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分析

2020-07-06回大伟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环境设计

回大伟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生态建筑理论。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生态建筑的特点与相关理念所关注的内容,研究了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通风设计、绿化与水景设计、遮光与采光、噪声污染的防治管理等生态建筑理念的具体应用,希望促进我国住宅建筑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环境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在现阶段的建筑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自然资源和建筑能源的合理运用,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原则,将生态理念同住宅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建筑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技术,提高住宅的整体效益,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居住环境需求。

1、生态建筑的特点和其重点关注的内容

1.1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建筑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所以在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与地理环境将自然资源因素引入其中。除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之外,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对生态建筑进行考量。首先要对住宅建筑的健康与舒适进行考量,要求房间的布局合理、充足的光照,保证室内温度与湿度的合理,且要应用一定的环保材料保证住宅的绿色健康。同时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充分发挥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作用,以提升住宅的生态效益。最后还要注重住宅的设计与美观,有助于生活在此的居民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1.2生态建筑理念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应加强对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分别是自然光源的应用、局部风环境设计以及针对城市热岛问题的解决措施。设计人员需要对光照情况具备详细的了解,从而设计合理的采光遮光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资源节约的理念,自然光源和普通照明灯相比可以节省80%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发展。关于局部风环境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在优化建筑物布局的基础上考虑风向和建筑物门窗的位置结构,有效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推动生态环保方案在住宅中的充分利用。在建筑住宅项目设计中,应注重对城市热岛现象问题的解决,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其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加强小区绿化景观的建设,不断落实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2、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2.1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

建筑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提升。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时也可以将住宅建筑和周围环境相结合,促进建筑文明的不断发展[1]。建筑的布局设计有很多内容,包括建筑群的高度、密度以及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若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导致气候的恶化。因此,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考虑气流的流动对建筑的影响,使建筑结构同自然气候科学结合,从而明显改善局部内的气候。同时,生态建筑理论下的住宅设计应秉持科学舒适的设计原则,利用科学的建筑布局来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2.2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

住宅建筑建造必须加强对通风的管理和设计,充分利用风环境所呈现出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住宅的生态效用。在建造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气体的流动规律,将风环境同建筑群的高度、密度联系起来,设计出更为合理的住宅通风结构,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通风要求。自然通风的良性循环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会对人的身体起到很大的好处,因此在住宅的不同位置的通风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安徽地区的传统建筑为例,各个建筑联系紧密,高门大院外墙很高,没有屋顶的天井穿堂风极易通过。尤其是在夏天,院子里面可以感受到凉爽的感觉。相比之下,大多城市住宅区楼层较高且通过不良,不仅降低了室内空气质量还不利于资源的节约。

2.3绿化与水景设计

在现阶段的建筑过程中,砖块水泥和涂料中会含有一些放射性有毒物质;而气流的流动状态、建筑布局和密度、建筑区域辐射情况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热岛效应”[2]。因此为了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相关单位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帮助居民更加愉悦和舒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可以在小区内增加绿化与水景面积,例如采取垂直绿化的建筑设计,增加屋顶的绿化率,注意绿化与水景以及通风的结合,科学地防范“热岛”问题。加强对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兼顾建筑群与绿化水景的综合设计,综合调控合理部署,提高二者与住宅建筑群的整体协调性,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的生态效益。

2.4住宅的遮光与采光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对光照的需求,不仅要有良好的采光,还能有效的遮阳。特别是夏季的时候,人们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遮阳,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建筑的地理条件、维护结构以及当地气候特点等进行精密地计算与考量,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充分满足居住者对于光照的需求。同时,对太阳的辐射起到一个良好的控制作用,促进建筑使用寿命的提升。而冬天的时候,室内需要进行采光,通过对朝向而设计延长光照的时间,提高热能。同时利用外围结构设计提高冬季住宅的保暖效果。良好地应用生态建筑理论,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耗能,实现资源的节约。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测算的时候,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特点、明确具体参数,以提升方案的有效性。

2.5住宅噪声和污染的防治与管理

在现阶段的居住环境中噪声和污染的问题不断困扰着居民的生活,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加强针对于噪声和污染的设计研究。在设计之前,相关人员先对该区域内的污染和噪音问题进行详细的排查,明确周边的污染源和噪音源。接下来采取科学的手段使得住宅建筑免受噪声和污染影响。如果无法彻底根除,则可以通过隔音玻璃,室内种植等方式减轻污染和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加强小区周边的绿化植被建设,促进内部的空气流动,提升住宅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现场的有效勘察,减轻人员流动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对住宅建筑群形成的噪音与污染,从而对噪声污染区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2.6住宅节能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节能设计中的体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建筑材料节能以及能源的节约。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根据住宅的工程需求,通过降低配筋率以及合理地使用添加剂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钢筋和水泥的用量。而且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对材料充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在能源节约方面,可以合理地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煤炭能源的利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设计风能系统为住宅建筑的运行提供能源,在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住宅建筑的生态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将住宅建筑设计同生态建筑理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建筑布局、自然通风、绿色景观、遮光采光以及噪声防控等方面的生态设计,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建筑的舒适节能,提高我国的生态建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凯,李东旭,张彤.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8):113.

[2]蒋霞.基于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09):122-123.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环境设计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谈生态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