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研究

2020-07-06陈琛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管理会计高校

陈琛

关键词:高校  管理会计  实际应用

一、管理会计及其应用优势

一般而言,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数据信息以及非财务数据信息的整合、加工处理来分析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单位经营发展情况,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各种决策分析支持,同时也能对单位各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

从其定义来看,高校应用管理会计的优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第一,分析过去。管理会计借助一系列特定的方法、手段将高校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充分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通过梳理,将高校以往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一一进行反馈,为高校后期财务评价和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二,管控现在。管理会计从高校发展战略出发,将其具体化,为高校提供满足其经营管控需求的指标数据,借助指标和实际对比来分析高校运营管理的合理性,促使高校各项活动可以按照既定方针、流程以及路径来进行推进,确保预期经营目标的是实现。第三,规划未来。管理会计产出的信息使得高校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当前单位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决策方针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效率,有助于高校下一期活动的制定和开展。由此可见,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将高校原本只集中于基础核算的财务管理提升到为高校提供经营决策、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及推动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中推进时遇到的难题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自身管理、运营受到相关政策规章的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等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更加重视对管理会计的运用,逐渐开始支持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但从实际来看,管理者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还未彻底转变,管理者并未积极参与管理会计建设中去,导致高校管理会计顶层设计不到位,而且其他部门也未对管理会计有明确的认识,高校普遍存在管理会计由财务部门负责、只在财务部门中应用的问题,管理会计职能得不到发挥。另外,高校现有财务人员较为紧张,一人身兼多职,多数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缓慢,缺乏具有IT专业背景、数据分析能力的新型会计人员。且多数财务人员也缺乏深入到业务一线的条件,管理、分析能力难以发挥。

三、高校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途径

通过对高校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结合实践经验,对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校各人员管理会计思想建设,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程

高校应积极培养各管理层级、各部门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通过定期组织管理会计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开办讲座等方式来在内部树立明确的管理会计思想,促使高校管理者、各部门人员全面且准确地认识到管理会计的概念。同时,结合自身特点,推动内部管理会计研究进程,尤其是对于拥有会计专业的学校,更要充分利用自有的师资力量,由财务部门和经验丰富的会计学科教授、讲师一起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及其在学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加快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为高校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确保管理会计在高校内部的顺利运行。在具体建设中,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以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参照管理会计制度指引、其他兄弟单位经验等来构建制度架构,由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或邀请专业人士通过对现有财务会计制度的梳理来对管理会计制度架构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和财务会计制度相互辅助,避免同一活动管控中出现不同规定的问题,确保财务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工作双双顺利开展。

其次,建立健全监督评价制度。监督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对管理会计制度运行情况的分析来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给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以内部控制为基层,拓展监督范围,做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动态监督,同时根据各部门、各岗位设定指标来规范人员行为,确保对高校整个运行过程的监管。同时借助风险系统中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程序来对管理会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衡量风险威胁度,并借助风险成因分析报告以及风险应对程序来对制度的完善提供意见。

(三)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现阶段,多数高校对审计监督的重视不足,对管理会计的监督不够完善,因而高校还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健全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首先,建立审计主体联动机制。高校上下各级、横纵各部相互协调合作,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反馈的模式,参与到高校各活动项目的检查和评价工作中,实施合力监督,从而提高监督效益。其次,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核心,完善审计监督机制。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其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逐渐庞大、复杂化,传统的审计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因而高校还应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数理模型等来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检测、筛选、分析以及反馈等各环节的有效开展,提高審计效果。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平台

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对高校信息化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构建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在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而且也可以将现阶段靠人工开展的简单、重复类工作系统化,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首先,高校应重视信息化建设,重视校内各项资源的整合。其次,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及时引入管理会计系统软件,并由财务人员、信息人员或邀请专业机构在对高校业务、财务流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优化系统程序、流程等,以便将人事系统、科研管理系统、ERP系统等有效整合起来,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为高校管理者决策提供全面、真实以及准确的数据支持。

(五)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

财务人员转型是财务管理转型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人员的能力必须满足管理会计运转的需求。首先,高校应提高人员招募门槛,招募管理会计型以及经验丰富的会计人才,为会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其次,重视对现有会计人才的培养,定期对人员开展管理会计等财务知识、信息化建设方面知识的培训,鼓励各人员自主学习,提高人员管理以及决策分析能力,促使财财务人员从核算转向管理,更好的支持管理会计工作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以及风险应对能力,因而高校应加强各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积极完善管理会计制,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推进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进程,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裴冬雪,王洋洋,李雪杨.新会计制度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财经界,2019.

[2]樊艳改,刘晓丽,王克宏.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2019.

[3]沈岳.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9.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管理会计高校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