一系列探究。又如,《荔枝蜜》《小熊生病了》等案例同样由主题活动探究及绘本阅读引发幼儿从室内活动探究走向室外的自主游戏探究。在这类探究性游戏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允许,后续根据幼儿游戏的进程给予原空间以外的多样化材料的支持,更多的是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自己想办法,与家长一起收集材料,为自己的游戏做准备,此外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讨论,激发幼儿思考材料本身多样化使用的可能,以及材料组合的多样化可能。

总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可以选择活动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的权利和幼儿游戏的成效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保证游戏的高质量,幼儿园应该遵循幼儿的兴趣需要创设多样的游戏场地,重视环境和材料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为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户外环境,以推动幼儿在环境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秦元东.幼儿园游戏指导方法与实例:游戏自主性的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户外自主游戏中针对幼儿冒险行为的策略
关于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动”之有方,“行”之有效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