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铭记而记录

2020-07-06侯杰纯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任网课铭记

侯杰纯

午后阳光正好,洒在操场碧绿的大树冠上,又爬到一旁升旗台静静飘扬的五星红旗上,绿叶和红旗相互映衬,在春日的蓝天白云下,校园是那么圣洁美丽。只是没有了孩子们琅琅书声和课间嬉戏的打闹,让人难以习惯。走在校道上,偶尔在绿叶深处透出的一两声清越的鸟鸣,让校园愈显寂寥冷清。2020年的春天终于到了,她的美丽和悲壮注定会被世人铭记,它如同眼前这座空无一人的校园让我余生难忘,永远烙印于脑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人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春节,好不容易熬过“战疫”最艰难的阶段,作为一线的教师没有等到学校开学通知,而是接到了学校“一线一案”开展线上教育的安排。这意味着我们这群偏远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也即将“华丽”转身,成为十八线外的主播。这当然是一句自嘲的话,只是我校地处农村,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停课不停学”,让教师在网上直播课,显然不现实,更何况在农村生活的不少学生连基本的网络设备也不完善,这可如何是好?一番深思熟虑后,学校从实际出发,决定全校师生通过“微课”来开展网上学习。

当然,作为科任教师,在“云开学”之际,任务还是相对轻松的。可身边许多当班主任的同事,每天手机里所接收的信息量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排查学生与家人的健康状态、调查学生的家庭网络终端、建立家长群、把各个科任拉入班群、发放各科课本、组织学生“云入学”……各种各样的任务和工作,让班主任们忙得“人仰马翻”,不可开交。科任教师若单教一两个班的还能不那么忙乱,有些非主科教师任教多个班级且多是跨年级的,加了很多个班级群、家长群,一打开微信,密密麻麻的都是上蹿下跳的群,譬如,学校教音乐的同事,加了二十个群,打开一看,微微有点目眩那种,每次上课前都得小心翼翼地找准上课的班级,就害怕进错班级群。

网课对于广大的乡村教师而言,还是非常新鲜的,不少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摸着石头过河”,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适应,但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大家在互相自嘲一番后,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一线教师的本职工作。学校的工作群里一时间都是同事们分享的各个名师的网课资料和教学视频,同事们集思广益,分析讨论各种资源的优劣,挑选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的资源,透过手机屏幕,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彼时,同事的工作热情在学校的工作微信群里沸腾着,让我感动,让我自豪: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终于也能像冲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一样,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做出点应有的小贡献了。

終于,教书生涯里的第一节网课快要来了。为了确保这节课能顺利有效地进行。那天,我早早起床,梳洗完毕,紧张地连早餐都顾不上,就抓着手机,观看同事的上课实录,积极学习网课经验。

这样的课堂同之前的课堂相比,多了几分安静。没有学校悦耳的上课铃响声,没有课前孩子们如麻雀般叽喳的喧闹声,没有教师敲黑板报的噼啪声,也看不到教师,但每次微信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始终是温柔而阳光的,像极了春天悄悄靠近的脚步,让人觉得温暖和心安。

我依旧记得一个同事在一节微课里这样问孩子:“我们为什么今天要在网上上课呢?”“因为病毒”“新冠病毒”“新型肺炎”……手机屏幕里一会就闪现出孩子们许多的答案。

“除此以外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沉默了一会,屏幕上又有了许多答案:“因为人类吃了蝙蝠”“贪欲愚蠢”“无知狂妄”……

“那你们喜欢上网课吗?”“不喜欢”“我想老师了”“我想回学校过正常的学习生活”……屏幕前的七嘴八舌,一时间热烈的气氛,让我们仿佛都回到了从前那个温馨明亮的教室里。

是啊,从前的光阴多么平常,校园里日复一日的生活,却是现在困囿于手机屏幕前的我们最怀念、最渴望回去的时光。只有失去才能懂得珍惜,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学会慈悲。这样的经历,人生历经一次,无论是谁都会铭记一辈子。相信孩子们在汹涌的疫情面前,最终会明白什么是应该敬畏的,什么是值得信仰的,什么是需要人终其一生去践行的。

静待花开,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那时的我多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多么渴望在校园春暖花开阳光下,遇到每一个微笑感恩,姗姗而来的你。

猜你喜欢

科任网课铭记
一生铭记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山河铭记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