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欢乐课堂五部曲”高效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07-06杨伟东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节师生探究

杨伟东

在我国,初中教育兼具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三种不同属性,是连接小学与高中的中间环节。因此,对初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笔者通过比较初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在我校欢乐课堂高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欢乐课堂五部曲”—— 导、探、疑、悟、评的操作进行方法指导,发挥高效教学的优势。

一、初中常见的教学模式及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教学中存在四种基本教学模式,即传授式、探究式、自主式与合作式。

传授式是最为经典也最广为人知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源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在此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提供信息,不利于他们发挥主动性,多年来也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批评。

探究式也是经典教学模式,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探究式比较适合小班教学,在大班级实施时有一定难度;往往耗时比较长,在课时比较少的学科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自主式也就是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捷克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自主教学模式的思想。此模式在我国有很好的实践基础,如卢仲衡等人的“自学辅导教学”、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等。此模式对教师的指导能力及学习方法的教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其优越性很难体现出来。

合作式即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的戴维·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合作学习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它常与探究式、自主式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应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存在从重传授向重探究、自主、合作转变;单一应用较多,综合应用较少;套用式应用较多、创造性应用较少等特点。存在对单一教学模式把握不好,且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等问题。

二、“欢乐课堂五部曲”教学模式

2009年,我校把创新时代的元素和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孟子的“众乐乐”思想相结合,首创性提出“欢乐课堂”高效教学的理念,即教师享教乐教、学生享学乐学,和谐互动、课堂高效,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共筑师生成长共同体,鼓励教学方法百花齐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们提倡“欢乐课堂五部曲”,即导、探、疑、悟、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导

1. 分导入、导学两方面。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以欢乐为驱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科学设计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此环节着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2. 方法指导。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采用互有联系和哲理性强的材料、故事、社会和生活中热点话题导入、设疑导入、承上启下导入、音响激趣导入等。

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既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还要注意导学案内容结构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明确自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学内容和自己习惯的方法灵活选择自主探究学习还是合作探究学习等;明确自学程序,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清楚学习程序和步骤有哪些;明确自学要求,即应达到什么目的,能解决相关的什么问题等。

(二)探

1. 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方面。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课堂高效教学最核心的环节。学生通过导学案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生生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此环节教师应尽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创造宽松、和谐、欢乐的课堂氛围。

2. 方法指导。在探究环节,教师要全程跟踪、监测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需要做到:及时疏导学生思维障碍;及时表揚先进,激发这类学生继续发挥榜样作用;培育、发现学生创新点、闪光点并鼓励学生乐于分享展示,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相得益彰。

(三)疑

1. 分质疑、释疑两方面。质疑、释疑是课堂重要的活跃交互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是培养学生课堂发现与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此环节应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善于在教师、学生的交谈中辩疑,在师生互动中逐渐释疑,进而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升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方法指导。进入质疑、释疑环节时,首先应明确那些知识或问题的解决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中已经达成共识;其次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明确哪些知识或问题的解决仍存在异议或不明确;最后鼓励学生上台辩疑、释疑,教师可根据学情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同伴展示交流中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解疑。

(四)悟

1. 主要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提炼。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获得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感悟的课堂,师生才会有愉悦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 方法指导:学生在经历对新知识的探究和对问题的解决达成共识后,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提炼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及外延,可通过提问、反问、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及其表达形式的感悟和理解。

(五)评

1. 分评价、反馈两方面。评价的方式有课堂测试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情、教情,促进师生共同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提高,最终达成师生共进的效果。

2. 方法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观察、提问、测试等方式,及时、准确、全面、高效地捕捉来自学生各方面的反应,获取评价和反馈信息,科学调控教学方法,做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决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年来,尽管课程改革后教师教学观念有所转变,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仍然只使用某种教学模式贯穿整堂课,很少能够根据需求,灵活、综合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基于此,我校“导、探、疑、悟、评”高效教学模式提倡教师教学方法百花齐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教师享教乐教,学生享学乐学,师生共同享受课堂的目标,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闪烁着教师与学生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环节师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