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陶陶艺 薪火相传

2020-07-06唐本良林莉莉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佛山市工作坊陶艺

唐本良 林莉莉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实验小学“乐陶陶艺”工作坊始创于2009年3月。学校结合佛山本地的石湾陶瓷文化,重视陶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美育作用,把陶艺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特色项目持续推进。2016年,学校被评为南海区首批陶艺特色项目学校,借着广东省推进课程深化改革的东风,学校通过升级场馆学习、探索国家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方式、加强家校陶艺文化共建、扩大陶瓷文化社区影响力等方式,打通“项目—课程—活动—文化”的构建脉络,融合乡土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教师资源,创建让学子幸福学习、幸福成长、幸福生活的陶艺校本课程,全校形成学陶、乐陶的文化氛围。2018年,学校还开展陶瓷外出研学课程,进一步探索学生审美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着力把“乐陶陶艺”工作坊打造成佛山市乃至广东省具代表性的陶瓷艺术教育工作坊。

罗村实验小学是一所把“幸福”作为教育终极追求目标的学校,以“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宗旨,通过近十年坚持,走过了“幸福教育”探索的两个阶段。2016年是学校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如何在“幸福课堂”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校“幸福教育”的内涵,推进“幸福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决定从高位构建和统整“幸福课程”体系。为此进行了全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重构,在统筹整合学校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进行改革。2017年,学校的《五彩课程》建设方案获得了广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一等奖,随着课程方案的发布,“幸福教育”开启了它的3.0之旅,踏上了校本课程的创新之路。

一切课程的合理开发与成功落地,都需要梳理并匹配学校的“办学基因”,同步联动学校的相关系统发生变革。因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学校构建了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回应了全校2200多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以其中的“陶艺课程”为抓手,以骨干教师唐本良为核心引领团队,探索精品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创建支持学生体验与创作的学习场馆

学校工作坊能同时供400人进行陶艺制作。陶艺室有先进的陶艺制作设备及制作工具,学生能体验手捏、拉坯、印制、创作等各种成型方法,及上釉、烧制等全套制作过程。自陶艺室投入使用以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此接受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熏陶,传承传统技艺的教育。陶艺室正从展示陈列文化、陶瓷文化宣传、大师创作空间等方面向陶艺文化馆的方向升级。

二、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推动陶艺的美学普及

学校对全体学生开展陶艺教育,通过国家课程的内容统整,每学期从现有的美术课时中拿出6个课时安排陶艺校本普及课程,同时周一至周四下午4∶30-5∶30开展乡村少年宫陶艺教育课程,周五下午4∶30-5∶30开展陶艺校本提高课程,形成“三位一体”层级课程,并为周边的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了一个学陶、玩陶、交流的平台。陶艺工作室先后接待了上百间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合计上万人次参观与学习,为佛山当地乃至省外的多所学校提供了陶艺教育学习、环境设备、实验参考、研讨与交流的机会。

三、结合“1+ N”活动课程,搭建节日展示评价平台

酷爱节日,是儿童的共性。作为展示性评价,我们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程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以艺术节的“1”为主线,创生陶艺相关的“N”个陶艺系列活动类课程,搭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秀出学生的五色光彩,激励“五彩少年”幸福成长。

学校于2017年舉办了“大师杯”千人亲子陶艺创作大赛,普及陶艺亲子教育,激励学生传承陶艺大师的工匠精神。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佛山市科技创新展示活动中设立创客展示区。2017年举办献爱心慈善公益拍卖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陶艺学习的公益价值,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四、延伸陶艺社区课程,拓展陶艺实践体验途径和影响力

“乐陶陶艺”工作坊近年来除了抓好常规的课堂教学主阵地外,还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活动,为社区文化生活做贡献,为学生探索出更多实践与拓展体验的途径。与此同时,由于工作坊影响力的不断辐射,各级领导也前来检查学校的陶艺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五、开展外出研学课程,进一步拓展课程实施形式

2018年,结合成功立项的研究课题“读城记”进行项目式学习课程的探索,我们先后创设了“读南国陶都文化,领略陶瓷产业硅谷魅力”“读省博艺术精髓,吸岭南文化灵气”“走访中国瓷都景德(德化、醴陵等),探寻陶瓷古韵魅力”等多条研学线路。学校将在此基础上着力把陶艺坊打造成兼具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的陶瓷文化馆。

六、成效与反思

经过系统的陶艺学习和培养,学校已经形成了学陶、爱陶的文化氛围。学生参加2017年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陶艺创作比赛囊括小学组三金六铜的好成绩,为全省各参赛队伍获奖最多的学校。2017年,学校荣获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幼陶艺大赛决赛优秀组织奖。小学陶艺教育“乐陶陶艺”在南海区特色活动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2014年佛山市学校少年宫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陶艺作品《中国希望之城》获佛山市一等奖,学校获评“佛山市优秀红领巾社团”称号。2011年,学生参加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陶艺比赛,荣获一、二等奖,作品被石湾当代美术馆石湾陶艺学会收藏。

可以说,学校的“乐陶陶艺”课程已经成功融合乡土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教师资源,打通“项目—课程—活动—文化”的构建脉络,为校本特色课程创建提供了参考范式。在此带动下,学校其他科目的拓展体系的所有课程也正有序开展,咏春、剪纸、书法、中国舞、合唱等三十多门校本课程已进入课程建构的攻关阶段。

2019学年,学校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通过校园主题活动引领、长短课结合、学科跨界混搭等方法,在保证国家课程课时的情况下进行课时调配,把周五下午作为全校开展艺术类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放空间,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综合性评价。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课改的路上,通过这个充满活力的高地,使美育教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注:本文系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特色学校创建专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幸福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课题批准号:TSXX039;主持人:温旺华、谭婉冰)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佛山市工作坊陶艺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