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阅读教学流派分析及其对区域阅读推进的启示

2020-07-06孙龙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

孙龙

阅读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结合国内外阅读研究的相关成果,多角度地分析学生阅读活动,推进区域阅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国外阅读研究的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独创、科学的论述。他提出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更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地位。他也指出,快速的、会思考的阅读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

日本著名儿童学家、语言教育学家西尾实提出了三层次阅读教学模式:直读—解释—议论。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在阅读作品上注重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密切注意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相比前者提出的阅读理论,英国学者哈默在潜心研究二十年后,提出了ESA教学模式。ESA 代表语言教学的三大要素:投入(Engage)、学习(Study)、运用(Activate)。它的优势在于,由三个基本要素的顺序变换组合而成的三种不同的课型:直线型、反弹型和杂拼型,教师在教学中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流程,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教学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Goodman)等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古德曼用差异分析方式进行阅读研究时发现,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猜测游戏”。他把阅读的语言心理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修正”)四个过程。古德曼从语言心理学角度指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读者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及阅读经验和技能,对语篇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理,达到最后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美国开始流行一种新的模式——翻转阅读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课上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与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更多的责任是解答学生的回题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二、国内阅读研究的现状

小学生并不缺乏阅读,他们缺乏的是高质量的阅读。自国家发出“全民阅读”的倡议,有关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以群文阅读、单元整合阅读、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等为主要代表,并逐渐在国内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派系。

1. 群文阅读现状的分析

群文阅读以“一篇带多篇阅读”和“1+X”阅读为主流,提倡在单位时间内整合多文本阅读。蒋军晶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中提到,群文阅读就是要教给阅读者一些实用的切合时代需求的策略,例如图像化、推论、联结、统整等。由此,理解、质疑和发现能力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角”,设计“群文”的目的就变得非常明确,即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质疑,把思考的过程展开来,然后有所发现。他认为“群文阅读”的尝试就是“发现至上”,鼓励探索性教学。

2. 单元整合阅读现状的分析

部编教材鲜明的特点就是从精选课文到口语交际,再到语文园地,它们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推行单元整合阅读,就是要突破单篇课文教学的局限,把内容相同、相近、相关的地方进行整合,把表达方法类似的或者同一文体的作品进行整合。形式可以是“单篇精读+多篇略读”,也可是“精读的知识点+园地”,还可是“精读的写作方法+园地的习作”“若干篇略读整合”等。其主要是对已有单元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相同的表达方法、同一文体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压缩教材教授时间,从而“瘦身”,留出更多课堂时间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3. 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分析

20世纪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吴韵欣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充分体现“整”的特点:整体规划、整合内容、整套任务,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比较,系统思考的思维习惯。李怀源老师指出,整本书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部编语文教材融入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以及从单篇文章阅读到单元整体阅读、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能力培养理念。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 主题阅读的现状分析

主题阅读主要是围绕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的几组文章的阅读,它对学生在阅读兴趣、同伴互动、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具有积极作用,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方法。王孝平老师认为,在同一主题的范围内,尽量增强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和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祝新华等认为,主题阅读活动对学生在阅读数量和广度、阅读兴趣、社群互动、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有积极的作用,主题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方法。董阿萍认为,主题阅读依托现有语文教材, 通过抓单元阅读主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 充分释放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对区域阅读推进的启示

通过上述有关研究可以发现,在学生阅读素养研究中,既要关注学生阅读心理过程,结合阅读体验、阅读预测、阅读验证来激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融、预测文字后面的故事,参与体验閱读的快乐,有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同时,要高度重视阅读技能、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明晰阅读能力与思维发展、智力发展的关系。

在区域推进阅读研究中,既要注重区级总课题的顶层设计,还要学会运用“全语言”思维、大语文思维,将学生阅读置身于大生活、大社会环境中,才能推进区域的整体阅读。

首先,要从阅读理念上进行转变,转变的主要渠道是课堂阅读教学,其中主要做好“先减后加”的工作。“先减”,是指加强单元整合阅读的研究。为了适应统编教材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掌握阅读方法的要求,在遵循统编教材编写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先减后加”的方法和有效统整的策略,对单元课程内容进行统整,即依托单元主题,充分挖掘篇与篇之间关联的知识点,组织实施多篇整合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减少课时用量的目的。“后加”,是指加大推进“1+X”群文阅读,即以现行统编语文教材的学习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以精读课文有效延伸或单元主题有效延伸为主要路径并进行文本组合的群文阅读方式,让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其次,要加强学生阅读环境的营造,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手,通过书香社会、书香学校的建设,以及评选书香家庭等方式,打造阅读、悦读的大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环境创设,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区域阅读推进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ZQJK025;主持人:熊丽丽)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