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07-05姚秋晨

科技资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养老医疗服务医养结合

姚秋晨

摘  要:我国常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等分类,各類养老模式适合的医疗模式存在差异。现行的医养结合服务因养老模式存在区别,出现以主体划分的多类构建形式。我国农村医疗与养老服务面临价值管理、经济收入、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制约。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农村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的构件医养结合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践中引入多方共治,采取信息化手段并注重基层力量,为农村老年人养老与健康需求提供支持。

关键词:农村养老  医疗服务  医养结合  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5(c)-0203-02

我国为应对未来日趋加重的老龄化问题,在养老金、医疗保险等领域持续推动改革。广大农村由于历史发展的限制,老年人在相对数量激增的情况下面临养老与医疗保障的双重问题。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决定了养老与医疗密不可分。为解决农村老龄化遇到的诸多问题,应当积极构建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1  我国常见养老模式及其医疗服务对象特征

在中国传统观念与社会行为中,居家养老曾是唯一的养老模式。随着老年化形势日趋严峻,机构养老在21世纪初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养老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社区养老模式得以快速成长。上述3类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具有明显差异。

1.1 居家养老

身体健康且与子女同居或就近居住的老年人,适合采用居家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即可独立生活,也可通过雇佣养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根据就医需求,在社区门诊、行政区医院、城市中心医院中进行灵活选择。居家养老就医面临医疗体系布局、交通便捷性、往来陪护等因素的影响。

1.2 社区养老

身体健康的独居老年人或半失能老年人,可采取社区养老方式。社区养老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为老年人在自有住房中居住,养老需求更多借助社区力量满足;第二种为老年人集中居住在以养老为主要功能的社区中,养老社区较一般社区的服务功能与质量更具优势。此类情况下,老年人就医需求多以上门服务和社区医疗结合的方式进行。

1.3 机构养老

半失能或失能老年人,以及少部分健康老人选择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具有专业性,养老机构内部多配有一定数量、质量的医疗设施,配属相对专业的医疗服务人员。但是,目前国内机构养老费用普遍偏高。以我国人均收入计算,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内仍有数量众多的老年人难以支付机构养老费用。

2  医养结合型养老的概念与分类

医养结合型养老是指在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以较高的质量、便捷的方式、全面的内容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的社会服务模式。国内医养结合型养老伴随养老服务的发展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4种结合模式,具体见表1。

根据表1可知,结合模式本质上具有融合医疗与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共同目标。实践中,地理、经济、人口、设施等要素对结合模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例如,某一区域在医疗机构数量较多、资源远多于养老机构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医疗+养老”的模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年人养老消费能力较强时,可考虑以“养老+医疗”或“医养协议”的模式为主导。

3  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发展困境

3.1 传统价值观念束缚

中国农村地区受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较强。虽然相关传统文化在人伦角度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但是,传统孝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对农村老年人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农村地区特殊的居住环境下,思想观念传统的老年人认为被送入养老机构是“儿孙不孝”、“后继无人”的体现,难以承受周边村民的对自身家庭的非议。农村部分老年人对终老问题的观念也较为保守。认为在家中过世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因而部分半失能甚至失能老年人仍然排斥入住养老医疗机构。另外,长期在农村地区生活的老年人习惯于特定的生活居住环境,相比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适应能力不足。

3.2 收入保障水平偏低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覆盖全部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使老年人经济收入难以支撑专业养老机构的费用负担。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相对不高,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形成客观制约。农村地区现有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投入较大,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实践中,具有完备医养能力的机构收费水平往往较高,农村多少老年人支付能力无法满足需求。我国居民医疗保险改革启动时间较短,过去城乡分离的社会医保机制下,农村老年人经常出现难以负担大额诊疗费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农村医养结合模式无法发挥全面作用。

3.3 医疗服务能力欠缺

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滞后,专业人才不足,导致医养体系实际服务能力难以达到预期。实践中,部分区域针对农村老年人的价值观念与收入水平,在服务对象密集区域尝试推广社区医养模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使农村医养形成恶性循环。对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老年人而言,缺乏医疗保障的前提下为获得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往往倾向于选择城市大型医养。医护人员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医生对复杂病症的诊疗能力,往往需要丰富的实践机会。农村公共医疗现状难以吸引和培养优质人才。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城市尚且缺乏专业养老人才的前提下,农村医养缺乏市场化潜力,自然难以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

4  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构件策略

4.1 因地制宜优化体系顶层设计

农村地区人口低密度的特征不利于兴建大型医养服务场所。在策略选择方面,可考虑采取医养社区与医养协议结合的方式。以乡镇为单位,统计分析该地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并充分考虑地理特征的影响作用。参考当地财政收入情况,采取改建、扩建、新建并行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基础单位,按照地理面积与距离在乡镇内划定若干区域,其上为乡、县两级机构。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构建3~4级的医养服务网络。再根据网络内的老年人需求情况,合理规划建设面积、床位数量等具体指标。村级区域以社区为主,选点中应当注重平衡性,尽量选取老年人密集的区域并兼顾周边村落的交通。乡、县两级机构集中建设一定规模的医养机构,以满足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的需求。可采用与农村居住环境相近的风格,增强老年人环境融入度。同时,出务工人口较多的地区可考虑在医养机构周边建设配套的宿舍或出租屋,供子女短期居住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缓解不良社会风气对老年人的影响。

4.2 提高供给打造协调治理机制

采取分级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以政府为核心带动多方协同提升体系服务能力。首先,政府应当意识到农村问题的紧迫性,通过直接性的财政补助或其他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与发展。同时,以优惠正常吸引市场化机构参与农村医养竞争。实践中,可在坚持基本原则前提下利用土地流转政策等多元手段提升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将医养建设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挥农村地区的环境优势,以休闲旅游产业助力本区域医养体系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其次,以医院为代表的公益服务机构需要积极融入“医养协议-公益服务”体系中。医疗机构与政府或企业在原有的医养协议基础上增加专业巡诊、人才培养合作。由省市级三家医院制定管理制度,为专家到农村地区巡诊提供条件。同时,组织医疗、康复等多类机构加强与农村医养体系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以更好的服务质量与较低的服务价格扩大农村医养服务体系作用。

4.3 加强服务体系信息能力建设

农村医养服务体系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当前环境下,信息化建设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速服务技术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中应当开通与医养结合体系配套的服务平台,并具备如下功能:第一,呼叫咨询功能。农村地区居家养老的模式段时间内难以大幅减少。为保障居家养老人群的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设置一键呼叫与问诊咨询功能。使老年人可在家中及时与服务人员取得联系,并经由中心通知村镇服务点上门。第二,宣传功能。在平台中建立以语音、视频相结合的健康科普频道。将医养体系的价值与作用宣传融入频道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农村风俗。第三,增加远程视频功能。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老年人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能力不足。

4.4 发挥基层组织资源协调作用

农村医养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以基层政府组织为基础,发动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尤其在资源组织协调方面,村党委拥有较强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实践中,以村为单位先行建设体系点。积极协调建设用地,落实本村医养服务机构的资源需求。同时,充分调动集体“三资”,配合土地流转政策,促进本地休闲、旅游或其他经济产业发展,为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经济基础。遇有体系建设选点矛盾时,各基础组织应当加强沟通,在上级政府组织下以交通补贴、入驻补贴等形式平衡各方利益。另外,村党委应当鼓励村民建设家园的养老服务,以集资建设、义务劳动等形式尽快完成服务站点建设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的构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顶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客观环境差异,以服务对象实际需求为建设根本。鼓励多方参与,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实现农村养老与医疗服务的全方位提升,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出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李小琳.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11):82-83.

[2] 张一.浅谈农村社会孝文化的传承[N].山西科技报,2019-11-07(A6).

[3] 齐鹏.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J].西北人口,2019,40(6):114-124.

猜你喜欢

农村养老医疗服务医养结合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强化廉洁建设 提升医院形象
医疗市场竞争环境下医学人文道德的多维度探析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的空间与对策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医生实施的可行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