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设计的策略分析

2020-07-05黄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门窗 2020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绿色

黄凯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概述

众所周知,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我们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生活需求,实现不破坏未来人类发展水平所需的生存环境的目标。如果人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共同进化,就很难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同样,为了城市的更好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向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的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生态原则,采用节能材料,确保建成的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它的设计过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从建筑使用年限看,最大限度节约水、电、建材、土地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改善和逐步减少,为居民提供宜居的居住环境和使用空间,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吻合。一般来说,建筑设计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目的,最终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一种抽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可以大大避免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建筑设计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避免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适应当代人的需要和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属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因此,要实现城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平等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共享自然界现有的资源和能量,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平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以自然为中心的理念,注重长远的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1 整体性原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生态环境理念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建筑的完整性对整个建筑的美观和宜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借鉴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复制,需要结合当地环境、地理、人文等因素进行整体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部分设计,还要考虑整个建筑的整体设计。例如,在炎热地区设计建筑时,保温材料的选择毫无意义。在寒冷地区,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门窗的密封保温,防止室内热损失。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环保材料应用到更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环保。

图1

2.2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实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目前,大部分项目的建设都是先破坏再重建。这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群落。在不改变场地原有自然环境和景观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条件,保留有价值的元素,扬长避短,形成丰富有趣、高低变化的地形设计,对居住区进行绿地景观规划,将新景观与场地原有条件及周边环境相结合,与居住区规划相辅相成,为居民生活舒适创造便利和便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居住环境。比如,如果居住区原有的地形结构中含有水系,可以合理利用其调动建筑材料的特性,在居住区内营造一个亲水的小空间,让居民在家中感受到水的魅力。

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3.1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策略之一。根据城市规划设计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改变偏重短期经济利益和过多占用城市生态环境的状况,追求更加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因此,首先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开发土地,确保绿地,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注意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复合性问题,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杜绝土地浪费。其次,要考虑城市绿地容积率,结合城市实际用地空间结构,将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提高建筑的生态价值,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最终减少环境污染,利用节能减排等绿色环保技术和材料发展产业,加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城市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设计的第二个策略是加强城市建筑设计。城市建筑设计应当服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又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影响,确保建筑形态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文化相适应。因此,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应考虑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结合城市密度和生态环境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比如,合理确定建筑物的高低楼层和建筑群的朝向和布局。根据城市区域划分,确定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建筑街区,以保证建筑设计和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健康,为人们提供实用高效的生活空间。

3.3 景观绿化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设计的第三个策略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要与场地相结合,在人流集中的地方设置大面积的绿地,以保证景观绿化要素的充分利用,促进人们更好的视觉感受。其他呈点状、条状的绿地,可灵活安排,主要分布在地块周边绿化带和商业街沿线。对于本工程的大面积平屋顶,可应用于建筑的第五立面,并认真进行绿化设计,以保证大大提高绿化能见度,充分展示自然生态。从变高地段的角度,可采用绿化或护坡处理,该地段也可采用缓坡处理,逐步提高绿地的亲和力,同时保证充分满足市政工程的要求,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4 绿色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第四个策略是绿色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建筑的基本特征,采用更多的绿色建筑材料,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不断丰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相关创新模式,最终设计出更多符合绿色建筑要求、更适合人们居住的建筑作品。在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人类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特点,设计更多适应人类实际工作和生活的绿色建筑作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建筑的实用性,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使用价值。

3.5 可持续发展设计

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设计的第五个策略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立足新时代,现代化和信息化都在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态文明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方便,人们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未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中,要充分考虑绿色发展教育,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其次,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充分利用简单的技术,充分发挥建筑各方面的功能。最后,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和有效利用率,不断开发新型绿色建材,提高其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物的有效治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注意光污染和声污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协调好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6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第六个策略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当前,随着环境恶化的影响日益严重,节能环保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规划,充分利用各种绿色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这些都应该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在能源利用方面,尽量利用天然风能和太阳能,这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健康高效的。例如,太阳能可以杀菌,通过通风改善室内环境,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缩短空调和供暖的使用时间。自然通风和采光通常是在一起的,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通风和自然采光。这样可以有效地优化室内环境,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而建筑业作为高能耗的行业,在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降低建筑能耗,推动建筑行业实现绿色业实现绿色、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当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问题,看待问题,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工作中,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实现建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理念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再造绿色